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竞技体育史话之十三 车轮上塑造竞技体育新优势

2018-08-29 17:11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编者按---

  “青岛竞技体育史话” 是青岛市体育局在2018年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开赛之际,为配合宣传,组织一批体育人采访、撰写的系列文稿。史话通过回顾和梳理此届省运会青岛参赛的全部28个项目的发展历程,旨在重现青岛竞技体育波澜不惊的历史,展现一代代体育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弘扬“更快、更高 、更强”的竞技体育精神,标注青岛特色体育文化符号,向省运年献礼。

  自行车自诞生开始,在进入汽车时代以前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作为运动的开展,最早兴起于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伴随而来的还有自行车竞技比赛。据记载,1868年5月31日在法国圣克劳德公园内举行的自行车比赛为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比赛。

  自行车运动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有氧运动。自行车赛是指以自行车作为比赛器具进行的各种比赛。自行车比赛项目可大致分为场地自行车比赛、公路自行车比赛、山地自行车比赛和BMX小轮车比赛。

  自行车项目在青岛起步较晚,在成立公办自行车竞技队伍之前,青岛自行车竞赛主要是民间自发组织参加。近年来,伴随着青岛市自行车队的成立与发展,青岛自行车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已驶入快车道。

  青岛自行车终于有了正规军

  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于1913年前后由欧洲传入。当时自行车主要是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1930年,潘德明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经越南、柬埔寨、泰国、澳大利亚 、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古巴、瑞典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时7年多返回中国。1940年后,中国各地在田径场里举行了不同形式的中小型自行车比赛。1947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表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行车运动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

  然而青岛的自行车运动却起步较晚,在各项体育赛事的自行车项目中,青岛市一直缺少一支正规的自行车运动代表队伍。直到2005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青岛市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引进自行车教练员陈海峰和13名运动员,他们从4月4日来青报到训练,4月28日正式注册成功组建队伍,并常驻原胶南地区训练。至此,青岛市自行车队正式成立,青岛的自行车竞技体育也终于有了正规军。

  

青岛市自行车队队员训练中



  成立之初,青岛市自行车队的训练基地位于原胶南地区,那里条件艰苦,设施简单,但队员们均未曾气馁,克服多方阻力,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刻苦训练后,青岛市自行车队于2006年7月首次出征,参加了在烟台举行的第21届山东省运动会,共取得3金3银7铜和总分123分的优异成绩。青岛市自行车队克服重重困难,在日后的各类大赛中屡次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快速追上省内潍坊、烟台等第一方阵,有多名队员也被输送到上级训练单位。

  锻造自行车竞技尖兵

  第21届山东省运动会后,经过调整,青岛市自行车队训练驻地从原胶南地区回到青岛市羽毛球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原青岛市军事体育学校),训练条件从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6年青岛市自行车队开始大范围选拔人才,并通过在实战中不断积攒的比赛经验,队伍得到了锻炼,一批有潜质的运动员崭露头角,同时全国比赛赛场喜报频传。青岛市自行车队目前发展势头良好,输送到上级单位的运动员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些已取得的成绩也证明了青岛自行车队的实力所在。同时,青岛自行车队大范围从各区市体校选拔好苗子,充实后备体育竞技人才,并组建了后续各项大赛的竞技队伍。

  

羽游中心场地自行车运动员领奖冠军



  从事自行车项目运动13年,于2010年开始在青岛市自行车队负责公路和山地自行车项目执教的高小宁,是青岛自行车队唯一一位专业女教练。

  “我是从16岁开始练自行车,因为我的父亲非常喜欢体育,而我的性格又活泼好动,所以我从小就开始接触运动。”出生于1982年的高小宁,身高175厘米,四肢修长,因为常年在室外训练,晒得有点黑。她多次获得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前三名的好成绩,曾获2005年亚洲女子山地自行车锦标赛亚军。

  “我主要负责14-18岁青少年阶段的公路和山地自行车项目训练,现在每周训练6天,周日休息。每天上午队员们要学习文化课,下午的时间就用来训练。”提到项目训练,高小宁非常自信地说,“我会根据队员每天的训练状态和身体反应等情况,来制定第二天的训练计划。因为队员都是青少年,体能、骨骼未发育完全,身体还处于成长期,所以大部分的训练以有氧训练为主。比如练习原地定车、原地跳车等技术性训练,让队员们对车子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因为每天的自行车训练很繁重,有时候高小宁还会陪队员们打篮球调节一下他们的心情。

  

高小宁(右一)与队员合影



  在高小宁的辛勤耕耘下,她与队员们在赛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4年第23届山东省运会,获得了1金1银2铜。2015年山东省锦标赛,获得3金4银5铜。2016年山东省锦标赛,获得5金3银3铜。2017年山东省锦标赛,获得4金6银4铜。2018山东省锦标赛暨24届省运会预赛,获得2金2银1铜。

