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艳
又到了敞开喝啤酒的季节,不由得想起去年在啤酒屋的特殊经历。
2017年8月,《啤酒屋里的青岛》纪录片在青岛取景拍摄,在诗人、音乐人王音大哥的邀请下,参加了即将拆迁的松苑啤酒屋最后的影像记录。在那场以酒会友的聚会上,看到了夜幕下,青岛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画家,有作家,有音乐人,有流浪歌者,有出租车司机,还有城市文化的记录者,他们各自在城市中穿梭前行,因为啤酒,聚在一起,抱起吉他,弹唱起熟悉的旋律。
《恰似你的温柔》《友谊天长地久》……一首首动听的歌谣,混杂着麦芽的香气,随着烟雾缭绕而上,连月亮也听得沉醉,越发迷蒙。邻桌来自外地的游客也被这里的氛围感染,纷纷加入进来,举杯欢唱,气氛融洽。
原来,这就是8月的青岛,扎啤,烧烤,音乐,海风,醉人的诗意。
在王音眼中,啤酒是这座城市最生动的符号,是生活,是艺术,是人文,而那些散布在街头巷尾的啤酒屋,则是欢乐的符号,它们虽然平凡,甚至简陋,但几张桌子,几个马扎,两个酒桶,涌出泡沫的扎啤,搭建起来的,是青岛人的世界。
于是,有人说,啤酒的“基因”早已融入青岛人的血脉之中。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青岛人发明“啤酒”二字的说法,虽然尚有争议,但足以说明青岛与啤酒的缘分难解。青岛啤酒博物馆副馆长姜卫女士告诉我们,啤酒一词最初是德文的“BIER”,据《汉语大字典》记载,啤酒为“德文BIER的音译兼意译”。1897年11月14日,德国人进驻青岛后,“BIER”一词开始在青岛广泛使用。到了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登州路上创办首家啤酒厂——“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的市民以及商家便把德文的“BIER”译为“皮酒”,这一做法确定了“啤酒”的汉语读音。后来青岛人把“皮酒”称作“脾酒”,表示常喝“脾酒”可以达到养肝益脾之功效。因为啤酒是用嘴喝的,又演变成“啤酒”。在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中,开始出现有“啤酒”字样,并逐渐在国内开始流行,所以说是青岛人发明了啤酒的“啤”字。姜卫女士还说,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就有啤酒的记载,当时称作“醴”字,后来慢慢失传了。不过,青岛啤酒的诞生与中国古代的酿酒没有关系,是英德商人来青岛建造的。
作为侵略者,德国仓促地踏入青岛的土地,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是水土不服,甚至爆发瘟疫,军队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为了稳定军心,德国餐桌必备之啤酒逐渐出现。为了喝到当地生产的新鲜啤酒,他们运来设备,青岛先后出现了多家啤酒作坊。包括1901年兰德曼与凯尔合办的小型啤酒酿造厂,包括梁实秋念念不忘的佛劳赛尔餐馆,新鲜的自酿啤酒,老板常饮,大腹便便:“他在酒桶之前走来走去,每经酒桶即取饮一杯,不下七八杯之数,无怪他大腹便便,如酒桶然”。
1903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成立,“据专家分析当时青岛啤酒厂的年产量达到2000吨/年,对于仅供当时的为数不多的欧洲侨民饮用,产量足够了。”姜卫女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啤酒出现初期,一直在欧洲人中间流转,很难打进青岛百姓圈中。原因何在?姜卫女士给出答案:因为啤酒的特性,“一啤酒是德国侵略者带来的,百姓心中有抵触情结。二来,百姓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啤酒,这种颜色黄黄的,味道苦苦的,跟常见的白酒很不一样,所以起初并不接受”。
于是,“斐迭里街与山东街(中山路南段和北段)及其周边街区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尽管国人尚没有把啤酒纳入生活日常,但它还是以“一种几近裹挟的方式深入到城市生活之中,将殖民地青岛的公共交流活动扩大化了。许多社交场所,比如餐厅、酒吧、咖啡馆、俱乐部、公共浴场、马会、射击场、私人宴会等等,都在兜售啤酒。甚至在天主教开设的一个开放性俱乐部里,也有啤酒供应。”(《啤酒青岛溯源》)
