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池养海参中暑 转型海洋牧场青岛影响不大

2018-08-09 06:4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大连市城子坦镇碧流河村旁,海参大量死亡后,海参池子已经被放干。



  

半岛记者探访本地海参海洋牧场。



  文/图 半岛记者 姜振海 马克见习记者 李皎

  这是一个很特殊也很艰苦的行业:收成好的时候,卖不上价去;万一自然灾害减产,就可能颗粒无收。

  8月7日中午12点,在大连市皮口镇,孙家强看着40亩池塘发怔说,“忙活了三年,亲戚朋友都借遍,来这么一下,全没了。”孙家强预计自家直接亏损150万到200万,在附近的养殖户里亏得还算是少的。

  水温突然达到36℃~42℃,什么措施都没用,眼看着海参一片片死去。没想到2013年在山东养殖户身上发生的惨剧,5年后发生在辽宁的同行身上。如今山东已转向深海底播、海洋牧场,受高温影响日益减少;而辽宁海参也到了转型的时候。

  皮口海参池旁静得可怕

  原本家家户户都有人看守的海参养殖池,突然安静下来,走在空荡的公路上半天,看不到几个人。

  8月7日上午10时许的两个多小时里,大连皮口镇到庄河附近的养殖池旁,安静得让人感到有些不安。路旁可以看到,有的海参池已经放干了水,这是彻底绝望的标志;有的搭着遮阳网,看守的小屋却空无一人。

  一场天灾下来,当地渔民多年辛苦毁于一旦。“有的从银行里贷款,还有的是民间借贷,不光今年亏了,海参要投三年才能收获,等于三年的心血白费了。接着进货的本钱都没了。”在大连市皮口镇,孙家强这样解释。

  穿上脚蹼,戴上潜水镜,在池塘里来回游了两圈,几次潜入水底,却只抓上两把泥。8月7日下午2点多,大连城子坦镇碧流河村,崔玉春上岸后说,“不光海参没有了,鱼虾也死光了。”

  崔玉春的池塘四米多深,据他了解,周边七米深之内的池塘养殖,也就是他们说的“圈养”海参基本上都没有逃脱此劫。来自辽宁省海洋渔业厅的消息显示,全省海参养殖面积184.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5万亩。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产业链将断,价格一天三涨

  “福建的半成品海参,也就是俗称的拉缸盐,一斤涨了100元,涨幅已经达到20%;成品海参批发一天三涨,新疆和广州的客户都打来电话多订货。”8月7日晚间,在大连长海县做深海养殖的海参哥姚建国,生意好了却不喜反忧。

  姚建国介绍说,高温、缺氧、雨水少、溶氧量低等因素,是导致大连地区池塘养殖海参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大连地区室外最高温度在37℃、38℃左右,海水的温度在32℃至35℃左右,而养殖海参的生存温度不能超过31℃。

  “有人5天花了30万加海冰,没有用;有人搭上遮阳网,也没有用,只能看着海参一片片烂了、臭了。”姚建国做“海猛子”多年,附近的养殖户大部分都熟悉,因此他也感到心疼不已。海参是高蛋白生物,温度一高就化了。  

  据悉,辽宁大连、盘锦等地向来是我国刺参的主要产地,特别是福建等地的参苗养殖基地。姚建国认为,预计3年之内在海参供应会告急,价格可能会回到2009年至2010年的价位。

  岛城专家驰援,紧急支招

  作为大连海参养殖户请来的专家,青岛老尹家海参负责人尹宝昌连声叹息。他说,当地人和当年的青岛人一样,都是靠经验养殖,靠天吃饭,没有太多的抗风险能力。

  这一季肯定是没有救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就是改变现有模式,打时间差,总结起来需要以下几步:

  放水之后暴晒土地半个月,因为死亡的海参和鱼虾会形成污染。另外就是要平整池塘,把投入的礁石、石头、砖瓦掩埋起来,等到明年捕捞的时候,把海参打捞干净。

  建议改成养10至12个头一斤的海参,或者20至100个头一斤的海参,秋天投入池塘之后养到明年5月31日前,全部清圈。或者放入低温大棚里养殖,或者全部卖掉。

  通过考察当地的池塘,还发现当地的闸门需要改进:目前都是一层的手提式闸门,容易把底部的低温水放掉;应该改为多层闸门。先把上层中层的海水放掉,排表层水,然后趁大潮时把池塘灌满。

  在合适的地方,可以打海水井,另外就是加强多地的海参养殖合作。

  转型海洋牧场,青岛影响不大

  青岛和大连相距不远,青岛最近的气温也在30℃左右,那么青岛海参养殖现状又如何呢?

  答案是基本没有影响。受2013年海参高温下大量死亡的影响,很多池塘养殖户都转型了。另外,出于对环境和安全的考虑,近年来青岛市清理岸边的海参养殖池子,7米水深以内的海参圈养已经很罕见。

  我国海参养殖的方式主要有底播海参、池养海参以及棚养海参。池养海参和棚养海参大都建在海边,投料容易生长快,但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底播海参虽然成活率、回捕率低,但基本不受高温高湿的影响,生存能力强。

  据悉,青岛市海参养殖以底播海参为主,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海洋牧场。以4000亩的老尹家海洋牧场为例,水深在20米以上,海参藏在海底石块下,当水面温度30多℃时,海洋牧场的海参仍然在夏眠,受气温和水温的影响较小。

  8月8日,半岛记者一行来到老尹家海洋牧场海域探访时发现,渔民正在打捞三十多厘米的江瑶贝。潜水员带上来的海参,大部分都在20厘米左右,肥胖而且滑润。

  据悉,岛城自2009年起,建设了王哥庄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岛海域等10处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和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其中6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不仅为养殖户减少了风险,也增加了收入。

  改变养殖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是生态环境。就在2018年年初的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市海洋渔业局通报,2017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98.5%的海水水质符合优良标准。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