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晚19:00接到紧急会议通知,19:40从胶州飞奔到了里岔镇。20:00开始会议,22:00会议结束,凌晨1:00完成了“致里岔父老乡亲的一封信”,2:30拟定了里岔镇肺炎防控工作方案,3:30拟出了里岔镇疫情防控六条工作线,4:00睡觉,6:00起床,7:00着手村庄广播文字稿,9:00着手工作汇报,12:30形成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会议纪要,14:00参加指挥部第二次会议……
这样的时间表在这场战“疫”中随处可见,但对于孙语而言并不陌生,从2017年底从事材料工作开始,她就经常要面临这种情形。唯一不同的是,疫情防控仿佛给时间拧紧了发条,让时针旋转的速度成倍数增长,原本需要12小时、24小时的工作被压缩进了几小时,使人压力陡增。
“这是第九次会议的会议纪要,请各位领导查阅……”“这是指挥部4号文件的具体内容,请各位领导查阅……”作为一个材料工作者,在这场战“疫”中,孙语负责着起草文件、会议纪要、信息上报、亮点挖掘,以及各种各样的临时性小任务。12天时间,孙语完成了11篇会议纪要、7个指挥部文件,12篇新闻稿件,以平均每天7000多字的效率,保障了信息的上传下达、文件的按时下发。时间不够用,唯有挑灯夜战,开车回家的路程是唯一属于自己的时光,以前孙语常常因路上大车密集、远光灯亮眼而感到烦闷,可是疫情突如其来,车水马龙的道路像一团伺机而动的黑色怪兽,让人心酸又害怕。“在这场战‘疫’中,有人负责拿起‘枪’,以‘枪’守阵地;而我们就负责拿起笔,用笔提士气。我们拿笔记好会议要求,写好里岔故事,让拿‘枪’的战友知道该往哪里指,让里岔的大地响起好声音、扬起正能量,就是打好了属于我们的战‘疫’!”她这样定义自己的战场。
文字耕耘的空闲时光,为了捕捉到最鲜活的新闻线索,她总是主动跟随督导组到里岔村庄的各个卡口进行督导。在大朱戈村检查时,她听说了贫困户张明升和儿子张峰主动参与防控战的故事,立即记录了下来,以《青岛胶州:“抗击疫情,俺们贫困户也来搭把手”》为题进行了报道。
“我不算辛苦,比起领导们,我没有直面压力;比起在外值守的战友,我没有奔波挨冻;比起指挥部的战友,我没有通宵达旦;比起成立了小家庭、有了孩子的战友,我没有后顾之忧。人民日报有一篇评论说到,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只希望我能成为簇拥着春天快来的一朵小花!”
半岛记者 黄超 通讯员 张锋
[编辑: 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