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寻隐者顾炎武避祸 他们游历崂山留名篇仙山名望大增

2018-08-21 10:1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张文艳

  崂山是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观刹遍布,峰峦秀拔,洞壑清奇,曲水怪石,奔突虎踞,处处皆景,步步为观,因此,名人纷至,诗篇、文章遍布山峦。“他们或者是本籍,或者是寓居,或者是游历;或者在朝从政为官,或者在野务农、经商、讲学;或者精通诗词文赋,或者擅长音律书画;或者寄情于山海,或者栖心于田园,都通过多种形式与崂山发生着联系”(《崂山文化名人考略》)。丘处机、李白、蒲松龄、赵孟頫、顾炎武、康有为、傅增湘、柳亚子等,都留下了动人的诗文。本期,我们主要关注两位名人:李白和顾炎武,他们有个共同点,都让崂山名望大增。

  诗仙李白

  劳山餐紫霞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赠王屋山人》

  游遍山川,壮志未酬

  诗仙李白曾游历了名山大川,在他的笔下,崂山俨然仙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则源于他的游历。他也可以说是唐代著名的旅游家。

  毋庸置疑,李白是位奇才,“五六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而他真正热爱的则是山水游历,“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从20岁到61岁辞世,在山水之间流连了40多个春夏秋冬。足迹遍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在道士吴筠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入长安,李白本以为可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结果是理想破灭归山林。在京都,李白开始受到厚待,供奉翰林院,然而,此时的“朝中大权被李林甫、杨国忠一帮小人把持,排斥张九龄、贺知章等忠臣”(《崂山与名人》),不甘趋于权贵的李白同样不能得到重用,因此李白感到苦闷、愤慨。

  崂山论道,留诗一首

  理想破灭,自然不愿意被囿于朝廷中,李白向皇帝请求还乡,得到手敕“恩准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后,李白东游汴梁、泰山,又同道士吴筠不期而遇,二人游齐国故地,之后同登崂山”(《崂山与名人》),相传,李白登崂山的时间是在744年,“他来崂山,是他第一次来到海边,首先感受的不是山,而是海”。

  至于他对崂山的印象,后来他到河南王屋山,遇到了志趣相投的孟大融,写了一首诗给他,以介绍崂山。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首《赠王屋山人》。从太清宫背后的垭口,沿着蟠桃峰下的梯子石蜿蜒北上,登上五百余级,可以看见右前方石壁上刻有李白的崂山诗,系青岛市书法家高小岩的手笔。“在通往巨峰的盘山道旁,也有此诗刻,镌刻在人造岩石上”(《崂山石刻今存》)

  这首诗的来历是有典故的,道家认为“日者霞之实,霞者日之精”,餐霞有法,可以长生不老。崂山道教兴盛,李白每天看到海面上升起的紫气云霞,想起了传说中的安期生。安期生,亦称安期,生卒年不详,琅琊郡(今胶南一带)人,自称千岁翁。到汉武帝时期,方士李少君曾对汉武帝刘彻说:“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史记·孝武本记》)据称秦始皇在琅琊见到他,他说海上有神仙,有长生不老药,因此秦始皇才派徐福率众出海求仙。

  那么李白是否真的见过安期生呢?虽仙人是千岁翁,但从秦朝到唐朝已经长达千年,根据当时的情景来看,“李白这首诗用典显然更多”,崂山研究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怀荣先生告诉半岛记者,包括“大如瓜”的枣,也是来源于李少君的进言。

  蟠桃峰下,道教之音

  就在诗刻附近,有一个长方形巨石,长约3米,上面刻有雄浑古朴的“太白石”三个字,字径一米,是青岛著名书画家王蕴华所书。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吴筠邀李白在蟠桃峰下饮酒,两人盘坐在一个巨石之上,松如华盖,风吹松鸣,松涛海涛交织成曲。两人碰杯饮酒,端详蟠桃峰。突然,灵感突发,李白一边饮酒,一边写了一阙《清平调·咏王母蟠桃峰》。回到太清官,吴筠拨弦而和,立即谱写一支曲子。随即,他们将曲子传给了太清宫的道士。时间久了曲名流传为《步虚》,一直流传到近代。李白和吴筠“还将南派大型经韵曲牌《三涂五苦颂》传给太清宫道长詹兆升”(《崂山道教音乐考查记》)。

  据传,唐玄宗读到李白关于崂山的诗句后,立刻于“天宝七年即公元748年(有说天宝四年即745年)唐玄宗敕王昊、李华周等人专程到崂山采仙药,并将崂山改称为辅唐山”(《崂山文化名人考略》)。其中,道士孙昙奉命采药的石刻位于明道观西南三块不同的巨石之上,共三处,是崂山第二古老的石刻,也是研究崂山宗教文化的珍贵史料。

  其实,对于李白来崂山的真实性,至今仍然存有争议,刘怀荣先生告诉半岛记者,诗人来崂山,往往不会只写一首诗,“像诗人柳亚子写下了百余篇,李白只有一首留世,还不是在崂山所作,所以存在着疑点”。青岛文史学者、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的李伟刚教授也认为目前尚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李白登过崂山。

  学者顾炎武

  提到崂山名人,必须绕不开顾炎武,原因何在?因为他是“劳山”(后改为崂山)的正名人。这位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作《日知录》)的义士,用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劳山”以正解。那么,顾炎武为什么来到崂山?在即墨一带结交了哪些名士?他为崂山留下了什么呢?

