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青岛器官捐献,同类城市居首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每年大约有150万名器官衰竭患者,其中有30万人适合器官移植方式治疗,但每年仅有约一万人能得到器官移植救治。不过,发展趋势还是令人振奋的。
“青岛市民在器官捐献移植方面的认识和文明程度,在国内是比较靠前的,而且捐献的成功率也很高。”青大附院医疗集团副院长、移植医学研究所所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国内肝移植顶级专家臧运金教授说,目前深圳、天津等地大都通过了有关器官移植的法律条例,鼓励大家在身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我们也想用3到5年时间,把青岛的影响力做大,推动地方立法规范和支持这项工作。
青岛市红十字会三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少芹介绍,2011年底青岛第一例器官捐献以来,通过媒体相关报道、医护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对器官捐献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接受。
“不仅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老人也接受这种认识。”张少芹将器官捐献的知识普及和接受形容为一个“社会工程”,正是多方共同努力形成的“社会氛围”,让更多人认可了器官捐献并作出行动。目前,青岛已有5000多人登记,成为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2017年,青岛实现遗体捐献739例、捐献角膜760例、捐献器官432例,其中器官捐献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张少芹介绍,在最初的一些捐献者捐献前,家属总有各种问题和疑虑,甚至有些问题“稀奇古怪”,左右摇摆,工作人员总是耐心讲解。从2011年至今,关于器官捐献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在听完工作人员详细的讲解后,很多家属坚定地做出捐献决定。
链接>>>
如何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成为终末期器官衰竭者的唯一希望。
我国每年有数十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只有1万例左右。截至2018年6月10日,实现捐献17793例,捐献器官50318个。对于庞大的等待移植的人群来说,大多数患者只能依靠药物和机器维持生命,在与病魔斗争和苦苦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一旦去世,逝者的所有器官对其再无维持生命的功能,但对于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这是他们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
器官捐献没有性别、年龄、民族等限制,可用作捐献的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脾脏、小肠等。捐献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尊重捐献者的遗体,将伤口缝好,恢复捐献者的遗体容貌。
市民如果想成为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可自愿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或支付宝医疗服务平台上登记,也可到各区市红十字会登记,还可拨打市红十字会电话85716180咨询捐献知识。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