  对于青岛自行车比赛运动的发展,高小宁谈道,青岛自行车队面临着选材困难等问题,“现在大部分的孩子每天运动量不够,与过去相比,很多孩子的身体素质变差。不论男孩女孩,能吃苦的孩子越来越少,选材方面必然会出现问题。”

  为解决选材问题,青岛市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2017年在即墨区体育中心举办的青岛第四届运动会自行车比赛。据即墨区体育中心群体科科长高青海介绍,此次活动检验了自行车运动进校园的成果。自2013开始,即墨区体育中心开展自行车运动进校园的活动,即墨区德馨小学、实验二小、马山小学以及北安中学、二十八中、温泉中学等中小学积极参与,为即墨输送了一大批自行车运动的专业选手。

  曾作为中国代表团自行车队成员之一出征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成昌松,目前是青岛市自行车队的教练兼运动员。据成昌松介绍,他在青岛市自行车队主要负责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的执教。“短项自行车考验的是运动员的协调力、爆发力和力量。现在队员们每周训练六天,每周一、三、五的上午队员们在健身房进行杠铃、卧推、腰腹肌等力量训练,其他时间在场地做专项训练。”

  

成昌松(左一)领奖



  目前,青岛市自行车队主要从青岛区县级体校选拔队员,自身条件比较好的14-15岁的青少年通过初选后,就开始进行长达四年的自行车专项训练。“第一年主要是训练队员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比如跑步、小型力量训练、自行车踏频等。第二年是培养队员们的耐力,除了踏频训练,还会做很多有氧运动的训练。第三年会加大自行车运动的传动比,练习蹬车,锻炼腿部力量,提升速度与耐力。第四年练的是比赛技术,我会很重视训练细节,并兼顾技巧培训,比如自行车高速中如何压线等。第二年要求队员的时速达到每小时80-100公里,然后慢慢递增,第四年要达到每小时120公里。”成昌松从事自行车专业训练达17年之久,于2000年被选入江苏连云港市自行车队,2002年参加江苏省运动会取得第三名,后转入山东省自行车队。他平时很爱钻研,会反复琢磨、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运动经验、比赛经验融入执教里,“我会把很多经验传授给队员,比如很多队员习惯憋着气骑车,但要想取得好成绩,在高速骑行中必须要学会主动吸氧。”怎么起步快?怎么定脚蹬高度?配合多大牙盘?成昌松根据运动员承受力和身体素质,对每一位队员给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和建议,争取发挥出队员们最强的实力。

  成昌松的职业生涯中,曾与张磊、张淼合作夺取山东省全运会、广州亚运会的男子团体竞速赛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场地赛上,由张磊、张淼、成昌松组成的男队夺得团体竞速赛第六名,这也是亚洲车队该项目获得的最好成绩。在山东省自行车队的经历,让成昌松在逆境中学会了坚持,刻苦训练,直到今天都不舍得退役。

  目前,成昌松正带领着部分青岛市自行车队的运动员在外地进行集中训练,全力备战2018年第24届山东省运动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队员们齐心协力,力争在未来的比赛中为青岛市自行车代表队夺取好成绩。

  山东省场地自行车团队运动员李传民作为青岛市自行车队的第一批运动员,见证了青岛市自行车队从初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初期艰苦的训练条件。作为十年专业自行车运动员,李传民退役并担任教练工作已经四年,现负责场地自行车长距离项目自行车比赛。

  

李传民(右三)领奖全运会冠军



  李传民曾获得全运会项目的冠军,也多次在全国性大赛的男子团体追逐赛项目中夺得冠军,并刷新纪录。同时,他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由青岛入选国家队的自行车运动员。李传民表示,“近年来青岛市的自行车竞技事业已取得很大进步,在山东省内名列前茅。”目前他执教训练的队员也正在全力准备2018年的第24届山东省运动会。

  青岛市自行车队除了在青岛市羽毛球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进行日常训练外,每年还会前往日照基地进行强化训练,在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市自行车队在竞技体育方面也已跻身山东省第一方阵。这对青岛市自行车运动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激励,激励青岛市自行车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训练出发



  青岛自行车运动协会成立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这是国务院发布的第二份全民健身五年计划,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对于2020年预计接近15亿的中国人口总数来说,7亿已接近50%。

  相比于前一个五年计划循序渐进的政策引导、铺垫、培育和宣传,2016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更加注重实际运营,给出了更为详细且长远的目标任务。在这份计划里,骑行的地位明显提升,成为要“大力发展的运动项目”,而在五年前的计划里,骑行还只是要“广泛组织的健身活动”。

