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1、谣言:春茶过度打药,一喝中毒
辟谣真相:春茶生产期间气温较低,受害虫的影响非常小,基本不会打药。即使部分茶园使用农药,但种类和使用量也是按照国家标准,大家不用担心。
2、谣言:喝茶=喝农药
辟谣真相:茶叶中存在农药残留不等于有害,只要在农残限量标准值以内,都属于安全可靠的茶叶。且茶叶使用的大部分农药是脂溶物的,并不溶于水,也就是说泡茶很难把农药给泡出来,所以,大家放心喝茶。
3、谣言:“头遍茶”有农残不能喝
辟谣真相:“头遍茶”有农残不能喝?梅梅要说,这是低级错误!所谓“倒掉头遍茶”的“洗茶”,其实是对茶冲泡操作中进行“温润泡”的一种误解。
4、谣言:清明甘蔗毒过蛇
辟谣真相:其实,大部分甘蔗在去年年底已经采收完并储存起来,但临近清明气温上升,甘蔗容易霉变,从而产生“红心”,的确易导致中毒,但中毒现象只针对霉变的甘蔗。
夏季
1、谣言:在虾体内扯出白色寄生虫
辟谣真相:梅梅看了看网传的视频,原来虾里扯出的两条白线不是寄生虫,而是雄虾的输精管。借此,梅梅给大家科普下,对于正规养殖、高温烹饪后的水产品,还存在寄生虫的风险,只能说非常小,大家放心。
2、谣言:青瓜打着吊瓶注射激素
辟谣真相:网上热传一段“青瓜打着吊瓶注射激素”的视频。梅梅告诉大家,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不同,它只能对植物起作用。而且视频中没有说明具体时间和地点,并且多次出现某肥料的推广,梅梅觉得,造谣者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而贬损他人。
3、谣言:揉搓杨梅后发现注胶
辟谣真相:网传视频中揉搓杨梅后产生胶状物其实是揉烂的果肉。对于果农来说,杨梅注胶完全是亏本的事,相信没人会这么做吧。
4、谣言:荔枝用保鲜剂泡过有剧毒
辟谣真相:农业部发布的标准里,允许用漂白粉溶液和其他杀菌剂、保鲜剂对荔枝进行保鲜处理,它们不仅毒性很低,且不需要“违规使用”,夏季快来啦,大家准备好吃荔枝了吗~
5、谣言:果农为桃子喷防腐剂
辟谣真相:网传视频中果农为桃果喷的是水,不是谣言中的防腐剂。因为喷水既可以使桃果降温,还可使其外观鲜艳。
6、谣言: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
辟谣真相:桃子与西瓜除水分以外,含量最多的就是糖,还有一些维生素等常见成分,所以一起吃的话并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7、谣言:西瓜又甜又红靠打针
辟谣真相:梅梅想说,西瓜本就是自然成熟的水果,且容易保鲜,如果给西瓜打激素、糖水和色素不仅不会让它变红变甜,还会让针眼附近的果肉腐烂变质,缩短储藏时间。
8、谣言: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留
辟谣真相:葡萄表面的“白霜”既不是农药,也不是葡萄糖,而是葡萄表皮上的蜡质。这种蜡质是葡萄本身产生的、附着在葡萄皮上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同时还能抵御病菌的侵染。它不溶于水,对人体健康也无害。
9、谣言:榴莲和牛奶同食会咖啡因中毒
辟谣真相:牛奶和榴莲中都不含咖啡因,这不等于无中生有吗。另外,即使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急性咖啡因中毒,也需要短时间内摄入超大剂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常饮食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
秋季
1、谣言:红心柚子都是染色的
辟谣真相:经梅梅查证,打针染色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打针容易留下针孔,色素不容易分散,还不利于柚子的运输和储存。红心柚子颜色差异可能是来自生长过程的影响,或者是品种的不同。
2、谣言:柑橘里吃出白色幼虫
辟谣真相:视频中的白色虫子为实蝇幼虫,实蝇是柑橘树上常见的一种病虫害,本身并不含有害物质,只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较强的危害。哪怕误食了,胃酸也会杀死幼虫,而且幼虫不含毒素,对人体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3、谣言:柑橘橙的甜是打了甜蜜素
辟谣真相:注射甜味剂只会让橘子局部变甜,但打了后的橘子极易腐烂变质,难以储存,所以商贩不会这样做。
冬季
1、谣言:反季蔬菜有害
辟谣真相:反季蔬菜跟应季蔬菜确实存在某些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有时也会有味道口感的差别。但是,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反季蔬菜“没有营养”,更不意味着它们“有害”。
2、谣言:吃一次火锅丸子等于吃5颗避孕药
辟谣真相:不管丸子质优还是质劣,都不存在影响生育功能、制造精神症状的情况。另外,火锅丸仔类虽然好吃,但营养价值并不很高,也是属于高油高盐制品,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多吃。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青岛网络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