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大众 记者 刘一颖
8月8日,记者从省作协获悉,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经过认真阅读讨论,于2018年8月7日分别投票表决产生了提名作品。经梳理,我省7人入选:王方晨、许晨、高洪雷、路也、耿立、夏立君、黄发有。
1、王方晨短篇小说《大马士革剃刀》
“老实街上老实人”,烟火气浓郁的市井人家世代以“老实”作为自己的道德期许和良知系统,精神和乐自足。剃头匠陈玉伋入住古风犹存的老实街,凭借高超的技艺和君子品格,很快赢得了邻里认可。向来被称为“第一大老实”的小店主左门鼻,以多年自用的锋利的剃刀相赠,陈玉伋慧眼认出是一把颇有来历的大马士革剃刀,遂诚实地暗中归还并如实相告。几番礼让,成就了一段为老实街人所津津乐道的“老实”佳话。然而,某日,老实街头惊现“万年怪物”,原来是左门鼻如影相随的老猫被人剃得精光。众人围观之下,裸猫投水走失。虐猫事件使陈玉伋陷入无物之阵,后上门请求左门鼻操刀为自己剃了光头。经此一番静水流深的无声试问与自证,陈玉伋遂自老实街不辞而别,并于不久之后,在老家一病不起,郁郁而亡。其女承父之托,来老实街要求再看一眼那把剃刀。老实街虽重归平静,但最终没有躲过自己被时代拆迁的命运。废墟中,一把失落的剃刀被拾荒老人翻捡出,犹自闪亮。
此作文辞洗练,自然沉静而分寸、力道尽显,通过对老实街高古之风的诗意再现和深切缅怀,寄寓时代道德解构与建构的宏大文化意愿,足见作家的匠心独运,发表后好评如潮,被誉为“炉火纯青的艺术精品”。
2、许晨长篇报告文学《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
许晨的《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记述载人深潜事业的风雨传奇,是一部及时反映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纪实作品。作品描写了“蛟龙”号从动议到立项,从研制到探海,从失败到成功的曲折历程。从人与海洋的关系切入,将对蛟龙号挑战深海的描绘放在海权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以及中外探海历史的坐标上来书写,描述了中国从古至今对于海洋的探索、开发和利用,以蛟龙号研制和载人深潜实施过程作为线索展开叙事,并对新海权时代如何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保护我国海洋权益等进行了思考。作品名为第四极,是指南北极为地球一、二极地,珠峰最高是第三极,而深海则是最深极地——第四极,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
3、高洪雷报告文学《大写西域》
《大写西域》是其历时5年完成的最新作品,分为上下两册,从地理、人文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古代西域各国,在每一章后还附有古国小传。本书吸收西域学、历史学、古代宗教文化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关系史和古代战争史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大量历史资料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以历史事实为基本框架,以符合历史本质真实为原则,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学描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浏览古西域数千年历史的全景视窗,对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疆域变迁,具有非常突出的独创意义,是一部填补我国古西域人文历史和历史纪实文学宝库空白的鸿篇巨制,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文化学、边政学、民族事务治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研究价值。
4、路也诗集《从今往后》
这是一本诗人路也的近作精选,以2015年至2016年创作的最新作品为主。书中作品大都曾经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过,并被各种年度选本转载,并获过一些奖项,如《诗探索》诗歌奖杰出诗人奖、大河诗歌奖等。
这些作品属于诗人中年转型之后的作品。诗人上一个时期的诗歌写得飞扬,清朗,豁达,同时也呈现了汉语的美与自由。而这一个时期的新作,无论从艺术手法还是具体内容上来看,既保留了上一个时期的优长,同时又发生了重要转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本诗集中的长诗作品。它们略带了传记意味,探讨着人与自然、文化与社会、生与死等古老命题,充满人文精神,传达出了一个优秀诗人的沉着、幽默和尊严。
5、耿立散文集《向泥土敬礼》
《向泥土敬礼》是耿立近年来的27篇历史、乡土文化散文,集结成册。作者以故乡的泥土、河流、庄稼、人物切入,表达自己的情感经验、人生历程和价值取向,表达一种精神脐带的牵扯。同时也写了一些如泥土里的花朵一样的人物,如张自忠、赵登禹,当敌寇入侵,于是就有了这些慷慨赴死者。生于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而死于这片土地,这就是对这土地的最好的报答。
6、夏立君散文集《时间的压力》
本书是夏立君解读古人系列散文的结集。作者以寻绎之功力,清理之胆识,通过抵达呼应一个个心灵秘境,展开一场场跨越千载的时空对话。在时代精神与个人独见结合中,表达对传统的皈依温情与深刻反省,完成建立在深厚史学与现代心理学、哲学修养上的学术质地的文学表达。
7、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结项成绩为优秀)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结项成绩为优秀)的成果,对中国当代文学传媒进行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考察了文学传媒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深层互动。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文学期刊研究”、“文学出版研究”和“跨媒体传播研究”。本书以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综合运用文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文化研究与审美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分析、生产美学与接受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的发展过程、内在结构、主要特点以及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转自:新锐大众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