  其实,早在2014年10月,国务院已经发布4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11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年年释放利好,扶持政策不断出台,为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我会推荐身边要减肥的朋友多做些骑行运动。因为如果体重超标太多,跑步、爬楼梯等运动会损伤膝盖,而骑自行车既能锻炼大腿肌肉,又可以保护膝盖。”成昌松说。骑行由于运动覆盖距离长、天然绿色低碳等原因,在青岛一直被大力推广与普及。

  2017年9月28日,青岛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青岛邮电部疗养院举行,宣告青岛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正式成立。会上,全体会员代表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协会筹备组的筹备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青岛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章程》《青岛市自行车运动协会选举办法》《青岛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费标准和管理办法》。按照《选举办法》全体会员代表选举产生了青岛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以及第一届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青岛自行车运动协会的成立不仅为青岛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也将对提高青岛自行车运动的普及和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自行车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的体育之路正在形成。

  竞技性自行车项目带动全民运动普及

  自行车竞技性项目的发展,带动了青岛市全民自行车热。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目前大约有5万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也有多家比较活跃的自行车车友俱乐部,如青岛新概念自行车俱乐部、青岛大有乐骑运动单车俱乐部、力闯骑士团、胶州美利达骑际单车俱乐部、莱西喜得盛单车俱乐部、平度起点单车俱乐部、即墨风影单车俱乐部、黄岛捷安特乐途单车俱乐部等,众多俱乐部都是自发组织各自的骑行活动。

  从气候环境角度、交通地理位置、环保等角度来看,青岛非常适合开展自行车运动和举办自行车赛。为此,本没有自行车道的青岛正在逐步实施道路改造工程,部分路段有了自行车专行道,马路上、景区内骑自行车的人日益增多。作为一项健康环保的运动,自行车运动开始深入人心。

  在赛事方面,青岛相继举办了十余场不间断长途骑行赛事、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自行车测试赛暨青岛市第一届环大沽河自行车公开赛、山东省沿海骑行大奖赛青岛地区比赛、青岛—西藏国际自行车测试赛即墨站分站赛、2017首届青岛市自行车公开赛等大量赛事。

  在青岛市体育总会的支持下,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引领和推动,自行车赛事活动日益丰富多彩,骑行运动也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如何把握机遇,在全民健身大潮中发挥更大作用,让自行车从“全民交通工具”真正发展成为“全民健身工具”?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青岛市相关部门将专注于骑行运动领域,为骑行运动文化的推广普及做实实在在的努力。

  相关链接:

  青岛骑行经典路线

  骑行,是一种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旅行方式,是最真实的自由感觉,虽有汗水,但却无比快乐和自由。

  路线一:五四广场——极地海洋世界——雕塑园——石老人

  在海边骑单车是一件颇为浪漫的事,选择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阳光洒在身上,欣赏一圈最美的青岛海岸线。俯瞰整片大海,可以让你忘却一切烦恼。海风习习,十分惬意。一路向东骑行,沿途随处可见遛弯的人,远处隐约可见错落有致的房屋、沙子口码头成片出海的渔船,顺路买点海鲜想必也是不错。

  路线二:老城区之黄台路——武定路——上海路——馆陶路

  伴着暖暖的阳光,在这些老路中慢慢骑行,感受这里经历过的沧海桑田。那些过往的旧时光随着一砖一瓦慢慢浮现在眼前,那些建筑似乎依然在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老故事。

  路线三:西环岛

  被命名为“唐岛湾骑迹”的西环岛路骑行路线,全程约10 公里,前段景色动人,后段风光无限。从唐岛湾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出发,沿着唐岛湾濒海骑行道前往金凤凰广场,在沿途前往植物园,然后朝着唐岛湾公园的5号口的方向骑行。这一段实际是在游走唐岛湾南岸的精华,这里不仅有天然的滩涂,还有难得的湿地景观,更有视角绝佳的城市观景带。

  从唐岛湾公园的5号口拐到银沙滩路上后,则是另一片天地。远离了闹市繁华,去往宁静乡村。一路向南追风,与身边的村庄、树林、田园擦身,会经过施沟村、顾家岛村、鱼鸣嘴村。去顾家岛村转转看看有着近800年历史的陈姑庙,去鱼鸣嘴村感受一下离黄海最近浪涛,然后再带着豪情继续上路。

  西环岛路上,月牙湾、连三岛的一幕幕美景变换着角度吸引着你的眼睛,这条路一面是无垠的大海,一面是青山绿园,开阔的视野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抱整个大自然。

  只要有辆单车,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在美丽的大青岛的角角落落还有太多值得去欣赏的美景,也会有更加经典的骑行路线等待骑友们去发掘去体验。

  作者 袁华强

   [编辑: 王春雪]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