  拔地九千丈,势压齐之东

  远行避祸,北上即墨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历史上著名的“清初三先生”(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之一。他本名顾绛,字忠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占领南京后,改名为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学者都尊称他亭林先生。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幼年承祖父命出继堂叔为子,嗣母王氏,十六岁未婚守节,抚育他成人。顾炎武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经典,国学功底扎实。然而,他屡次科考失败,14年的征逐,最终都名落孙山。此时的明朝大厦将倾,政局动荡,顾炎武意识到“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才出”,于是退而读书,树立起务实的治学精神,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之后,清军入关,明朝灭亡,顾炎武投笔从戎,加入了抗清义军,家人在战争中死伤惨重,这种悲痛深深刻在顾炎武心中。然而,真正逼迫他离开南方的,不仅仅是政治因素,还有家族内乱。

  据《清学开山顾炎武》一文记载,在明末之时,顾炎武曾因无奈,将家中祖产800亩地贱卖给昆山富豪叶方恒,然而,顾炎武的堂叔等人为了争夺遗产,挑起家难,与蓄意侵吞顾炎武家产的叶方恒内外勾结,几次洗劫和焚烧顾炎武的住所。为了避祸,顾炎武“改容作商贾”,离开昆山出走。

  然而,一切还没有结束。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季,顾炎武回到家乡后,发现世仆陆恩也已背叛自己,投靠了叶方恒,两人企图以背叛朝廷的罪名控告顾炎武,置其于死地。顾炎武当机立断,秘密处决了陆恩,叶方恒利用此事,与陆恩的女婿勾结,私下关押顾炎武,企图逼死他。所幸顾炎武朋友众多,最终以“杀有罪奴”的罪名结案。这是顾炎武的一次牢狱之灾。1656年出狱后,叶方恒仍不甘心,竟派遣刺客跟踪袭击,顾炎武“伤首坠驴”,再次遇救得免。

  小家,被叶方恒洗劫;大家,改朝换代,顾炎武在南方抗清复明无望,“决计北上,结纳抗清志士,考察中国山川,徐图复明大业。远行避祸当然也是一个原因”。

  于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抵山东莱州,开启了长住,或短居的山东之旅。

  广交名士,潜伏抗清

  顾炎武为何选择山东?据史学家赵俪生先生分析,顾炎武到山东是循着复社的线索。清初山左遗民主要分布在新城、莱阳、诸城三地,而与江南复社关系至密的是莱阳遗民。在《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与创作》一文中,找到了顾炎武到山东、来即墨的根本原因。“山左的复社成员主要是山左大社中的人物,而山左大社的主要成员是莱阳人,其中莱阳的宋继澄与掖县的赵士喆是山左大社的倡导者。顾炎武十七岁就加入复社,成为复社中人,他北行第一站定会选择复社活动活跃、影响较大的地方,所以他来到了赵士喆的家乡掖县(赵士喆明亡后隐居不出),拜访赵士喆的兄弟赵士完、任唐臣,并定为生死之交”。

  就是在这段时间,顾炎武来到了即墨,住在即墨五大家族之一黄家。

  “即墨三齐名区,其间人文蔚兴,名贤接武。”顾炎武结交当时活跃在即墨的明代遗臣和文士,主要是即墨黄氏家族中的黄坦、黄培,名士杨还吉,以及曾任饶州知府的莱阳进士张允抡。

  黄氏家族于明永乐年间由青州迁居即墨,从嘉靖年间六世黄作孚中进士第开始,族人诗书传家,“数百年来,风雅相尚”。从兵部尚书黄嘉善,到山西道监察御史黄宗昌,都是黄氏族人的骄傲。尤其是在明清鼎革之际,黄氏家族的成员积极抗清,“出家资充饷”,次子黄基被清兵射中,带伤奋战。即墨终于得以保全,而黄基却伤重身亡,死后,妻子和三个妾一起殉情,感人至深,被人们称为“一门五烈”。顾炎武到即墨时,黄宗昌已经去世,他所结交的黄氏家族成员主要是黄宗昌的儿子黄坦与侄子黄培。

