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海岛人家忙年的身影 探寻竹岔岛前世今生

2018-02-08 06: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竹岔岛全貌。(资料图片)



  

居民王淑霞做的准备过年用的面食。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崔璞 韩小伟

  海浪拍岸,卷起千层雪。这是一个与过年有关的海岛,如果没有“如何过年”故事,就没有现居民的先人入住,就没有现在的竹岔岛。竹岔岛,这是一座身处喧嚣之外的寂静之岛,海岛上的居民已经在此生活了约350年,他们朴实、善良、勇敢,与大海搏命,和大海共生,特殊的环境让他们更盼望着过年,期待着团圆,年味年年如一的浓。凌寒喜迎“春”,2月5日,腊月二十,海上温度-12℃左右,记者随着一路颠簸的客船前往竹岔岛,感受海岛社区里的年味,体会海岛人的相守与温情,探寻这座岛的前世今生。

  目前岛上没有燃气暖气,没有网线;想要进出,除了租船,就是一天两班的轮渡。近年来,时代变迁,更多人离岛工作生活,常住居民只剩下一半,到了过年,更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留守。人虽然不如以往的多,但岛上的春节还像以前那样讲究,坐船外出购买年货,自己劈柴做年糕,就连那些近两年在外过春节的居民也说,等到孩子大点了,还要回岛上过年……

  ■小资料 竹岔岛

  竹岔岛与薛家岛隔海相望,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原生态小渔岛,与其东侧的脱岛(也称砣岛)、大石岛、小石岛构成竹岔岛群。竹岔岛是一个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岛,距薛家岛3海里。据了解,岛上共有居民201户,目前留在岛上、在岛上过年的仅有20来户。

  

  通往春天的轮渡


  在旅游季节,会有旅游船只在竹岔岛靠岸。而在冬季,出入竹岔岛只有两个方式,要么乘坐摆渡船,要么自己租船。价钱较为便宜的摆渡船自然更受欢迎。起点位于薛家岛轮渡码头的摆渡船,一天可发两班,早上7点20分,下午2点。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会停航。2月5日早上7点,准备出发的渡船“海龙5”号打开了门,乘客陆续赶来。他们带着大包小包,有各式蔬菜,有大小福字,还有一袋袋面粉。7点20分,全部乘客都已坐定,不算半岛记者,共6人。

  6名乘客中,管女士和同伴是去竹岔岛观光的,她们还带着小拉车,打算买一些海鲜。剩下的4名乘客,包括杨爱红在内,都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竹岔岛社区居民,彼此都认识。“天太冷了,加上近海比较穷,岛上渔船都早停了,应该没什么鲜货了。”杨爱红很遗憾地说。

  一早赶来坐船的杨爱红今年52岁,目前没有住在岛上。“岛上就我们一个社区,原来叫村。我现在出岛越冬,隔三差五回岛一趟。”杨爱红说,在外面住不上三个月,还是住在岛上为主。在岛上,她开着一家饭店,春节后天气变暖,岛上游客会越来越多,到夏天是旺季,一年中,过了国庆假期,游客就少了。杨秀敏,情况和杨爱红类似,也在岛上开着一家饭店,也是“出岛越冬”。据了解,岛上共有居民201户,目前留在岛上,在岛上过年的仅有20来户。

  “以前可热闹多了,居民多,在岛上过年的也多,一进腊月门就瞅准机会出来买年货。”杨爱红说,为了置办年货,要多次乘船离岛。返航船只上,熙熙攘攘,年货堆成小山相似,场面非常壮观。据了解,为了岛上居民出行方便,当地政府和轮渡公司积极协调,开通了薛家岛和竹岔岛间的轮渡专线,也有约20年了。在居民们谈笑中,40分钟后靠上了竹岔岛码头。码头不大,非常牢固,杨爱红的丈夫王淑平和其他乡亲已在码头上等候,他们把面粉、蔬菜搬上码头,放到独轮车上,然后推着往家里走。

  

  开蒸春节的年糕


  纯净的海风,蜿蜒的小路,这里没有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没有喧闹的车水马龙和拥挤的人潮。不大的竹岔岛上,房子占据的面积并不大。一排排的房屋不太高,巷子很窄,大多数大门都上了锁。临街房屋大多挂着或“酒店”或“超市”的招牌,绝大多数都是渔家宴,但此时基本是紧闭着大门。街道上,不时有居民通过。

