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岛竞技体育史话” 是青岛市体育局在2018年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开赛之际,为配合宣传,组织一批体育人采访、撰写的系列文稿。史话通过回顾和梳理此届省运会青岛参赛的全部28个项目的发展历程,旨在重现青岛竞技体育波澜不惊的历史,展现一代代体育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弘扬“更快、更高 、更强”的竞技体育精神,标注青岛特色体育文化符号,向省运年献礼。
射箭运动是我国竞技体育潜在优势项目之一,也是山东省的传统优势项目。很久以来,中国射箭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射箭看山东,山东射箭看青岛”,这也说明了青岛射箭在全国的地位。
青岛射箭队正式成立于1988年,至今已30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时任青岛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同钜引进了一批国内优秀教练,其中包括原国家射箭队教练、山东省队教练王国章。自王国章教练任青岛优秀运动队射箭队总教练起,一批批青岛运动员就在国内国际赛场崭露头角,成为山东省射箭队的主力。30多年来,青岛涌现出马湘君,郝伟、王宁滨、赵法桥、于慧、张娟娟、姜林、徐琳琳、张妮娜、王大鹏、兰璐等众多射箭名将。1995年,省体育局决定将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基地射箭队(即省队)与青岛市优秀运动队射箭队合并,成立山东射箭队,由王国章教练担任总教练。合并后,山东射箭队成绩不断提高,仅青岛籍运动员就先后斩获国内外各项大赛的冠军近100次。中国竞技体育历史上的第一个射箭世界冠军、第一枚奥运会女子射箭奖牌、第一枚奥运会射箭金牌,都是由青岛籍运动员实现的。马湘君在1987年夺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世界射箭锦标赛女子个人淘汰赛冠军,是我国射箭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女团银牌,实现了我国射箭史上第一枚奥运会奖牌;张娟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女子个人淘汰赛冠军,是我国射箭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冠军。青岛籍运动员姜林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男子团体铜牌,取得历史上男子射箭最好成绩。2017年,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不满20岁的两名青岛小将王大鹏、兰璐和队友配合,为山东夺得了五枚射箭金牌中的四枚,成为中国箭坛最耀眼的新星。
三十多年来,青岛籍射箭运动员一直活跃在国际国内大赛的舞台上,他们为国家、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为了全国射箭的发展,大批青岛籍运动员被交流到外省,还有一些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到外省执教,奥运亚军马湘君在西藏,全国冠军刘先锋、徐琳琳在厦门……他们把先进的技术和执教理念带到了各地,促进了射箭运动在全国的发展,同时也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马湘君的箭坛传奇 提起射箭,不能不提到两名青岛的著名运动员:马湘君和张娟娟。她们一个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射箭世界冠军,一个战胜“梦之队”韩国队为中国夺得了射箭项目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1964年出生的马湘君是青岛第一批射箭运动员。1980年底,她还在青岛第二十六中学上高一时,一天放学回家,姐姐告诉她,(山东省)青岛训练基地招收射箭运动员,“要不你去试试?”姐姐动员她。于是16岁的姑娘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就去参加了选拔。射箭天赋很快便在她身上显现出来,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她便正式入选山东省射箭队,1982 年获“全国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她在全国射箭锦标赛上打破8项全国纪录,获得7枚金牌,成为我国第一个突破双轮全能2600分大关的女选手,并成功入选国家队,并在同年夺得在法国举行的第一届金鸡杯国际射箭比赛女子个人淘汰赛金牌;1986年,在全国射箭冠军赛中,她以338环和1325环的成绩平了单轮 60米和单轮全能世界纪录,同年夺得汉城亚运会70米双轮比赛金牌,成为亚洲冠军;1987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第34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她以 330环的成绩夺得女子个人淘汰赛第一名,成为我国射箭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92年,她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亚军,实现了中国第一块奥运会射箭项目奖牌,这也是青岛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块奖牌。这位青岛姑娘,开创了中国射箭的马湘君时代。
