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居民拖着小菜车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
文/图 半岛记者 王丽平 通讯员葛钰秀 王恩全
“可算要修路了,这里到处坑坑洼洼,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一出门,就心惊胆战的。”接到当地居民反映后,8月28日,记者来到市北区辽宁路街道贮水山路14号周边的石板路,发现这条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路,保留着古朴的风貌,但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给周围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不过,这一现状在今年10月份就要成为历史了,因为辽宁路街道要对这一街区进行修护,让不平之路变得平坦。
“出趟门就像打游击” 吕泓坤今年59岁,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从小就在贮水山路14号片区生活。8月28日上午,记者看到她时,她刚买完菜,正拖着笨重的小菜车艰难地往回走,她脚下是一条凹凸不平、坡度足足有30°的石板小路,这就是这次要整修的贮水山路14号周边石板路。
据了解,这条青石板路1975年始建,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也承载了许多人的儿时回忆。但这条有着43年历史、全长150米左右的石板路却因经年累月的使用,出现部分石板破损、坑洼不平现象。出行居民稍有不慎就容易摔倒摔伤,严重影响生活。
“小时候这条路很平,每到夏天我们都会来这里乘凉。”吕鸿坤说她对这条小路很有感情,也见证了这条小路的变迁。“现在出趟门就像打游击,要躲着路上的各种坑,就怕一脚踩不对,摔倒了。”
修旧如旧,保持石板路原貌 鉴于周边居民修护该路段的强烈意愿,今年7月,辽宁路街道办事处召开了贮水山路14号及周边石板道路整修工程协调会,决定对道路进行修护。据青岛市规划局市北分局相关负责人贾士珍介绍,不远处就是桓台路历史文化街区,包含历史建筑10处,传统风貌建筑55处。为了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保留原来的石板路是最合适的选择。“地面基础打平、夯实,再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可以确保维修后的石板路保持平整。”
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中风貌保护道路维修不能破坏原貌的要求,辽宁路街道办决定不对石板路进行整体翻修,只针对坑洼区域进行局部维修,修旧如旧。
9月开工,工期约为一个月 据辽宁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林健介绍,道路整治工程将于9月正式开工,工期约为一个月,到10月份附近市民就能出入自如了。
“守护好历史建筑,我们才能把历史文化的根留得更好;守护好历史文化,我们才能行稳致远。”辽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范瑞江对辖区的整体规划胸有成竹,虽然老旧楼院多,治理起来难度大,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提升任务重,但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街道将继续整合辖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也注重保护,街道独有的旧楼院、贝林博物馆、大港火车站等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将成为街道最亮眼的名片。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