  从薛家岛赶来的杨爱红,此行回岛要蒸馒头、年糕等面食。上午9时许,杨爱红收拾好糯米团,接着揉面……“俺两人都在岛上土生土长的。”杨爱红说,岛内比较封闭,亲属一介绍,两人就好上了,在岛上也没有电影院等太多娱乐场所,逛街就是围着海岛转圈,“这一转转了几十年,岛上的爱情就是平平淡淡,总之一句话,他挺好的。”

  听到妻子的夸奖,王淑平也有些不好意思,最近几天,他也没闲着,去岛外买了不少烟花爆竹回来。“虽然不在岛上过年,还要回来上坟、放鞭炮、贴春联。”购买鞭炮对于岛上居民来说,算是个大事。乘坐轮渡不能带烟花爆竹,因此三五家一起租一条船,烟花爆竹能把船摆满了。

  同一时间,邻居王淑霞也在做过年的年糕。在岛上,王淑霞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今年她59岁,在竹岔岛小学工作了38年,从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岛上很多人都是王淑霞的学生。“我就是她的学生,岛上两三代居民,几乎都曾听过她的课。”王淑平说,自己很尊重她,她是一位有大爱的人。“鼎盛”的时候,学校里有6个班,除了小学,王淑霞还教初中课程。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岛民外出打工,岛上的常住居民逐年减少。目前,岛上1名老师,两名学生,老师是上级部门派来的。为了岛内的孩子们,王淑霞放弃了好多次岛外从教的机会,目前桃李满海岛,爱溢岛内外。退休后的王淑霞从去年起在岛外看孙辈,虽然不在岛上过年,但一进腊月就忙年的情形跟以往一样,“通过做这些传统的面食,希望孩子们能珍惜中华民族好的传统。”

  

轮渡靠岸后,居民将年货装上小推车。



  

杨立业赶海给朋友捡海货。



  

岛上很多院子都是大门紧锁。



  

王淑平、杨爱红夫妇在蒸年糕。



  

  溢满春暖的岛屋


  上午和记者同船抵岛的,还有52岁的王斌,这次他为家里置办一些对联和福字,他也是土生土长的竹岔岛人,在他这里能看到一个渔民靠着这片海的成长。他说,1982年,他跟着村里的船出远海捕捞,当时村里有4条大马力的渔船,“一出海就是两个月才能回来,每次都有死里逃生的感觉,这样一直过了15年。”近年他在岛边承包了些浅滩,养殖海参鲍鱼。随着海岛游的兴起,王斌在自家开了个酒店,每年4月起,一年能开6个多月,特别是夏天一天能上岛1000多人,“每年20多万的毛收入,去掉成本,还能赚一半,我现在挺知足的。”

  老家、老屋、老人永远是每个人心中的根和归宿。虽然很多人去岛外过年,并不意味着岛上过年没有吸引力。即使是岛外过年的杨爱红、王淑平等人,也说在岛上更有意思,可能由于与陆地隔开,岛上的年味一直很浓。“坐着船出去买年货,在家里蒸各种各样的面食,等到除夕这天把对联贴上,放鞭炮,非常热闹。”王淑平说,岛上50岁以上的居民应该都愿意在岛上过年。等着过两年孙辈都大了,自己还是会回到岛上过年。像王淑平这样,因为孩子小而在岛外过年的不少,他们几乎都有同样的想法:等到孩子大了,一家人都回岛上过年,那才够热闹。

  虽然不少年轻人离开了竹岔岛,今年70岁的杨希章却很坚定:自己乐意在岛上住。杨希章从16岁时开始打渔,干过十多年潜水员,60岁时退休,跟海打了一辈子交道。家里的一片小菜园,什么都能种,平时足够吃。他说,这种日子多好?临近过年,杨希章很忙碌,早就计划好要去买鞭炮、对联、猪肉……与杨希章不同,他老伴薛崇霞却觉得岛上不如住在陆地上。她是薛家岛人,外来媳妇,一直念念不忘当年坐着木船到岛上结婚;日子一开始挺艰苦,要开荒种地……转眼间过去了46年,生活早已变得幸福美满。女儿、儿子都成家立业,都在岛上承包海滩搞养殖,一大家子人都将在岛上过年。

  

  不畏春寒的赶海


  作为岛民,竹岔岛居民跟大海没有距离。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大多数人都是靠着海生活。在王淑霞家里,桌子上随意摆着一碗海参,这是王淑霞丈夫杨希征去海边捡到的。要过年了,挑好天气就要去海边走走,大海养育着这么多人,给予居民过年的馈赠当然少不了。