其实早在1988年,马湘君就出现在汉城奥运会阵容中,当时,24岁的她已经是国内外知名的箭坛名将。然而,她当时状态正处于低谷,在进前八时被淘汰。
汉城奥运会失利后,马湘君没有轻言放弃,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是她的追求和梦想。
1992年,巴塞罗那,马湘君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奥运机会。
在八进四时,中国队对阵荷兰队,两队在比赛中打平,以加时赛的方式来决出晋级者。加时赛俗称“决箭”,要求在一分钟之内每个队的三名队员各射一箭,环数多者胜出,比的是运动员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
决箭开始,荷兰队先发,10环;中国队王晓竹第一个出场,以10环打平。荷兰队第二个出场的队员射出了9环,但中国队第二个出场的队员王红在拉开弓后,迟迟没有放出中国队的第二箭,1秒、5秒、10秒……时间在流逝,排在第三个出场的马湘君心中焦急无比。20秒,王红终于放出了这一箭,10环,马湘君松了一口气,来不及多想,就挽弓上场,10环,马湘君为中国队的比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中国队加时赛以三个10环挺进半决赛,并携战胜荷兰队之威,顺利淘汰老牌强队独联体队进军决赛。
韩国队当时已经是世界箭坛的巨无霸,几乎垄断了世界射箭的所有冠军。面对韩国队时,中国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最终屈居亚军。
“虽然那是奥运会的比赛,但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没有多少感动,只有遗憾。”回想起那次比赛,马湘君如是说。
从1980年还上高一时误打误撞地从事这项运动开始,射箭已经成为了马湘君的全部。从1985年到2001年,她共参加了五届全运会,成为中国箭坛的传奇。
十年磨一“箭”,辉煌的背后,是各种辛酸和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为了射箭,马湘君在儿子出生才4个月时就把他送到了西藏的奶奶身边。
一年春节,儿子舍不得离开妈妈,眼泪涟涟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妈妈,这里很痛很痛……”年轻的妈妈几乎瞬间泪崩。
但马湘君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最爱,为的是能弥补上自己在奥运会上的遗憾。时至今日,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的队员能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队员是她梦想的延续。
张娟娟一箭击破韩国神话 2008年8月14日北京奥运会射箭比赛,张娟娟在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中连胜三位有着“梦之队”之称的韩国选手,其中包括卫冕冠军朴成贤以及世界纪录保持者尹玉姬,夺得中国射箭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打破了韩国女子射箭24年不败的神话。为此,《青岛日报》、《青岛早报》和《青岛晚报》特发号外。
射箭在韩国的地位,就象乒乓球在中国的地位一样。张娟娟连胜3名韩国高手夺冠,为中国射箭队夺得了第一块奥运金牌,也为青岛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其意义不言而喻。这一消息让青岛沸腾,27岁的张娟娟理所当然成了这座城市的英雄。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张娟娟奥运夺冠的佳话,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
张娟娟夺冠当天,《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发的号外,图片为张娟娟在冒雨比赛中
从市冠军、省冠军、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到世锦赛冠军,再到奥运会冠军,张娟娟整整走过了14年的箭坛之路。
小学五年级时,张娟娟被莱西体校录取,一开始练投掷(铅球、铁饼和标枪)时间不长,又改练射击。据张娟娟在青岛市体校的教练曲月锋讲,1995年她第一次去莱西市体校选材时,莱西体校的教练打算把娟娟输送到市射击队,就将娟娟雪藏了。一个夏日的午后,她第二次到莱西市体校去挑选苗子,在她将要离开时,一个从门口探头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小姑娘就是张娟娟。在曲月锋眼中,张娟娟身材匀称、肩膀很宽,是射箭的好材料,一眼便看好了。但莱西体校的教练却舍不得把张娟娟输送到市射箭队,因为她当时已经是青岛市射击比赛移动靶项目的第二名。曲教练问娟娟愿不愿意练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射箭是什么。“练就练吧!”有谁能想到,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决定,13年后却成就了一名奥运会射箭冠军,时也,命也?
