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援坦医生合影,左起依次为朱金强、司卫锋、曲先锋、孙龙、谢伟峰、朱健。
9月4日,朱健医生讲述了他的援非故事。他曾延长了1年援助时间,8月刚回国。
半岛记者 徐军 王鑫鑫 报道
半岛都市报9月4日讯 2015年8月,青岛选派的孙龙、朱健、谢伟峰、曲先锋、朱金强、司卫锋6位医生,参加我国第24批援坦医疗队,远赴坦桑尼亚执行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其中5位医生在2017年11月回国,朱健医生延长了1年援助时间,今年8月份才刚刚回国。9月4日,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第24批援坦医疗队事迹报告会举办。青岛6名援坦医生中的5人登上讲台,讲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攻坚克难,展开医疗援助的故事。
2015年8月,青岛选派6名医生,远赴坦桑尼亚执行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任务。这6位医生分别是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龙、眼科副主任医师朱健、内科ICU主治医师谢伟峰,青岛市妇儿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曲先锋,海慈医疗集团关节外科主治医师朱金强和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司卫锋。6名青岛医生中有5名队员赴坦桑尼亚最大的政府综合性医院莫西比利国立医院,司卫锋赴多多马省立医院。
初到坦桑尼亚时,6名医疗队员面对当地医疗技术水平低、设备和药品短缺、传染病肆虐、人身安全风险高等困境,自己种菜,自力更生,克服患疟疾、高温、语言等种种困难,迅速投入对坦桑尼亚的医疗援助工作。凭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顽强的意志,他们共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5万多人次。除了在医院坐诊外,他们还多次开车几十上百公里,到坦桑尼亚贫困的乡村开展义诊,有的医生义诊时最多一天曾看了200多个病人,此外,他们还多次参与无偿献血。一边是救死扶伤,一边是培训当地医生,将从国内自费邮寄的药品和生活用品送给当地居民。
在坦桑尼亚援助时想念祖国,回到国内却又怀念在坦桑尼亚的日子。这是很多援坦医生们的心理感受。延长一年援坦时间、今年8月刚刚回国的朱健医生讲演时禁不住流泪,他援助延期一年,三年的时间里家属没有探亲,没有去周边国家旅游。年届八旬的父母、面临高考的孩子,以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同为医生的妻子。
6名援坦医生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并促进了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队员们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援坦医生们为祖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家乡青岛赢得了国际赞誉。
援坦故事
■朱健
最多一天
看了200多个病人 朱健来自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担任援坦医疗队的总队长、总会计。跟其他队员不同,两年的援外工作到他这里变成了三年。延期一年,面对同事朋友的疑问,朱健给出的答案是:“我是中国医疗队队员,为了祖国,医疗援助非洲。我是医生,为了病人,这是我的选择,无悔、自豪的人生。”
初出国门时,朱健不到50岁,回国时50多岁了。出国时送孩子进入高中的大门,回国的时候,孩子已经进入大学了,并励志学医,报效祖国。三年里母亲仅剩的几个牙齿也掉了,假牙戴不住了,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了,需要做白内障手术……
坦桑尼亚的语言环境,很多当地民众不会英语,朱健还坚持学习斯瓦西里语,半年后可以做到独自用斯语看病,问诊、检查、诊断、交待病情、交待用药等。大大提高效率。义诊时最多一天曾看了200多个病人。
■孙龙
援坦两年
得过两次疟疾一次伤寒 孙龙仍然记得最终被选为援坦队员时候,除了感到激动、自豪外,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的顾虑:年幼的女儿,当地的高温、疾病,父母、岳父母都80多岁,陌生的环境等等。而且,在得到援坦通知之前,他已经有了去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病研究所学习深造的机会。在家人支持下,他还是选择放弃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决定去援坦。
疟疾、伤寒、艾滋病在这里属高发,比国内的乙肝发病率还高,高达10%~15%,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了风险,队员们工作时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扎破了手。孙龙曾经在手术中被扎破手指,而手术病人就是艾滋病病人。这是一种相当恐怖的经历,而且这种恐惧感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直到多次复查,发现HIV阴性时才能放心。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够承受。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得过2次疟疾,1次伤寒。
两年来,孙龙完成370余台心脏手术,在坦桑尼亚相继成功开展了7项新技术:第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第1例双向格林手术、第1例二尖瓣成型+主动脉瓣成型+三尖瓣成型术等。
■朱金强
父亲食道癌做化疗
他踏上了援非之路 朱金强来自海慈医疗集团关节外科。于他而言,作出援坦的决定并不容易。出发前,父亲做了食道癌手术还在化疗,望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他有些动摇。但父亲把他叫到身边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当精忠报国。这是为人民奉献、为祖国争光的时候,一定要去!”父亲的这番话让他毅然踏上援非之路。
援坦期间,他和同事们克服疟疾、霍乱、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威胁,克服停水停电、居住恶劣的生活环境,在手术器械匮乏的情况下,诊治病人数千人次,参与手术600余台,义诊二十余次,赢得当地居民的纷纷赞扬。然而,当他想把这份喜悦与成就感与父亲分享时,得到的却是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心如刀绞。回想临行前父亲的嘱托,才支撑他走过了最伤心无助的时光。
繁忙的院内工作之余,朱金强还常去当地孤儿院,为孤儿们义诊查体、送上药品。
■曲先锋
强大祖国给了他
满满的力量 曲先锋来自青岛市妇儿医院小儿内科,于2015年11月报名参加了两年的医疗援非工作。现已圆满回国的他,回想起之前的经历,感慨万千。
两年里,医疗队员克服了各种困难。让曲先锋最深有感触的是,点滴付出和满满收获都是因为有强大的后盾——祖国、山东,以及青岛的领导和父老乡亲。“我非常感谢培养我的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正是医院各级领导和主任们对我多年的栽培和教导,今天我才可以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正因为中国、山东,青岛强大的医疗实力和迅猛的发展,才有我们现在展现出的非凡能量;只有身处非洲大地,我们才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祖国和青岛的父老乡亲们这个强大后盾的伟大。”
■司卫锋
援非804天
接诊近万名患者 司卫锋来自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在最初确定援非人选时,他也做了艰难的思想斗争。独子,母亲刚做完手术,妻子工作繁忙离家远,儿子年龄小,自己又正攻读在职博士。去还是不去?小家小我固然重要,但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司卫锋深刻地认识到:千万条理由比不过党和组织的需要,比不过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最终,他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他被安排到多多马省医院,条件之简陋令他难以置信。在804天的时间里,接诊近10000名患者、成功实施400余例手术,并且开展了多多马省医院首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和鼻内镜手术。
异常恶劣的环境和气候,还让他感染了疟疾和伤寒。但是,令他最痛苦和难以忍受的并不是疾病和残酷的生活条件,而是对亲人的强烈思念。离开祖国不到半年,他的体重就下降了30斤。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