  顾炎武主要的居住地在当时大名鼎鼎的玉蕊楼。这座读书楼是黄宗昌晚年仰慕的汉代大儒郑玄,在郑玄康成书院遗址南侧修建的。黄宗昌聘请张允抡来此授徒,黄族子弟就在这里读书。在这座玉蕊楼里,顾炎武有感于郑玄的康成书院,作《不其山》一诗:

  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道出了郑玄在不其山上建康成书院,黄巾军避之不扰的史实。

  并结交了张允抡,写下了《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五言诗一首:

  赵公化去时,一琴遗使君。五年作太守,却反东皋耘。有时意不惬,来蹑劳山云。临风发宫商,二气相氤氲。可怜成连意,空山无人闻。我欲从君栖,山涯与海滨。

  其实,玉蕊楼汇聚了许多旧僚宿儒,胡峄阳、韩良辅、范士骥等人被称为“崂山七十二君子”经常汇聚于此,饮酒赋诗,抒发郁闷之情。顾炎武与他们的志趣相投,因此曾作停留。

  不过,顾炎武与黄家的结交,让他有了再一次的牢狱之灾。

  始于康熙五年(1666年),止于康熙八年(1669)年的“黄培文字狱”一案有关。黄培也是位抗清人士,顺治十八年(1662年)于七抗清起义爆发,黄培在道义和物资上给予支持,并作诗200余首,命名为《含章馆诗集》,分赠亲友。这首诗集被黄家的仇人一再利用,一直到姜元衡告到朝廷,引起雷霆之怒,最终黄培被处以绞刑,参与人士都遭到逮捕。顾炎武也是其中之一。顾炎武在狱中被囚禁了7个月,矢口否认曾到即墨和崂山,更否认曾与许多反清文人相识,加之友人相救,才幸免于难。但他与明末遗臣张允抡、宋继澄共同为黄宗昌《崂山志》写的序言,也因此不敢于清代面世,致使《崂山志序》在清朝灭亡后的1916年才正式出版。

  除了黄家,顾炎武与即墨望族杨氏家族也有交往。即墨杨氏也是即墨明清时期的书宦世家,从明初到清末的四百余年间,杨氏一门诗书传家、积学力行,有单骑抚“寇”的杨良臣,也有不媚上官的杨盐,以及乞兵解围即墨城的杨遇吉等忠烈之士。

  其实,顾炎武的崂山行并非游山玩水这么简单,从他结交的人士来看,他们都有着和他一样的抗清之志,只不过,大多数的文人墨客都是抒发情感而已,顾炎武似乎不甘于此,只是,他的行动隐秘性强,流露较少,留下来的,只是他游历、赞颂崂山的一些诗篇而已。

  撰文纠错,正名“劳山”

  崂山,给顾炎武以灵感;顾炎武,给崂山正了名。

  “余游其地,观老君、黄石、王乔诸迹,类皆后人之所托名,而耐冬、白牡丹花在南方亦是寻常之物。唯山深多生药草,而地暖能发南花;自汉以来,修真守静之流,多依于此,此则其可信者。”在给黄宗昌撰写、黄坦续写的《崂山志》中,顾炎武写了《崂山志序》。崂山之游,顾炎武延续了他严谨的治学精神。

  就在这篇序言中,顾炎武对崂山之山名作全面之探求,他最精辟的见解是,“秦始皇登劳盛山”其中“劳盛自是两山”。“劳山”之名源于秦始皇的见解,认为“秦皇登之,必一郡供张,数县储待,四民废业,千里驿骚而后上也。于是齐人苦之,而名劳山也。”

  关于“劳山”一名,顾炎武还在《劳山考》中做了探讨。《劳山考》是一篇极具学术价值的考证文章,旁征博引,穷源溯流,顾炎武认为《史记》中秦始皇北至“荣成山”的记述中,“荣”乃为“劳”字之误,“荣成”是劳、成二字,应写为“北至劳成山”。因此,顾炎武要为崂山正名,并为之纠《史记》两千年之误。《劳山考》一文,收入顾炎武所著《日知录》卷三十一中。

  书写崂山的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不其山》《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顾炎武还作《劳山歌》《安平君祠》等诗篇。

  《安平君祠》写道:

  “太息全齐霸业遗,如君真是一男儿。功成栈道迎主日,志决危城仗锸时。饥鸟尚衔庭下粒,老牛犹饮穴边池。可怜王建降秦后,千古无人解出奇。”

  赞颂战国时齐人田单使用火牛阵,出奇制胜,大破燕兵,一举收复齐国上地的业绩。

  《劳山歌》则歌颂了“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蒙”的崔嵬雄奇和“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的神秘古老。

  另外,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誉,也出自顾炎武的手笔,使得崂山声名远播。

  如今,崂山犹龙洞洞额有题刻“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这句诗摘自顾炎武长诗《劳山歌》,1981年秋由书法家沈鹏草书”,定格了顾炎武在崂山的踪迹。

  [编辑: 宗瑞琪]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李白 顾炎武 崂山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