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有关文件精神专题会议上获悉,“先照后证”、“多证合一”改革之后,我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已进入实施意见讨论环节,针对行政许可类审批事项,将通过清理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实行告知承诺一批以及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等措施,最大限度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和“准入不准营”问题。
据介绍,商事制度改革所涉及的一系列“证”“照”关系改革中,“先照后证”改革,改变了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证件的前后顺序,降低了办理营业执照的条件,但总体上并没有减轻企业的“证”“照”负担。“多证合一”改革,将部分具备条件的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的非行政许可类的涉企证照事项与营业执照整合,通过信息共享满足管理需要,实现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证照分离”改革则是“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措施的延续和升华,是影响深远、影响全局的综合性、联动性改革。
“‘证照分离’改革后,将从以往忙于事前审批的条条框框里跳出来,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转移到监管上来,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加快构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综合施策。”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冯静表示。
据介绍,我省将探索以信息互联共享为基础,实施协同监管,“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部门各类涉企信息归集总量还不算大,‘只想要不想给’、选择性共享的现象依旧存在,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涉企信息归集覆盖面仍不够全面。”省工商局副局长郭际水坦言。
信息归集是商事制度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点,也是确保“证照分离”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下一步,我省将加强信息归集共享,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将企业注册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抽查检查结果等涉企信息统一归集于企业名下,并依法向社会公示。同时,深度分析挖掘各业务系统、信息平台和互联网上所承载的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的潜在价值,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企业完整画像和反映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夯实监管数据基础,使各监管部门完整、全面、准确地了解其监管对象,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推动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创新,形成事前预警防范、事中监测处置、事后评估跟踪的管理格局,有效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记者 赵小菊)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