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客户端记者 王晓伟 通讯员 宗绪昌 刘晨虹 荣立元
每逢节假日,平度市凤台街道何家楼村就异常热闹,一些外地游客纷纷来到这里参观展览,有的大人带着孩子亲身体验制作土陶的传统手工艺。如今,土陶几乎成为何家楼村的代名词,土陶不仅使这个村庄游人如织、名声远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土陶博物馆里保存的纯手工制作的大缸。
千年土陶走进博物馆 何家楼村堪称“中国土陶第一村”,何家楼陶的历史,到现在六百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祖先从四川梓潼县带着土陶的手艺迁移到山东省平度市。至清朝乾隆初年,张氏第十代先祖张钱、张钜为拓展经营,发展陶业生产,遂南迁至何(复)进士楼一侧建宅,立窑制陶。到此趸货卖柴的客商,多呼其标志性建筑——何家楼,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演化为何家楼村。何家楼历代业陶,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制陶技艺,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土陶文化。制作的土陶产品,大到陶缸、陶瓮、炉盆,小至碗、碟、钵、罐,以及建筑使用的砖、瓦、釜台、笱头、滴水、檐板,涉及生活中各个方面,在人们的点滴日常中无处不在。
何家楼村民依赖当地得天独厚的陶艺资源和祖传技艺,使土陶业世代相传。今天的陶业规模虽然难以恢复鼎盛时期的状况,土陶产品也被现代的塑料、瓷器、钢精、铝制品等所代替,但何家楼村民仍对土陶制作情有独钟,难以割舍对土陶工艺和陶皿的留恋。据本村居民、平度市陶艺博物馆馆长张永伟介绍,他从小就接触这些土陶,厨房里大到陶缸,小到碗碟都是土陶制品,而他从事土陶制作也有30年了。在他的记忆里,1982年以前村里30多人集体制陶,1982年以后开始个体单干,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各种替代品的冲击,市场需求量骤减,村里仅剩下三户人家制陶。现在,他带头创立了平度陶艺博物馆,在这他不仅制作土陶,还开办了陶艺体验班,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把这门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据悉,自2015年建馆以来,平度陶艺博物馆已接待各地参观游客近3万人,其中学生近1万8千余人。
土陶走进校园。
“火眼金睛”制土陶 据63岁的张茂林介绍,受长辈的熏陶,他从小便喜欢土陶技艺,一有空闲便帮着家人做些简单的生活器物。1972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1978年退伍后,回乡从事包装行业,只要有时间便做些陶器。后来企业被拆迁后,他便一直为传承土陶技艺而四处奔波。
张茂林一边向记者展示土陶的制作一边介绍,土陶制作简单地讲有选土、揉泥、拉坯、晾干、烧制五道程序,其中拉坯成型环节最为关键。土陶晾干、烧窑也是技术活,晾干的火候要拿准,烧窑时窑温达到800℃~1000℃左右,有时还要堵窑顶的排气孔来提高炉温。清代龚鉽的《陶歌》里“满窑昼夜火冲天,火眼金睛看碧烟。生熟总将时候审,比中丹决要亲传”说的就是烧窑的关键技术。“在以前,火候、温度完全看肉眼来判断,有经验的烧窑师傅看一眼就知道什么时候该闭窑,完全凭经验。”说起老一代的烧窑师傅张茂林竖起大拇指。
“以前烧窑用的是土窑,以松枝、花生皮、煤炭等来烧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土窑已经全部停用了。”张茂林说,现在土窑已经被无污染的电窑所替代。电窑靠着老一代烧窑师傅积累的丰富经验,将烧窑各个步骤的时间间隔、温度都精确化,窑里放个温度计,看着时间按照工序按部就班就能烧出合格的陶皿来。但是和土窑相比,电窑无法完成物理上色,烧出来的陶器只能是砖红色。
张茂林展示土陶的制作。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平度市锔补技艺、七星螳螂拳、土陶烧制技艺成功入选。
土陶作为传统手工艺,随着农业发展衍生出来的。何家楼村共有224户,共736人,随着时代发展与进步,现在全村从事传统手工艺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自2015年创建平度市陶艺博物馆,何家楼村的传统手工业有了新发展。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喜爱也使得土陶的价值越来越高,许多年轻人也慢慢的加入到传统手工制作行列。
“下一步,街道将借助电商平台帮助土陶手工业制品进驻电商行业,通过电商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平度土陶。同时,鼓励辖区居民到何家楼村学习土陶制作技术。构建销售、旅游、自助体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传统手工业发展新模式,创建何家楼传统手工艺特色村庄。”说起土陶传统工艺发展,凤台街道相关负责同志信心满满。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