啤酒具体是哪一年哪一天进入百姓生活的?没有人能够确切说出。在86岁的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记忆里,1937年,啤酒还在用集啤酒盖换礼物的方式进行促销。大约10来年之后,啤酒慢慢卸下了洋外衣,成为青岛百姓的桌上餐品……
青岛国际啤酒节仍在火热进行中,关于酒与青岛的故事我们还会继续,如果读者有与啤酒的特殊记忆,可以联系我们,我们负责倾听和记录。
那时那人,那路那事——追溯青岛啤酒里的故事 8月,是青岛的“黄金”旅游季节,金黄色的沙滩,麦芽香的啤酒,吸引着外地游客的到来。关于青岛啤酒的过往,我们已经多次追溯。本期,我们继续回到百年前,从一个日耳曼商人的传奇故事开始,讲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酒的缘分;漫步登州路,探源啤酒的文脉;再从1971年前的胶片广告中,探究百姓与啤酒从陌生到密切的接受过程;最后,赠送知识点,了解啤酒花,这种神奇的青岛大花具有特殊的魅力。
一个商人
奥古特的啤酒船队 “只有用珍典酵母酿出的啤酒,才能彰显饮者的传奇身份”,这是塞尔维亚皇家酿酒师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语,而这句话与一个传奇人物有关。
1903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奥古特来到中国的海滨城市青岛,这里水质纯净清冽,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酿制上乘啤酒的绝佳圣地。
奥古特与青岛的缘分开启于1903年。这一年,“日耳曼人奥古特带领商船队,和德国优秀的酿酒师和上乘的德国啤酒原料在中国的青岛登岸,也就是青岛啤酒的第一任酿酒师。后来,青岛啤酒出品的奥古特系列,即以第一任酿酒大师奥古特命名”,青岛啤酒博物馆副馆长姜卫女士说。
其实,青岛有啤酒出现的时间更早。“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为了安抚军心,满足德国人长期的生活需求,德国随船运来了啤酒,甚至连酿造啤酒的设备都一起运来”。
生活在以白酒和老酒为主要酒水的东方国度,这些德国军人自是难以适应,加上背井离乡,从身体到心情都在接受着重重的打击。啤酒的出现,说是稳定,毋宁说是在麻醉军心。“在青岛啤酒博物馆A馆的百年起点厅里,有两张德国士兵的生活照片:一张是在照相馆里摆拍,桌子上摆放了青岛啤酒作为装饰;另一张:几名德国水兵打扑克牌,桌子上摆满了青岛啤酒。我还见过一张照片:德国士兵在爬崂山小憩时,每个人手中都拿着青岛啤酒,从以上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人当时对青岛啤酒的喜爱及需求,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与他们相伴”。啤酒、面包和香肠等,成为他们外出的标配食品,由此可见,啤酒在这些德国人心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1897年到1900年期间两三年的时间里,德国人是怎么酿造啤酒的,记载并不多,直到1901年,青岛文史学者王栋先生,在翻译德国教授马维立先生的文章时,发现了有关啤酒的踪迹。这一年,高特弗里德·兰德曼(Gottfried Landmann)和路德维希·凯尔(Ludwig Kell),在今天的天津路和山西路交口附近,建了一个小型啤酒酿造厂,并附设了餐馆,门口悬挂了企业的标志。兰德曼出钱,凯尔主要出技术,作为酿造师,酒厂针对的顾客,有一种说法是“只供应官府与军人”。然而,“酒厂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它只在1901至1903年这段时间,生产过数量不多的啤酒”,啤酒厂的规模并不大,“不是工业化生产,类似于小作坊的形式”。结果,因为兰德曼和凯尔之间内部矛盾,啤酒厂昙花一现,以关门告终。据称是因为凯尔经营不检点,后来,兰德曼把啤酒厂和餐馆卖给了当时青岛的华商。
“这家啤酒作坊与青岛啤酒的生产没有直接的关联,不过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当时德国人的生活需求而诞生的”,姜卫女士解释称。
时间来到了1903年,也是青岛啤酒的真正起点。