  岛上居民说,他们过年用的海货,很多都是自己赶海获得的。在杨希章家里,屋里摆放着一铁盆剥好的海蛎子,看上去个头都不大,一盆15斤左右。这是薛崇霞三天共花了十几个小时赶海的收获。“以前一天就能弄这么多,现在少了。”薛崇霞说。目前市场上售卖的海蛎子个头儿要大不少,但都是养殖的,这种纯野生的海蛎子个儿小,不过很多人觉得味道要更好。春节那几天,饭桌上端上自己挖的海蛎子,其中滋味除了海鲜的鲜美,更有年味的传承。

  5日这天,海边的风很大,但还有岛上居民去赶海。出生于1949年的杨立业提着个篮子,麻利地走在乱石滩上,他的脸有些红,这是常年海风吹过的痕迹。“我这是走习惯了,你们走要小心点。”他对跟不上他步伐的半岛记者说。乱石滩上的石头有拳头大小,踩上去很容易晃动,杨立业却像是走在平地上。他说,平日在岛上没少锻炼,身子骨很硬实,早就练出来了。

  这时,海边没有其他赶海的居民,风比较大,能见度较高,能看到市南区沿海一线的高楼。海边景色虽好,杨立业早就习惯了,也顾不上去看。他来到海滩有海水的地方,开始扒拉石头,用长镊子从海水里捡拾一种小小的螺。“我们管它叫‘钉螺’,吃了对眼睛好。”杨立业说,本来他不想出来捡,接到岛外老友电话,要他帮忙准备点,就答应了这才出来赶海。杨立业说,近几年这种螺少了,大个儿的也不多见,因为天气太冷,只有在有海水的地方才能找到它们。“住在海边就这么个好处,从来不缺好吃的。”杨立业说,岛外的不少朋友也“馋得慌”。

  ■趣闻 竹岔岛人的由来 还真和过年有关

  岁月轮回,春秋变迁。竹岔岛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淑强说,竹岔岛人的由来,还真和过年有关。古时候岛上野竹成林,并且与脱岛、大石岛、小石岛连片,将海水分成几个海岔,所以叫了“竹岔岛”。之前还曾经叫鸡鸣岛,古时来自崂山的一艘渔船在海雾中迷路遇险了,危急关头听到岛上鸡鸣声,然后行到岛上获救。约350年前,清康熙初年,孟、项两姓人家来岛上居住,后来两家因为过年时间闹了矛盾,项家希望腊月廿九过年,而孟家希望腊月三十过年,最后年过不到一块去,两家就于康熙九年(1670年)将此岛以360两银子卖掉离去,这一年,有杨姓从原来胶南,王姓从崂山,薛姓从薛家岛先后迁来定居,就把陆上过年习俗带到了岛上,腊月三十除夕,正月初一春节,然后繁衍成村,目前岛上社区还有陈、徐、李、范、邢、张,共九姓人家。

  乡情孕育着温情,温情的故事里肯定有着温度的力量支撑。“最近几年,天气比较旱,为协调岛内吃水问题,薛家岛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在水源、资金、船只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王淑强说,2017年6月底,刚到任不久的党工委王少冰书记亲自带队把第一船水给岛上居民送来,让居民倍感温暖。

  “区里和街道也积极解决岛内外交通问题,岛外有了海龙号,还积极向海洋有关部门申请海岛修复资金,一期3000多万元、二期1000多万元。”王淑强说,用这些钱修了环岛路、垃圾处理场、码头、海岸线、木栈道等,真正给居民生活带来好处,也方便了上岛游客。而社区在经济底子薄弱情况下每年拿出20万元资金解决了村庄卫生、道路卫生、海岸线垃圾清理,让海岛更加干净生态,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和景区美誉度。

  聊起新年的打算,王淑强说,2017年街道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条件成熟情况下计划在2018年把岛内居民全部安置到薛家岛南岛小镇居民区,解决进出岛不方便、病患救治、孩子教育等问题,满足居民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采访完毕,记者下午2点半去码头乘船,没想到受困了,由于风大,海龙号停开了。正在码头忙活的居民告诉记者,需要等待傍晚6点涨潮后等快艇到对面,他正用斧子劈着报废的木船,把劈掉的木柴收拢一起,这是为过年准备烧火用的,而在阳光下一只小狗眯着眼惬意地欣赏着海浪声声,全然不觉自己在岛上陆上有什么两样。

  傍晚6点多,潮涨,岛对面来的快艇为居民捎来了不少年货,前来认领的人们不停地表示感谢。记者登上快艇,随着马达声与小岛渐行渐远,岛上的灯火若即若离,看着周围的夜色,一股暖意从心中升起,这座海岛是大自然的珍珠,而那些可爱的居民们又让海岛四季如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竹岔岛 忙年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