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区的安全性跟飞机一样,是最安全的,但是万一发生事故,也是最惨重的。”
黄岛安监部门一位主管人员这样形容黄岛目前众多危化品工厂的安全现状。记者12月 2日来到黄岛北部,开始体验岛城这座规模最大的“危化区”的安全巡检员工作,揭开“危化区”生产的神秘面纱 。200多个探头 、上千路警报盯紧了这个面积约19.18平方公里的黄岛石化区。每小时巡检一次,“跑冒滴漏”成最大的安检对象,一年187份整改指令书,给“危化区”包上好几层安全保护层,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一根铁丝需要研究半天。如果50米的高空起火,四个高压消防枪集体喷射,就算是打雷天,爬铁梯也没啥事。
初体验 每根铁丝都要仔细检查 黄岛石化区位于黄岛北部,面积约占19.18平方公里。12月2日,记者沿着黄岛淮河东路来到了青岛思远化工的工业厂区,一路上的安静和堆成山状的集装箱让记者紧张起来,会不会需要全副武装,要不要全身消毒?随后,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这个以生产甲乙酮为主的工厂,开始了自己“危化区”安全巡检员的体验。
“黄岛石化区内共有危化品从业单位19家,其中生产企业 2家、存储企业 8家、经营企业 1家、液氨使用企业 4家、在建企业 4家;拥有油库5座(5万立方油罐73个、10万立方油罐44个),总存储能力达959万立方米;危化品码头7座,年吞吐能力6000万吨。”黄岛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除了石化区以外,黄岛区总共有上百家危化企业,占到青岛总数的八成左右,同样也是山东规模最大的危化区,受到重点监控的是81家。”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现在所在的工厂就是受到监控的对象。”
记者在工厂安全监督负责人指导下,戴上了安全帽和防护用具,开始沿着整个工厂巡检安全隐患。“我们工厂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展巡检工作,按照不同的种类,划分区域进行巡检,有的是一小时巡检一次,有的是两个小时巡检一次。”
按照路线,我们首先来到工业操作区,记者在黄岛安监局安全巡检人员的协助下,开始对安监局要求的21大类安全隐患开始排查。“首先可以仔细检查每个开关阀门的铁丝固定状态,如果铁丝固定住了阀门,就说明是在开放状态,如果铁丝存在问题,就说明操作存在问题了。”安全巡检员介绍说。
当记者看到一处损坏的铁丝阀门时,安全巡检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原来进行操作后留下的铁丝,如果操作后实现了二次铁丝封闭,就没有问题了。”
打雷照样也可爬铁梯 随后,记者从第一层开始向工业区的高层巡检,“这个工业区也说不好有几层,但是高度大概有50米左右。”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铁梯爬上第二层才发现,整个工业区错综复杂,按照一个个巨型“铁桶子”来设计楼梯,“每个管道都按照工序设计,每天也不用人现场操作,只要不出现紧急情况,这边的阀门一般是不会启动的。”工厂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在高处看到,整个工业区用铁质楼梯、铁质地板打造,铁质地板呈现出一个个的网格,“穿高跟鞋的女士肯定是不能上来的,要不然一步也走不动。”工厂工作人员介绍说。虽然记者穿的是平底鞋,但是从上往下一看,就能通过铁质地板网格“悬空”看到地面,两腿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发抖,并尽量抓紧了两侧的手扶物。
记者提出了担心,全部由铁质材料打造成的工业运行区,万一遇到雷雨天,那人一上来巡检,不就危险了吗?“这完全不用担心,整个工业区的高处都设有避雷系统,万一打雷,也会直接击中工厂的最高处,从最高处直接传到地面,对人体一点也不会造成伤害。”工厂工作人员介绍说。
操作基本靠电脑 当记者看到一名现场作业的工人时,就上前采访,她告诉记者:“我不是工厂的员工,而是过来给工厂管道保暖的。”记者看到,现场给管道“穿棉衣”的工人戴着防毒面具,“给工厂管道保温的材料有一定毒性,上面的粉尘如果撒到空中的话,可能对身体不好,所以需要戴上防毒面具。”
“整个工厂的管道都是由这些工人完成的,他们在工业区待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考虑到保温材料的问题,所以他们需要戴上防毒面具。”工厂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再次提疑问,整个工业区除了几名给管道“穿棉衣”的工人之外,其他人在哪里?“我们工厂大概有100余名工人,分为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整个工业区并不需要人员24小时操作,操作基本都是在电脑前面,从开始到产品出来的存储,基本都是电脑完成。”工厂工作人员介绍说。
危险品企业高度集中 记者了解到,黄岛石化区监控中心自建安装了摄像系统7套,共接入石化区12家企业视频信号236路,11家企业消防报警信号5006路,8家企业危险气体报警信号268路 。“在黑山公园和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楼顶架设了移动指挥系统基站;在石化区企业及周边社区19个点位安装应急广播号角48个,应急广播范围覆盖了12社区5企业;安装了差分光谱测试单元,实现对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臭氧浓度的自动监测分析。”黄岛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安全隐患排查上面,2009年至今,监理机构和专家共排查企业安全隐患1089处,已完成整改1063处,企业共投入整改资金197余万元。2010年至今,共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187份,全部完成复查,共对4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黄岛石化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危险品企业高度集中,大炼油项目投产后,黄岛石化区的能源总储量相当于1989年黄岛油库大火时的30多倍。”黄岛安监局一位主管人员用下面的一句话描述了黄岛区面临的安全防护现状:“石化区的安全性跟飞机一样,是最安全的,但是万一发生事故,也是最惨重的。”
可紧急疏散五万人 “我们现在的事故率是零,但是我们也做好了应急救援的充分准备。”黄岛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万一发生事故,对周围的人群安全产生的威胁,我们现在有能力对周边5万余人进行紧急疏散,并进行安置,五所高校、1000辆救援车将同时参与救援。”
“由于石油化工品的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化工企业的生产大都与易燃、易爆品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相关,尤其是化工企业聚集的化工园区,装置密集,专业性强,如发生事故后果严重,企业将立即展开自救,然后是就急就近出动特勤中队。”工作人员介绍说,“特勤中队有七辆特种救援消防车,可以对高达五十米的高空进行有效救援。”
“如果发生了人员受伤的情况,多家医院将可以同时对400人进行急救,应急存储的食物足够对紧急疏散人员的供应。”工作人员介绍说。
危化品物流设专门通道 “现在码头上的进出口危化品集装箱的数量占到了总数的千分之五。”黄岛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现在为危化品的物流设立了专门的通道,责任也实现了分工。”
“危化品的运输也实现了安全处理,一半都是以圆形体进行运输,这样对危化品本身的影响就减少很多。”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责任的分工上,该工作人员列举了一个例子,“现在危化品也正在利用邮寄网络实现运输,如果出现在邮政网络,那么邮政就是责任主体,负责危化品的安全性的检验。”
聘专家给企业“把脉” 记者了解到,岛城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全国仅两处的国家危险化学品紧急救援基地,“目前,这个紧急救援基地已经得到了审批,下一步将启动建设。”黄岛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除此之外,黄岛区还聘请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顶级监测。“由企业出资,每年拿出30余万元专款与专家或有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签订安全监理服务协议,由专家或安全工程师根据《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隐患安全检查要点》,实行“保姆式”托管,每月对生产企业、每两个月对储存企业、每季度对加油站和使用单位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检查结果报区安监局和相关街道备案。”黄岛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政府工作人员对危化企业监测存在难度,所以我们计划利用驻区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多,发挥专家或中介机构的技术优势,聘请十几名专家,指导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黄岛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文/图 记者 郭振亮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