奥古特的到来,恐怕是在青岛的德国人的“救星”,而这也被精明的商人看成是绝佳的商机。“1903年8月15日,由英、德共同出资四十万墨西哥银元建了这家厂,当时的名字叫‘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年生产能力两千吨,今天,这家啤酒厂一天就能生产二千多吨(2017年啤酒厂31万千升/年),现在一天的产量就是当时一年的。”姜卫女士告诉半岛记者,当时的啤酒产量足以供应在青岛的德国人的需求,甚至还对外销售,“当时生产的慕尼黑的黑啤酒和皮尔森风味的黄色啤酒,销往大连、烟台、天津、中国香港等沿海地区”。
青岛啤酒博物馆里展览的德国西门子电机,在1904年生产出第一瓶啤酒。
在1904年10月1日的《青岛新报》本地资讯板块中,刊载了这样一条短消息:青岛日耳曼尼亚啤酒酿造股份公司,将于12月出售它的第一瓶啤酒。这是青岛啤酒在报纸上的大幅广告,甚至还介绍了啤酒的德国酿酒法、原料和类型等。
1906年德国慕尼黑博览会上,青岛啤酒获得了当年的啤酒金奖,除了来自德国的设备,姜卫女士说,来自青岛的一个“秘方”功不可没,“酿造啤酒需要的主要原料是大麦芽、啤酒花、酵母、水,四者缺一不可。当时,大麦芽、啤酒花、酵母都来自于德国,但是需求量最大的水却来自青岛崂山,百年前,没有现代化的水处理工艺,青岛的崂山水经检测是天然的优质酿造用水。所以,在青岛酿出了世界一流的啤酒。百年后的今天,青岛啤酒的水源遵循了更严苛的标准,保证了每一滴水的纯净”。
“在整个德国租借时期,啤酒的主要消费人群是驻军,他们在俱乐部、酒馆、餐馆、旅馆里享用啤酒,就连浴场里,也不乏啤酒供应。”王栋先生告诉半岛记者。水兵俱乐部显然是德国兵们喝啤酒排遣离乡苦闷的最佳场所。就在水兵俱乐部的对面,曾经有一家餐馆自酿啤酒,不过,它出现时,已是日本人侵占青岛时期。
一条老路
承载百年青啤文脉 登州路,一条古老而有韵味的街道,百年青啤的文脉即发源于此。
探源登州路,得从明朝讲起。
明朝万历年间,青岛河入海口的青岛村开放为海上贸易的青岛口。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称,青岛村至杨家村有一条崎岖小路,后来这条小道成了驿道,可一直通往即墨县城。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四营兵力移驻胶澳,修筑了四条可通行骡马车的官道,登州路便是其中的一条。德占时期,这条路进行整修,命名为“米勒上尉街”,日占时期将其与东关街(今大学路)合并,称为巽町。当时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以山东省登州府命名,定名为登州路。登州路跨市北、市南两区,南起大学路,向北蜿蜒至松山路,折向东南,向东止于延安二路。登州路被称为九曲八弯,却是旧时通往台东镇的主干道。
在这条主干道上,有着不少学校和文人的踪影。
登州路与松山路路口有座松山医院,它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牌号为登州路38号,这里曾是日本第三寻常小学,抗战胜利后作为山东大学校舍,后来成为青岛大学医学院校舍。东边是青岛盲童学校,门牌号为登州路44号,这里原为毛奇兵营马厩和饲养人员宿舍。学校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当时称为私立盲童学校。同年9月改为公办,称为市立盲童学校。
上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翻译家、诗人孙大雨先生应梁实秋之邀,在山东大学外文系任教时就住在登州路,“在翻译莎士比亚剧作的方法上,孙大雨与梁实秋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梁实秋认为应该以散文体翻译,孙大雨认为应该以诗歌体翻译,两人互不相让,不欢而散”,鲁海先生说,不到一年后,孙大雨就离开了青岛。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刚到青岛时也曾短暂在登州路居住过,因为房间太暗,不久就搬到了金口二路。
登州路56号,青岛啤酒博物馆里,展示着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
青岛啤酒厂为什么会在登州路上建设呢?青岛啤酒博物馆副馆长姜卫女士说,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早在1901年时,德国人就把这个区域规划为工业区。另外,生产的啤酒要销售出去,靠近胶济铁路与港口码头运输比较方便。第三,啤酒厂的左前方有一德国人毛奇兵营,他们建啤酒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应驻青的德军与侨民饮用。
