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景毅
“这个‘学费’太贵了,之前相对稳定的收益率让我们忽视了它背后的风险。”看着手机上已经无法正常打开的P2P理财App,想着辛苦攒下的家底没了踪影,黄女士陷入懊恼和自责。毫无疑问,最近国内P2P网贷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大洗牌。老板跑路、员工举报等戏码不断上演。根据网贷之家数据,6月以来的50多天里,全国各地已经有160余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等问题。P2P究竟怎么了?
“钱生钱”的梦破了 市民刘女士曾经在法国留学,2015年回国后,她通过青岛一个欧美留学生群群主的介绍,开始委托一家名为青岛博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每4个月一个计息周期,年利率最高达到20%。”刘女士说。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她都能顺利提出利息,周围很多留学生也在委托这家公司投资理财。
2018年3月,刘女士被当初介绍她理财并一直充当她理财经手人的李某提醒,最好不要再继续投钱,没过几天,刘女士的资金便出了事,50万余元本金无法提现。作为刘女士唯一接触过的联系人,李某让她报警或者起诉,自己则表示只是充当一个介绍人,风险由刘女士自己承担。从那以后的4个月时间里,刘女士多次联系李某索要资金被拒,同时与她有着同样遭遇的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扩大。
市民丁女士是2017年通过李某与博讯公司接触并投资。出于对留学生群体的信任,加上周围反馈良好的收益情况,丁女士先后投资了超过60万,最终也遭遇了无法提现的状况。
半岛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青岛博讯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自有资金对外投资,投资管理(不含金融、证券、期货),资产管理(不含金融、证券、期货),企业管理咨询,展览展示,会议服务。
公示系统还显示,博讯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为张某,介绍众留学生投资的李某为该公司的监事。
半岛记者联系到事件关键人物李某,对方承认自己是青岛博讯公司监事,但刘女士等人资金无法赎回主因是该公司法人张某失联“跑路”。“今年春节前两三天失联的,至今没有任何音信。”
李某表示,通过他介绍投资青岛博讯的留学生有30多人,目前他能做的只有配合司法机关帮投资者弥补损失。半岛记者了解到,刘女士和丁女士等12名资金受损的留学生正在共同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出问题的不仅是这一家公司。
去年下半年,家住胶州的黄女士通过朋友介绍在一个名为摇旺理财的平台上投资十余万元,这个平台的母公司就是如今被立案侦查的资邦(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邦控股”)。
“我当时还查了这家公司的背景,觉得实力挺雄厚的,而且他们的理财收益率基本在5%~10%之间,比银行高,但比很多大平台的收益率也高不了多少。”正是这种最朴素的风险意识,让黄女士决定在这家平台投上了几乎全部身家,还带动自己的亲朋一块投资。
然而,今年端午节期间,摇旺理财出现问题,用户本息无法提现,公司电话无法接通,位于远洋大厦的办公地点也人去楼空。
“我们在青岛已经联系了几十位投资者,大家少的投了有七八万,多的百十万。”家住市北区的娟娟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和老公先后在该平台投资了60多万,眼下这笔钱被牢牢锁在平台上,这让娟娟几近崩溃。“这是我们卖了一套小房子后的资金,本想着一边投资理财一边找着房子,结果房子看好了,钱动不了了。”
P2P到底怎么了? 回顾过去几年,P2P理财高额的投资回报,让很多人获得了高收益。与此同时,网贷业也进入了大洗牌时刻,近期各爆雷平台的维权活动也开始成为网贷投资者们的常态。P2P究竟怎么了?
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晖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分析,一大因素是“活期”等违规期限错配产品无法抵御投资者信心缺失下的“挤兑”,造成平台资金链断裂。资邦(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唐小僧“爆雷”事件曝光后,引发了行业内的连锁反应,并且愈演愈烈,许多投资者对P2P平台丧失信心,出现了大量“挤兑”的情况。然而很多平台的贷款期限都比较长,理财计划的期限却比较短,甚至还有很多活期产品,出现挤兑,资金难以回收,就造成了流动性枯竭。
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随着从中央到地方接连出台措施加强监管,一些实力较弱的平台,难以承受严监管的高合规成本选择了主动退出。
相比这些外部因素,从P2P平台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近期网贷平台频繁出问题也有一定的内部原因。
抛开有些平台涉嫌虚构高收益借贷项目进行欺诈外,对于那些开展真实借贷业务的网贷平台,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极大扩展了用户群体,在资金管理、借款人的资质审查、内部管理和风控等各个经营环节都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网贷平台的准入和备案制度还没有全面落地,目前市场上的网贷企业还是鱼龙混杂,有很多平台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匹配控制风险的需求。
实践中,平台有可能为迎合投资人短期投资的偏好而“拆标”,即将大额度拆成小额度,或把长周期拆成短周期,并建立内部的资金池或风险准备金来应对拆标带来的资金周转需求。但是,如果缺乏专业人士的精确设计以及后续投资者的跟进,在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下,平台缺乏为逾期和坏账兜底的能力,就会因资金流动性问题而产生提现困难,甚至出现倒闭的风险。
魔高一尺还需道高一丈 与传统金融投资机构相比,网贷平台具有交易成本低、投融资效率高、覆盖范围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但却存在风险控制难度大、政策面管理弱等难点。
青岛场外市场清算中心、青岛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负责人贾庆佳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为了对网贷平台的风险进行有效监管,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也从多个层面作出了监管的努力。比如,2016年8月,由银监会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共同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即对P2P机构行为规范给出了较为系统和全面规定。同时,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的监管职权下沉,各地金融局(办)逐步承担起互联网金融属地监管的职能,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各地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用“监管科技”对症“金融科技”。2016年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重点整治与源头治理相结合、防范风险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清理整顿与依法打击相结合,妥善处置风险事件,遏制网贷领域风险事件高发势头,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各项监管政策可谓完善而考虑周全,但为何目前以网贷平台“爆雷”为典型表现的互联网金融不良现象仍然存在呢?
姜晖院长表示,一方面是因为监管细则未能及时落地,另一方面,究其根本,应当是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及其风险,与传统治理和风险防控措施之间出现的磨合真空期所致。互联网去中心化创新和发展的模式,无论对于个人投资者,还是政策制定者、风险监管者,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网贷机构经常会以“国企背景”“上市系”“多轮创投”等装饰自己的首页,这其实就是一种获得背书的努力,试图让投资人通过这些“高大上”的标签对自己产生信任。而随着监管政策对于“资金存管”的要求和强调,“资金存管”也成为了机构用来打消投资人风险疑虑的重要标签,有时候甚至也会利用投资人的信息不对称,而使用所谓的“资金托管”的概念“暗度陈仓”。
不能忽视的投资者教育 贾庆佳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频繁爆雷背后反映出诸多问题,其中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那就是投资者的教育问题。
“很多人都忽视了,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且收益跟风险往往成正比。”贾庆佳说,投资者往往把投资P2P跟把钱存银行画上了等号,尤其是很多平台宣称从未出现逾期未兑现的情况,更让投资者放松警惕。
姜晖也强调,做好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教育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他认为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学会评估风险、分散风险,同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投资者要了解自身状况,量力而行。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收益、流动性的需求,不要盲目听信介绍或理财公司的宣传。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