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广大学生迎来暑假。随之而来的三伏天,青岛市气候将以炎热、潮湿为主,蚊虫、苍蝇等病媒活动活跃,病原生物繁殖旺盛,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和蚊媒传染病的发生。为此,青岛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做好学生暑期的安全教育,还要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手足口病等,做好防蚊灭蚊。
注意暑期安全
暑期时间长,学生外出旅游、自由活动较多。由于监管难以到位,加上学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最常见的是溺水、交通事故、烧烫伤、坠落/跌倒等。学校和家长应在放假前及假期对学生做好安全意识及安全常识教育,做好家校沟通。
(一)防溺水
1.普及儿童安全游泳知识,家长或学校应从小培养儿童学会游泳,学校可设置游泳课程,同时要对孩子进行自救和互救能力的培训。
2.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识水性者不能擅自下水救人。
3.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不要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在水上进行娱乐活动时要穿救生衣。
4.下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二)交通安全
1.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2.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
3.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
4.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不坐副驾驶座,乘车系好安全带。
5.自觉遵守地铁、公交车乘车规范。
(三)用电、用火安全
1.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2.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并注意开窗通风。不准玩火,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拨打119报警。
(四)娱乐安全
1.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
2.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
3.不玩渲染暴力等不健康网络游戏。
4.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五)其他方面的安全
1.不要轻信陌生人,不给陌生人开门。遇到人身安全威胁时及时告知父母或打110报警。
2.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不往窗外抛物。
3.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万一迷路不要惊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时拨打110,请求警察的帮助。
4.观看比赛、演出或旅游时遵守秩序,防止拥挤踩踏。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夏季潮湿炎热,食物保质期短,如果吃了未充分加热的过夜饭菜,或是不新鲜的食品,尤其是海鲜类食品,很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甚至休克等症状,这很可能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为预防此类疾病,市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饭和储存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水产品以及不卫生或腐败食品。海鲜类或凉拌食品要新鲜制作,且不要留到下顿再吃。
3.剩余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并不要储存太久,吃前要充分加热。
4.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正规、信誉好的餐饮单位,并注意索要票证。
5.一旦进食了腐败变质的食物,应进行催吐,可口服盐水补充电解质以防脱水;情况严重应及时去医院救治,不可自行乱服药物。
预防手足口病
7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可通过患儿、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水、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日常接触感染,或通过咳嗽、喷嚏、谈话等经呼吸道传播,因此勤洗手、正确洗手是简单重要的预防方法,同时也可有效预防小儿腹泻。另外患儿的日常生活用品要做到常消毒,避免传播给他人。有条件的家长可给孩子接种EV71病毒疫苗以减少重症的发生。
防蚊虫叮咬
夏天降雨多,蚊虫肆虐,很多人经常被蚊子咬包,很痒,给我们休息及工作生活带来了困扰,蚊子还能传播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乙型脑炎等疾病。市民如到南方或东南亚国家旅游,更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其主要预防措施:
1.可以安装纱门、纱窗及使用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用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
2.社区、家庭应清扫卫生死角、倾倒门前屋后积水以消除蚊虫孳生地。
3.外出旅行要穿浅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可更有效保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防止蚊虫叮咬。
4.在叮咬处涂上风油精、万金油或氨水、肥皂水等,即能起到消炎、止痒作用;为防止感染,可用酒精或碘伏棉球涂抹伤口附近。
5.进行乙脑等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适龄儿童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半岛客户端记者)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