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本侵占青岛。1916年9月16日,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的价格将青岛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并于当年12月正式开工生产。青岛啤酒的商标被改为“扎晃、太阳、福寿、麒麟”等等,产品主要供应胶东半岛的日本驻军。后来,随着日本在中国控制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青岛啤酒产量的不断提高,青岛啤酒被销往东北、华北各地以及上海、汉口、福州、厦门等城市。
日本人对工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39年建立了制麦车间,曾试用山东大麦酿制啤酒,效果良好。大米使用中国产以及西贡产;酒花使用捷克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外汇管制,啤酒花进口发生困难,曾在厂院内设“忽布园”进行试种。日本人擅于精打细算。他们把生产淘汰的酵母废物利用,制成维他益片,啤酒酵母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当时称为维他益片,也就是现在帮助消化的食母生、酵母片。
1945年抗战胜利后,青岛市政府当局接管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定名为”青岛啤酒厂”,用崂山泉水制作青岛啤酒,将标识改成了青岛的标志性建筑栈桥。
一则广告
一杯在手,其味无穷 为了扩大宣传,1947年,国民政府专门拍摄了一部青岛啤酒的广告宣传片,据权威人士介绍,这是我国最早的电影胶片广告,片子中的宣传词也说得特实在:“青岛啤酒既能开胃健脾、复可治疗脚气病风湿病肠胃病”,“一杯在手,其味无穷”。
姜卫女士也说,电影胶片广告介绍了“常饮青岛啤酒不但无害,反可强身”“青岛啤酒是流质的面包”。“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青岛啤酒的营养,之后,青岛啤酒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没有再做广告,到了上世纪90年代,青岛啤酒进入市场经济,在1996年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则广告:‘不同的肤色、共同的青岛’,当时就将青岛啤酒确定是世界性的,用来自世界不同肤色的人们来诠释青岛啤酒的全球化。现在,青岛啤酒的广告越来越多了,针对不同的产品、事件我们都会推出相应的广告,前段时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青岛啤酒推出的‘地壳运动’就非常有创意,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一致赞赏”。
广告,广而告之,目的自然是为了吸引广大受众,也就是百姓们。然而,青岛的百姓与啤酒的接触并不特别顺利。有网友曾经说过,他的爷爷“哈第一口‘BIER’酒的时候,‘哇’一口就吐了,说一股‘马尿’味,一点也不好喝”。“那时候青岛移民多,所以苦力和商人居多,人们不会花钱喝一种完全不能接受的东西。”青岛城市化和人文思想史学者李明先生曾说。即便是接触上流社会的逊清遗老在辛亥革命后避难到青岛,“也没有关于啤酒的记载,他们轮流坐庄也以白酒和老酒为主”,文史学者鲁勇先生告诉记者。
据《胶澳志》记载,早期青岛的啤酒三成内销,七成出口,而且不供应中餐馆,大多用于西餐厅和酒吧。产量少,以出口为主,啤酒的地位在当时可想而知,堪称奢侈品,“青岛市民只有在一年两节才能买到”。
啤酒到底是什么时候被青岛百姓所接受的,没有明确的时间线。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当然,更受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1993年之前我国是计划经济,青岛啤酒也不例外,那时在普通的酒店和商场里根本见不到青岛啤酒,想买青岛啤酒需要凭介绍信和酒票。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陈列着一封介绍信,是青岛市人民政府为钓鱼台国宾馆购买啤酒而开的介绍信。当时的青岛人每当中秋节和春节可以凭户口本,副食品票,一户青岛市民可以购买5瓶青岛啤酒。当时的青岛啤酒是非常紧俏的高档消费品,有钱买不到。如果婚宴,或宴会上出现几瓶青岛啤酒,是非常荣光的一件事。”姜卫女士的话,鲁勇先生深有体会,他曾告诉半岛记者,1969年一个青岛户口可以买8瓶青岛啤酒,他下乡过年,“大队书记请吃年夜饭,我带了两瓶啤酒当礼物,大家很高兴,大队书记立刻叫家人刷酒壶把酒烫上,并拿出了小酒盅,完全是白酒的喝法,根本就不是味儿”。
