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2月24日消息 40年前,湖岛村还是一个靠海的村子,因为王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又被人称作“湖岛子王”。据78岁的王源章和73岁的王正双两位老人说,当时的湖岛村位置偏僻,出行不便,住的是低洼水淹片的土坯房,村民以地瓜、玉米为主食。到现在,十余条公交线通到门口,村民住上了政府搬迁安置的楼房,幸福感不断提升。王源章老人感叹:“在40年前,做梦都想不到有这么甜的日子。”
湖岛村的幸福变迁
湖岛村的幸福变迁
谈起过去的日子,王源章老人说,湖岛村在当年位置很偏僻,地处胶州湾东海岸之滨,西临大海,北有荒滩,三面高地,只有村南一条外出通道,就是今天的四湖路,村民生小病都要忍过去,因为看病需要家人背着走上1个多小时才能赶到最近的四方医院。王源章退休前在国棉四厂工作,单程要步行50分钟去上班,“当时我的生活算是村里比较好的了,每月57元的工资,但家里上有老人下有三个孩子,一家六口全靠这点工资生活。一辆自行车200多块钱,哪里有钱买?”1997年,15路公交车开到了村口,通往中山公园,“当时全村都很高兴,村民终于有了直达市里的方法,我上班的时间也缩短了一半。”
交通的不便加上土地的贫瘠,从前村民依靠种植地瓜和玉米为生,农闲时靠打渔补贴家用。1982年,国家进行农转非改革,王正双老人说,因为湖岛村的土层薄,庄稼的收成并不好,因此很多农民舍弃了土地,转为非农业户口。很多以地瓜干,玉米饼子饱腹的家庭领到了面粉,吃上了白面做的水饺。自此开始,湖岛“半农半工”的情况越来越多,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到今天,按王源章的话说“鸡鸭鱼肉都吃够了,反而爱吃青菜豆腐了。”
因为三面高地的地理位置,湖岛村一直是水淹片区,雨水倒灌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2003年,王正双作为第一批政府搬迁改造的受益者,搬进了现代化的新楼房,“从前上厕所要去村里的公厕,冬天靠点火炉取暖,下大雨还要全家总动员排水。搬迁后,我们没花一分钱,就搬进了有卫生间,暖气的新房子,过的很舒适。”与王正双老人一样,一千多户湖岛村民参与了此次搬迁改造,全村村民都住上了舒适的新房子。
2018年1月,自湖岛街道成立至今,湖岛村焕发了新的活力。截止目前,湖岛街道为居民解决民生服务类问题1000余个,群众满意率达到100%。此外,湖岛街道为打造宜居新村,出资20万,在湖岛村现有的基础设施上,安装扶手栏杆、安装楼道感应灯、硬化路面铺设等,惠及居民近2000户。下一步,湖岛街道还将在社区的民生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力度,打造现代城市宜居新村的湖岛品牌。
通讯员 王悦音 姚轩 记者 游潇
[编辑: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