首茬海水稻青岛开镰 大面积改良盐碱地指日可待

2017-09-29 09:44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9月28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海水稻迎来一场特殊的考试——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来自中国科学院、江苏农科院 、湖南农科院、青岛农科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山东水稻所 、湖南农大 、扬州大学等科研机构从事耐盐碱水稻及作物栽培研究等方面十多位专家,将共同见证白泥地研发基地300多份海水稻材料表现,并从中评测出耐盐碱度高,性状表现优秀的“好苗子”。

  在观察试验田就能明显地发现,与正常生长的水稻相比,在耐盐水稻实验田里的水稻从外表看颜值不高,很多水稻叶子的末梢有一些卷曲发黄,水稻穗子也不大,稀稀拉拉的。专家称,盐害重不重,叶子就是很好的指标。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不少水稻材料在灌浆期就已经枯死了,还有的材料不能结实,或者结实率很低。

  结合前期的调研和现场耐盐碱水稻材料的表现,专家组挑选了4个品种进行评测,首先检测灌溉用水的盐度,通过盐度计,目前这块田的灌溉用水盐度已经达到了6‰,这种浓度的盐水中,水稻的表现如何呢?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耐盐碱水稻研发历时四年,经过1162次田间实验,获得中间测交和配组材料达30000多份,同时协同国内外各大科研机构收集耐盐碱水稻材料,今年共试种300多份耐盐碱水稻材料。在这300份水稻材料中,仅有几份材料表现良好,淘汰率高达95%。编号为45的材料和82的材料,已经抽穗结实,并已到了成熟期,而这边201号却表现出枯黄、穗小。专家称,耐盐度测试是对耐盐种质潜力开发研究的重要依据。

  现场经过小区域收割、脱粒、除杂、测水分、称重最后获得数据,专家经过现场会后获得一致结果。专家组组长扬州大学教授刘世平教授连线远在长沙的袁隆平院士说:“经现场小面积收割理论测产测得结果为yc0045产量是620.95kg,yc0082产量是547.72kg,yc107产量是490.47kg,yc0143产量是438.14kg,远超预期产量……”袁老对这样的结果表示很满意,可以打“优秀”,今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希望再接再厉明年更上一层楼,接下来要大量制种明年选2个点大田种植再观察表现。

  目前,中国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15亿亩内陆盐碱地,其中近3亿亩可以进行改造利用。研发团队计划在5到8年内在全国推广1亿亩耐盐碱水稻种植,如果按照亩产400公斤计算,收获后产量将相当于2016年全国水稻总产量的19%。水稻作为中国人的主粮,盐碱地中种出来的水稻口味怎么样呢?这是许多普通人关心的问题。对此,海水稻研发中心杨红燕博士给我们做出这样的回答:“由于是海水灌溉,海水稻在盐碱地的土壤没有重金属残留,基本没有普通稻田的病虫害所以生长种植环境有机安全。在营养价值方面,其所含微量元素较高。同时口味会更好一些,我们的耐盐碱水稻研究也将稻米的食味及营养价值作为重要方向。”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尚青龙

   [编辑: 焦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海水稻 青岛开镰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