当然,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以后,青岛人与啤酒就已经变成“亲密朋友”,尤其是每年夏季,瓶啤缺乏,散啤供应,各种用具齐上阵,从大茶缸子到海碗、暖瓶,再到塑料袋,如今有了吸管版,啤酒成为百姓餐桌的标配。
一朵奇花
啤酒花小传 编者按: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里,见到了久负盛名的啤酒花,它曾被人亲切地称为“青岛大花”。啤酒花是啤酒不可或缺的元素,酿酒过程中加入啤酒花,有防腐杀菌、澄澈酒液的功效,同时还能与麦芽的清香相互交融,增加啤酒的苦味,使酿造出的啤酒口感更加有层次。而为了充分利用这朵奇花,青岛啤酒博物馆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各种独特的产品:啤酒豆、啤酒花香皂、啤酒花咖啡……青岛植物专家于涛先生专门撰文介绍这种特殊的植物。 于涛
啤酒花,异名忽布、香蛇麻、啤瓦古丽、酵母花,为桑科葎草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蔓长可达10米,全株有倒钩刺。叶对生,花单生,果穗呈球果状,长3~4厘米,气芳香。瘦果扁圆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喜冷凉,耐寒畏热,生长适温14℃~25℃,要求无霜期120天左右。长日照植物,喜光,全年日照时数需1700~2600小时。不择土壤。可药、可酒,可用于攀援花架或篱棚栽培。
夏秋的8~9月间花盛开时,将呈绿色而略带黄色尚未成熟的雌果穗摘下,晒干或烘干入中药。性微凉味苦辛,具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抗痨、安神利尿的功能,用于食欲不振、腹胀、肺结核、胸膜炎、失眠、癔病、浮肿、膀胱炎等症的治疗。
1079年,德国人首先在酿制啤酒时添加了酒花,酒花即啤酒花,雌雄异株,酿酒所用均为雌花。从而使啤酒具有了清爽的苦味和芬芳的香味。从此后,酒花被誉为“啤酒的灵魂”,成为啤酒酿造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啤酒花使啤酒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气并有防腐和澄清麦芽汁的能力。
我国新疆北部有野生分布。人工栽培酒花的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始于东北,在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都建立了较大的酒花原料基地。成熟的新鲜酒花经干燥压榨,以做酒花使用,或粉碎压制成颗粒后密封包装,也可制成酒花浸膏,然后在低温仓库中保存。其有效成分为酒花树脂和酒花油。每1000L啤酒的酒花用量为1.4kg~2.4kg。
青岛大花(Tsingtao Flower)又称中国版的克拉斯特Cluster。Cluster是美国本土的一款非常古老的品种,于1937引入到中国青岛,因此得名青岛大花。“青岛大花”即青岛啤酒花,是当年青岛崂山李村对自产的啤酒花的习称。系桑科葎草属多年生攀援草本,别称蛇麻草、啤瓦古丽、忽布。花穗芳香,食药同源,花穗可酿啤酒;果穗可入中药。1950年至上世纪80年代之前崂山李村河沿岸一带引进栽培着千余亩青岛大花,每年能收干花38吨。然而,在可理解及不可理解的种种原因驱使下,青岛大花的苍绿和芳香竟然在李村河两岸淡化了,消失了。
笔者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注调研“青岛大花”,遗憾的是,至今无果。据报道,青岛大花目前广泛种植在中国,种植面积占中国酒花种植区的90%,尽管在品种方面有些退化,但它仍是中国啤酒行业主要的酒花品种。青岛大花继承了Cluster的部分香气,如花香,辛香,烟草香,蜜瓜香,黑醋栗香,丁香等,是一款苦香两用型酒花。
[编辑: 宗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