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1月23日消息 一到春节,老百姓都爱出来逛庙会,除了品尝美食,看杂耍节目便是贺新岁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年得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上,浮山后高跷队一出现,便能引起大量人群围观,更有喜爱它得市民也绑上“木腿儿”尝尝鲜。如今,浮山高跷已成为市北区颇有影响力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浮山后高跷
浮山后高跷
浮山后高跷
浮山后高跷历史很悠久,始于1921年,至今已有97年的历史。1921年,第一代创建人:兰世兆、王正月、王正茂,1949年,第二代传承人:王正从、王必顺、王欣仁,1982年,第三代传承人: 王正管、王修元、王崇桂,2005年 第四代传承人:王修革、王德瑞、刘新安。
浮山后高跷起源于田间村头,相传浮山后农民在农闲时,为了自娱自乐,心灵手巧的兰世兆、王正月等人将废弃的田间木料制成高跷板用布、绳子等裹绑在腿上,站立起来,走着优美的十字步,为了更加应景,有些村民就拿起手头的铁锨等工具打着节拍、哼着小曲,大家一起扭起了大秧歌,踩起了高跷。浮山高跷丰富了浮山后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消除了大家农忙时的辛劳。兰世兆、王正月等人联合热衷踩高跷的6个村民,组成了第一代浮山高跷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兰世兆队长又吸引了其他村的村民浮山高跷队伍由原来的6个人慢慢地组成了50余人的浮山高跷队伍。
过年时,村里的浮山后高跷队伍就到各村拜大年,为大家表演高跷、旱船、竹马等节目。当时,各村一听浮山后高跷来了,大家都从自家屋里奔出来,观看精彩的节目。高跷走完一遍以后,观看的村民还没看过瘾,还用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请队员再表演一遍。为什么群众这么喜爱浮山后高跷呢?
浮山后高跷队现队长王云英介绍,当年流传着一句俗语“高度没有别人的高,跑的花样却很好”。这就是浮山后高跷的绝技所在。
原来,浮山后高跷原本的绑腿是80厘米高,本来人走起路来就已不容易,而高跷队队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24种形式的秧歌花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纷纷叫好。
“有梅花步、剪子步、扇子面、穿糖球······花样可多啦!跟着音乐的节拍走,一起调就变花样,加上手中拿着道具,还有说唱带表演,所以群众特别爱看。”王云英激动地解释道。
“我们的秧歌戏都是自编自演,扮相既有民间神话人物,又有戏剧中的滑稽人物等,有时候女角反串男角,就显得特有意思。”王云英说,高跷队最具特色得一个节目是反串节目《小官拜年》,服装自己做,戏词儿自己写,现在已经成为各大庙会得必演节目。
“惦着个小脚(jue)忽悠悠,小官我心头喜得慌······”这一声“青普”一唱出来,观众就忍不住笑了。《小官拜年》多用得是口语化得吉祥词儿,青岛味儿特浓,加上滑稽的扮相,总让人忍俊不禁。
王云英说,非遗项目目前都是“青岛大妈”们在传承,因为身体原因,高跷得高度已经减为40-60厘米了。但也正因为高度减了,让高跷更“贴地气”,更容易学了,因此在非遗宣传活动中经常会有年轻人前来体验踩高跷得感觉。
据说,早时得戏班还是我党地下工作者活动得场地,戏班在革命发展史上为掩护革命志士、留存先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浮山后高跷,浮山新区街道多措并举,投入财力与物力开展保护与继承工作,并于2016年申报市北区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对浮山后高跷进行分类指导,聘请高跷老师和秧歌舞老师,亲临街道活动广场,教授热爱高跷的学员胶东大秧歌舞、东北二人转的一些基本动作用于浮山后高跷,并联系实际生活,编排了新版《小官拜年》、《欢乐闹元宵》等节目。浮山后高跷队伍活跃与市北区的大街小巷,分别多次参加青岛市萝卜·元宵·糖球会、市北文化街笔会活动、浮山新区街道“浮山人家”民间艺术节开幕式与街道的各项文娱活动,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和秧歌表演,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街道也邀请浮山后高跷队伍走进广场、走进楼院、走进学校,为居民与学生们表演节目,并生动地讲解踩高跷技巧,继而扩大浮山后高跷的覆盖面与认可度。
21年前,浮山新区还是一片瓦房和农田;21年后,已然成为一片崛起的新城。从1997年地质勘察的第一钻开始,到如今的商品房大盘林立,各种配套日益完善,浮山新区已由当年偏远荒凉的不毛之地,华丽变身为容纳40万居民的超级片区,也成为了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市民居住环境和居住理念变迁的见证。浮山后高跷也成为了浮山后人民生活逐渐变好的得力见证,当我们看到精神饱满的浮山后人民踩着高跷向我们款款走来,我们也看到了浮山新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
记者 游潇
[编辑: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