张娟娟有一种可贵的品质:骨子里有一股天生不服输的韧劲,干什么都认真。1996年6月,学练射箭不到一年,张娟娟便在山东省“希望杯”射箭比赛中,拿了10个奖项中的8个冠军,表现出非凡的射箭天赋,并由此入选省队。进入省队以后,除了在青岛市体校读书,吃、住、训都在延安一路上的山东省体育训练基地里(今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
进省队不久,张娟娟受到了让无数射箭运动员谈之色变的“黄心病”的困扰。由于患此病的运动员在训练比赛时无法瞄准黄色的靶心(9环或10环),成绩自然下降,许多射箭运动员就是因为过不了“黄心病”这一关,只好选择退役。相对于别人,娟娟犯“黄心病”的时间更长,近三年时间没有大赛成绩,这令人绝望。张娟娟为此也十分苦恼,但她没有放弃,在王国章教练的耐心指导下,硬是挺了过来,并于2001年进入选国家队,也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大爆发。
时光回溯到2008年8月14日,天空一直浠浠沥沥地下着小雨,北京奥运会射箭比赛已经进行了5天,今天要决出女子个人金牌。韩国女队自北京奥运会开赛以来状态上佳,在女团四分之一决赛中还打破了世界纪录,阵容中三名世界顶尖高手朴成贤、尹玉姬和朱贤贞,携刚刚获得女子团体冠军之威,也毫无悬念地全部杀入八强。朴成贤还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射箭个人赛冠军,尹玉姬当时排名世界第二,是世界纪录保持者,朱贤贞则在本届女子排名赛中排第3,世界排名第十一,名次非常靠前,实力非同一般。
在1/4决赛及半决赛中接连打败朱贤贞、尹玉姬,张娟娟顺利挺进决赛。另一场,朴成贤也杀入决赛。
顶尖决赛,比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综合素质和心理状态。因为顶尖高手技术相差无几,就看谁更能克服不利因素超水平发挥。在前两场,张娟娟无疑是王者,她的脸上满是坚毅,每一支箭,举弓、上箭、拉弦、发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样,非常流畅,没有丝毫迟滞。无论对阵朱贤贞还是尹玉姬,她都充满自信,在领先情况下不骄不躁,优势一直保持到底,像一名无敌的将军,过五关,斩六将,一路突出重围。
冠亚军决赛正式上演,第一轮仍然是韩国选手先发,9环,张娟娟仍然很镇定,还以10环。接着朴成贤打了一个10环,看台面上的韩国观众沸腾了,张娟娟失手打了一个7环,这位坚强的姑娘脸上第一次流露出失落的表情,她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眼睛余光扫了一下观众席,默默调整心态。第三支箭,朴成贤又一个10环,韩国观众彻底兴奋了,加油叫好声一片。张娟抬手打了一个9环,不好也不差。第一轮结束,1/8决赛之后,张娟娟第一次落后,差了3环。
第二轮,落后的先发,张娟娟边打边调整着心态,以三个9环,不好也不差的成绩,找回了不动如山的感觉。朴成贤没能延续第一轮的良好状态,三支箭分量别是8环、8环、10环,张娟娟追回了1环。尽管看台上的中国观众人数比韩国少,但加油声一点也不小,他们和张娟娟一样,一直没有放弃。
第三轮,仍然是张娟娟先发,第一支箭10环,朴成贤9环,比分继续缩小,压力开始转移到韩国选手身上。第二支箭,张娟娟9环,朴成贤8环,两人总成绩打平了。第三支箭,坚毅重新洋溢到这位姑娘脸上,毫不犹豫地发射,又一个干脆的10环,把压力彻底地甩给了对手。朴成贤不愧是顶尖名将,她同样没有慌乱,举弓,发射,9环。三轮下来,张娟娟第一次领先1环。
决胜的第四轮还没开始,看台上中国观众的加油声如山呼海啸,震耳欲聋,韩国观众的助威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奥运冠军的争夺战开始进入了白热化。
朴成贤先发,10环,张娟娟拈弓搭箭,毫不客气回敬一个10环。比赛仍处于胶着状态,两人在斗箭,也在斗心理,谁先顶不住,谁就败了。第二支箭,朴成贤打了一个8环,张娟娟9环,在最后一支箭之前,将优势扩大到2环,牢牢抓住主动权。决胜箭,朴成贤充分展现了一名世界冠军的风采,在如此不利情况下,仍稳稳举弓,打了一个10环,压力重新甩给张娟娟。张娟娟最后一支箭,只有打出9环以上的高分,方能夺冠。张娟娟走上发射位,还是如此沉稳,没有丝毫犹豫,一箭射出,9环,张娟娟赢了!中国赢了!
