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李晓哲 通讯员 宋培廷 华烨平
在2017年三民活动市民提的意见建议中,关于养老的话题热度普标较高,对此市民政局、市卫计委等部门作为常态化工作大力推动。市民政局近年来加快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多种模式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市卫计委出台“医养结合+”40条,加快推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健康养老体系,打造医养结合全国的一面旗帜。
意见建议
在2017年“三民”活动中,有不少市民提出,面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社会问题,未来对社区养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由于观念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社区养老场地少等造成社区养老发展相对滞后。建议政府从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拓展社区养老资金渠道、整合资源、规范服务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普及、推广和发展社区养老。
■办理追踪 2020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结合2017年“三民”活动市民代表关于“大力推进社区养老”的意见建议,民政部门周密部署、精心落实,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不断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就地就近养老愿望和需求。
目前,本市对服务各类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或企业,每年给予3万~15万元补助,共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企业81个。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年给予5万~15万元的运营补助,共发展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1322个(其中农村幸福院601个),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73%的农村社区。每处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为150~1000平方米,床位4~50张,总床位1.83万张,参与活动的老人3万多名;具有助餐功能的420个,日均助餐老人8300多人。
本市还实现了对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对困难居民的养老问题,政府必须承担兜底保障责任,本市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城乡一体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为本市户籍60岁以上“三无”、低保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其中对半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务时间不少于45小时,对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务时间不少于60小时,按照城镇每小时20元、农村每小时15元的标准给予财政补助。目前,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员2600多名,为7788名城乡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积极推动社区居家医养结合,今年4月份,《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在原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基础上,将基本生活照料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长期护理服务,鼓励专业护理服务机构、社区嵌入式小型微型连锁护理服务机构发展,为失能失智人员提供健康管理和维持性治疗、长期护理、生活照料、康复训练等整合式照护服务。
本市开发了青岛智慧养老平台,平台依托统一的行业基础数据规范和行业标准化体系,覆盖全市老年人、养老机构、为老服务人员,以养老数据中心为支撑,以热线、门户网站、微信和手机APP为手段、以线下实体服务为依托,建设涵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管理和服务有效融合的智慧养老平台,将养老服务网、12349养老服务热线、移动端应用、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敬老院管理系统、监督管理系统等融为一体。目前,入网的老年人27.3万人,入网的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养老场所1623家。
此外,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市民政局正在研究起草《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围绕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培育壮大养老专业服务组织、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业态、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工作任务、要求和保障措施,实现2020年社区居家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城乡全体老年人的目标。
意见建议
在2017年“三民”活动中,市民还对医养结合的问题关注度很高,有市民提出建议,高水平推进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业建设,提升健康产业发展和管理能力,促进带动大健康产业各业态融合发展;继本市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之后,应力争把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全国的“标杆”。
■办理追踪 年底前建成5个以上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为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今年以来,结合2017年“三民”活动市民代表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幸福城市”的意见建议,市卫生计生委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总体部署,以健康青岛建设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积极研究制定创新医养结合青岛模式、促进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四方面40条构成,对青岛市未来几年的医养结合、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南。
《意见》明确,到2018年年底,青岛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制度,逐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医养服务需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70%以上的常住老年人群,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的比例达到50%,建成5个以上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建设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年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覆盖全体常住老年人群,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的比例达到70%以上,建成10个以上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建设率达到100%。到2022年年底,服务模式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面形成,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全面覆盖。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全面推广,智慧医养、智能照护服务全面普及,医养健康产业繁荣发展。
本市还将创新打造医养结合“青岛模式”,并重点开展六种类型医养结合服务。还将建立保险、财政税收、土地规划、金融资金、行政许可、人才队伍等六大保障措施,加大对医养健康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医养结合与文化、旅游、食品、体育融为一体的医养健康产业链条。
实施医养结合示范带动工程也将是一大创新举措。2018年,本市争创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市,同时,先行选择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等7个区(市)、50个左右的镇(街道)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到2020年,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力争覆盖8个左右的区(市)、70个左右的镇(街道),建设100个市级医养结合示范社区,20个示范机构、5个示范基地、5个示范园区、10个示范企业,培育10个左右的医养结合示范团队。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