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青山绿水小区门口,白菜临时销售点方便了市民买白菜。
“白菜地图”各销售点负责人电话。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一上午的时间,5000多斤爱心白菜先后免费送到了李沧辖区三处助老大食堂,为那里的老人们送去了温暖的问候。12月21日,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连续第六年绘制的“白菜地图”再次启动,在辖区设立6个“白菜临时销售点”,方便居民购买、菜农及时销售、解决占路经营,同时还联合爱心企业买白菜送关爱,帮助菜农解决滞销等问题。一份有温度的“白菜地图”,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便利和关爱,也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连续六年推出“白菜地图” 21日上午,一辆满载新鲜大白菜的卡车慢慢停在了李沧区青山绿水小区的门口,引来不少市民驻足。几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上前帮忙挂起一条横幅——白菜临时销售点,这个白菜摊点也随即开了张,不少人你三棵、我五棵买起了白菜,让摊主刘文龙好一顿忙活。
“怎么执法人员不检查摊主占路经营,反倒还帮忙卖起了菜呢?”面对这种疑问,在现场的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虎山路中队的执法人员解释说,这正是为解决占路销售白菜而推出的一种创新形式“白菜地图”,通过设置白菜临时销售点引导销售白菜的摊贩走进社区,既便利居民买菜,又解决蔬菜滞销,避免这些白菜摊贩“零星散布”,从而影响市容环境等问题。
执法人员介绍,每年到了冬季,青岛本地白菜纷纷上市,在往年,很多本地自产自销的菜农都会进城销售,但因为没有固定的摊位,随意设摊的现象比较严重,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2012年开始,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子,推出“白菜地图”,设置临时卖菜点,“请”菜农免费进社区卖菜,这一创新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000斤白菜送助老大食堂 今年,考虑到市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对过冬白菜的需求,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去年卖菜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后重新调整区域,再次推出6个临时卖菜点,每个临时卖菜点后面的墙上都挂着“应季白菜临时销售点”的横幅。“我们给这些临时销售点编上数字号码,标明具体地址、销售人员电话、食品监督电话、家庭住址以及承诺书,制成‘白菜地图’送到广大社区居民手中。”执法人员说。
今年29岁的菜农刘文龙,就是参与“白菜地图”中的一员。他家住胶州市胶莱镇,家里种了七亩地的大白菜,“菜地紧靠着大沽河,白菜甘甜,生吃都行。”刘文龙说,他种的白菜亩产10000斤左右,今年虫害少、雨水足,白菜产量比往年更高,但销售起来却遇到了麻烦。“平时就我跟俺媳妇送到批发市场,今年入冬以来才卖掉了三分之一左右,幸亏加入了‘白菜地图’,这下销路不用愁了,还能便利市民买菜。”刘文龙说,他卖的白菜都是自家种植的,价格也比市场上便宜两毛钱,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还会送菜上门。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刘文龙一整卡车的大白菜就销售了上千斤,他预计两天时间内,这一车5000多斤白菜就能销售一空。
除了市民购买爱心白菜的热情高涨,虎山路街道辖区一家爱心企业当天也购买了近5000斤白菜,分别送到了虎山路街道玉堂社区助老大食堂、百通馨苑社区助老大食堂、顺河路社区助老大食堂,给那里的老人们第一时间送去,让他们尝鲜。
一份“地图”让城市更有温度 “去年就买过这样的白菜,对俺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不用再大老远跑到市场买白菜,家门口就能买到,便宜又便利。”64岁的居民李胜德对这种惠民的形式连连点赞,他告诉记者,市民冬天有大量买白菜的需求,菜农也面临蔬菜滞销的问题,进城后往往只能在居民区周边占路售卖,而“白菜地图”这种形式很好地将这些矛盾进行了协调和化解。“虽然只是一份‘白菜地图’,但却能让市民生活更便利,城市更有温度。”李胜德说,这次他打算先屯十几棵白菜,等吃完了再屯一些预备过年吃。
“我们负有管理城市的重任,但管理不是‘猫鼠博弈’,也不是‘以罚代管’,而是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贯穿管理。”执法人员称,为了保障“白菜地图”顺利进行,他们在每个临时卖菜点都安排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白菜销售人员也写下了承诺书,保证白菜货源清晰有追溯,销售时不违法经营等。同时,有了“白菜地图”,菜农可以按图索骥,寻找合适地点销售当季白菜,市民可以根据地图就近选购,同时满足菜农和市民买卖需求,他们的执法压力也大大减轻。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