张娟娟与韩国三名世界顶尖高手一一过招,突破重围,射落金牌,终止了韩国选手自1984年奥运会后的六连霸势头,圆了中国射箭几代人的的梦想。
现在,张娟娟已经是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分管射箭运动的一名领导干部,她的丈夫薛海峰,原来是新疆射箭队员,现在是山东省射箭队的一名教练,2008年,正是他与青岛小伙姜林等联手拿下北京奥运会男团铜牌,取得历史上男子射箭奥运会最好成绩。张娟娟、薛海峰、姜林,这些退役的箭客,他们还继续走在推动中国射箭发展的路上。
2008年奥运会男子射箭团体铜牌获得者姜林在比赛中
王国章一生只为一件事 在曾任山东省射箭队总教练、中国射箭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山东射箭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青岛射箭协会主席的王国章的眼里,射箭几乎就是他的全部,承载着他的梦想。“一生为一大事来”,是对他这辈子射箭人生的生动写照。为了这件大事,他天天和队员们泡在一起,一年有大半的时间不在青岛,不是在外比赛,就是因北方冬季寒冷,室外不适宜训练而带队在南方训练,甚至连续10几个春节,没有和家人团聚。在他眼里,队员也是他的家人。
1960年,17岁的王国章进入八一射箭队,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40多年的“箭客”生涯。1969年他从八一队退役后,分配到青岛国棉一厂工作,期间在夜校学习了制图和微积分,作为曾经的射箭运动员,他骨子里始终牵挂着射箭,他觉得可以用数学、物理来解释射箭。1982年,他辞掉工厂的工作,又回到射箭的大家庭里,担任广东射箭队射箭教队主教练,1985年担任国家男队教练。88年汉城奥运会后,他辞掉国家队教练一职,回到青岛,在市体校担任射箭总教练,决心从业余体校做起,心甘情愿做一名基层教练。不久后,他被征调到省队,以市队教练承担省队任务,担任山东省射箭队总教练。20多年来,青岛的射箭始终是国内水平最高的强队之一,王国章功不可没,郝伟、费立均、安辉、王宁滨、赵法桥、于慧、张娟娟、徐琳琳、姜林、张妮娜、徐晶、崔圆圆、马玉婷等人都是他的弟子。他是青岛、山东,乃至中国射箭界名副其实的教父级人物。
王国章和他的爱徒
青岛射箭成功的思考 青岛射箭取得成功,既得益于青岛良好的训练体制机制,也得益于省队、国家队的选人育人用人机制,更为关键的是得益于有一支有梦想的优秀教练员团队。
现在的青岛市体校射箭队,有两名高水平教练。带出张娟娟、徐琳琳、张妮娜、丁立业、王大鹏等许多知名运动员的曲月锋已经是国家级教练,30年的教练生涯使她对射箭充满了感情。年轻教练王宁滨,尽管担任女队主教练没几年,但他已经向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了两名优秀队员——兰璐和张梦瑶。在这些队员中,现年20岁的年轻小将王大鹏已经参加过2016年里约奥运会,并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2017年,他夺得男子个人、男子团体、混合团体三枚全运会金牌,成为中国男子射箭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时年18岁的小将兰璐在2017年也首获1枚全运金牌,是现今国家女子射箭队的中坚选手,他们两人都是下届东京奥运会的热门人选。年仅15岁的张梦瑶现在还是青岛市体校中专一年级学生,是24届省运会乙组队员,2017年开始崭露头角,参加并通过了国家队选拔。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夺取奥运冠军才是他们的最大梦想。对于他们来说,梦想从未间断。我们期待他们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 王清强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