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培训进了幼儿园。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张晓武
今年8月份,2018“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将在城阳区举行。“哥德杯”这项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最国际化的青少年足球赛今后将长期落户城阳区。在城阳,青少年足球已成全面开花之势,不仅中小学“班班都有足球队”,足球启蒙课更是走进了幼儿园。借助“哥德杯”的广泛国际影响力以及走在全国前列的校园足球工作,城阳区正在积极建设世界青少年足球名城,打造青岛和城阳走向世界的又一崭新名片。
近年来,城阳区按照市委着力打造国际足球名城的要求,以“阳光城阳”建设为总抓手,体现在青岛市率先走在前列中再创辉煌的“城阳担当”,紧紧抓住市政府把城阳作为“足球试点区”的机遇,坚持把发展足球运动作为增强人民体质的健康投资,不断完善支持足球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足球运动,让足球运动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校园足球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据介绍,城阳区拥有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全区已建成足球运动场105处、笼式足球场50处,平均每万人拥有2.5片足球场,比肩德国、意大利等足球发达国家,构筑起了“15分钟足球运动圈”。依托良好的场地设施,群众足球运动蓬勃开展,全区各年龄段业余球队100余支,每年举行2000多场群众性足球比赛,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9%,享有“足球桃花源”的美誉。校园足球的“城阳模式”被国家主流媒体在全国宣传推广。城阳区坚持“在普及基础上促提高、在提高指导下促普及”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目前已打造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19所、青岛市特色学校33所,累计获得市级以上青少年比赛冠军60余个,9人入选国少队,3人入选国青队,英国《镜报》评选的“中国小梅西”就来自城阳,足球已经成为城阳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去年,城阳区成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
在城阳区实验小学的校园里,足球已成为3000多位师生的第一大运动,竖立在教学楼前的“校长杯”足球甲级联赛的积分榜和射手榜就是一例:甲级联赛积分榜上已经多达24只队伍,但在它们身后,还有将近70只队伍渴望从乙级联赛脱颖而出。
这所学校里,每个班级每周都要上一节足球课,各班还会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研究性学习。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趣味游戏或五人制比赛,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足球活动时间。
在此基础上,每班会产生男、女各一支足球队,参加“校长杯”足球联赛。而优胜者的照片,会被悬挂在学校走廊上,比赛集锦会在校园网上播放。“这些举措,激励更多孩子喜爱足球、参与足球运动,形成以‘校长杯’足球联赛为主,班级邀请赛、对抗赛为辅的足球竞赛体系。”该校校长牛秀娟说。
“我喜欢踢足球,踢足球让我感到快乐。”在城阳街道顺德居幼儿园,大一班的孙婷伊告诉记者。去年顺德居幼儿园成为城阳区延伸校园足球普及范围的试点后,为孙婷伊和同学们的幼儿园生活增添了新鲜感和活力。每周,老师们都会通过游戏等方式,带领园里的同学接触足球、练习足球,培养大家对足球的兴趣。
城阳区教体局体卫科负责人纪瑞仕告诉记者,在前期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城阳区全面普及幼儿足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通过与知名足球俱乐部合作,选派教练员到学校进行课余训练,弥补师资不足问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优秀足球运动员充实教练员队伍。促进各街道足球运动均衡发展,加大对偏远街道和偏远学校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区校园足球发展整体水平提高。
近年来,城阳区校园足球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普及。城阳区所有学校实现塑胶化场地全覆盖,全部配建足球场,部分学校还配建笼式足球场地。城阳区建立足球师资水平提升机制,定期开展全区体育教师专项培训,提高体育教师足球训练教学水平;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投入150万元,长期聘请27名专业教练到足球重点学校带队,有效带动了其他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水平的提升;与中能、黄海等专业足球俱乐部开展合作,整合优质师资,提高校园足球训练水平。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畅通足球特长生培养和升学渠道,设立体育专项奖励,表彰足球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形成全区校园足球工作争一流、创特色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下一步城阳区将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的足球发展新格局,建立促进足球运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创建“青少年足球名城”。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