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青岛非常具有开放性,有美丽的山海风光、便捷的交通工具、漂亮的欧式建筑、随处可见的花草绿植,这里的人也非常热情好客……”
有一种羡慕叫“别人家的好”,有时候,我们总把目光投向远方,而对身边熟悉的美视而不见;我们也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在外地游客、外国朋友的眼睛里,青岛是什么样呢?他们是如何描述“别人家的青岛”的呢?
【关键词】美丽
待了两天就打算安家青岛 不管是在景区海滨,还是街头小巷,在青岛背着相机走走拍拍的镜头总也少不了,每一声“咔嚓”响,都意味着一次美丽的定格。一来到青岛,58岁的自由摄影师张祖平就没停下过拍摄,“我搞摄影40年,对我来说,摄影需要的是一种执着。”张祖平老家辽宁本溪,因家住内地,他从小就对海有着别样的情结,即便是成年后多次见过大海,美丽的海始终是他镜头所钟爱的角色,“青岛的海岸线特别美,配上沿线的红顶建筑,更别具一格!”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不能错过的美,自然也是各地游客不愿错过的。就拿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来说,来自市旅发委的数据显示,假期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9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消费73.2亿元,同比增长19.22%。这份数据里,也有游客李先生一家的一份“功劳”,“本来计划三天走完青烟威,结果来青岛就不愿走了,比原计划多待了一天。”为近距离感受青岛的美,李先生一家六口入住在五四广场附近酒店,“晚上从窗户看出去,特别漂亮,就跟国际大都市一样。”其实,老家青海的李先生与青岛早有渊源,他2007年、2008年在青岛工作了两年,后因工作变动才离青定居其他城市。如今故地重游,带着家人在五四广场、台东等地转了转,李先生感慨万千,“变化真的挺大,环境特别漂亮,角角落落也特别干净。”所以,他一来就舍不得走了,不光留青日期超计划,回家以后,他实在按捺不住对青岛的喜爱,已经开始在网上查看青岛的购房信息,“想把家搬到青岛”。
【关键词】开放
青岛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对于澳大利亚人沈大明来说,青岛已经成为一个比他出生地更加熟悉的地方。2002年,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沈大明来到沈阳,希望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他最初的计划是只在中国待几个月,但他发现越了解中国,对中国的迷恋就越深,也就更难离舍。因为来中国的第一站是沈阳,他的中文老师给他取名沈大明。用这个名字,他在中国一呆就是15年。2008年起,他的居住地从沈阳变成了青岛,与妻子在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安了家,并生下了3个孩子。
如今,沈大明任职于青岛MTI国际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让沈大明对中国教育近年来的变化认识格外清晰。“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现在愈发意识到,寓教于乐很重要。填鸭式的教育少了,教育方式更多样化了。同时,在大学教育中,中国的大学以及大学生与国外的大学和大学生有了更多交流机会,这对促进大学教育十分有帮助。”
对于在青岛的生活,沈大明十分满意。“青岛非常具有开放性,有美丽的山海风光、便捷的交通工具、漂亮的欧式建筑、随处可见的花草绿植,这里的人也非常热情好客,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他认为,青岛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沈大明一家去过中国许多地方,奇美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古迹和丰富的美食都深深吸引着他们。但是,最让他们赞叹的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近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我发现青岛和其他一些中国城市都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都媲美,现代化水平很高。中国发展如此迅速,令人称奇。”沈大明说,这其中互联网的发展最让他印象深刻,“网上支付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在这方面中国做得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要好。”
沈大明说,中国现在正蓬勃发展,而能在这个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感到很开心。
【关键词】时尚
帆船潜水已成为日常运动 2008年的奥帆赛,让世界再一次瞩目青岛,也让帆船成为青岛的城市符号。从1904年德国人在这里第一次举办了海上帆船比赛开始,凭借着“山、海、城、岛、湾”独特自然条件,青岛成为中国最早开展帆船运动的城市。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桅樯林立,奥帆赛后这里不仅每年频繁举办数个全球帆船赛事,帆船运动普及程度也不断提高,奥帆基地海面上白帆点点,大大小小的帆船越来越多,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见到他们驾船出海的身影,似乎在这里人人都是航海家。
不管是竞速比赛还是租一艘船去海钓、潜水、开party,时尚的帆船生活渐渐成了日常。来自济南的潜水爱好者邹婷就特别喜欢来奥帆基地潜水,“水下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神秘而美丽。丰富多彩和令人惊叹的海洋生物,吸引着我们一次次潜入海中,与之相伴,为之沉醉。”她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她还会来潜水。
青岛人是活在浪里的。海边在任何时候都是他们的好去处,痛快下海,豪饮啤酒,大嚼海味、快意人生,再烦恼的事情在潮起潮落里都可以忽略不计。夏日一到,你以为穿着比基尼晒日光浴是青岛海滩最亮眼的一景?在游客刘莎眼中,这远不及戴着脸基尼在海上扬帆逐浪的青岛大妈有吸引力,“各种图案的脸基尼,乍一看吓一跳,看习惯了还挺有趣,而且听说这种脸基尼现在都风靡世界了!”
谁能相信,青岛大妈们居然凭借魔幻的脸基尼装扮走上了美国《时代》周刊;谁会相信,被不少人吐槽“辣眼睛”的脸基尼将中国传统元素带入了时尚圈!脸基尼大妈秒杀比基尼美女,这款饱含青岛人智慧创意的蒙面兜帽从2012年爆红,到现在已有6年历史。本来只是青岛大妈们保护皮肤防晒、防海蜇的无心之作,却被世界瞩目,成为很多游客来青岛必看、必拍、必戴的一种新体验。“今年夏天带我妈来玩,到时候我们也买来戴戴,时尚一把!”刘莎莞尔道。
【关键词】美食
三岁娃吃海鲜赛过成年人 在青岛,不体验一把下海挖“嘎啦”怎么能行。在岸边花十几块钱买上一套包括塑料桶、小网在内的“渔具”,游客们便可效仿老青岛下海挖“嘎啦”,何乐而不为?退潮的海边成了探宝地,蛤蜊、小螃蟹、海蛎子、小鱼小虾、海菜……都成了赶海人眼中的宝贝。
“青岛人可真幸福。”游客李婉婉有幸赶上退潮,自己挖了一小盆蛤蜊,“虽然个头比超市卖的小,但味道是真鲜。”她告诉记者,自己上岸后把蛤蜊交给饭店厨师煮熟了,“就是放在水里煮了煮,什么调料都没加,厨师说这是青岛本地人最爱的吃海鲜方式,果然鲜!”
挖海鲜恣,吃海鲜美,对于从济南来的石先生一家四口,海鲜大餐是来青最不容错过的盛宴,尤其是石先生的大儿子。“这小子还不到三岁,海鲜吃得比大人还多,尤其爱吃贝类,什么海蛎子、蛤蜊、海螺……只要饭桌上有,他那小嘴巴就不见停。”海鲜是儿子的最爱,青啤则是石先生的心头好,“青啤有一股特别的麦香味,闻着都香。”而且,他最爱青岛扎啤,“每次来青岛都带着媳妇,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喝酒,好让她开车。”石先生玩笑道。
在交谈中记者发现,石先生一家可以说是典型的“吃货”了,除了海鲜大餐,电烤鱿鱼、西镇炸串……青岛各色小吃,基本就没有他们没吃过的,而云霄路、闽江路、台东附近,都是他们一家活动的主要目的地。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相约上合 风从海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