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基层农技人员奇缺 4000农户才1个技术员

2012-02-20 05:4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平度市明村镇,樱桃西红柿的种植已小有规模。(小图:吴京德大棚里的自动气象站。)



    20年前,西瓜被引进了平度市明村镇,然后是樱桃西红柿,这两个农业品种,改变了这个以种庄稼为主的农业大镇,如今明村西瓜和樱桃西红柿名声在外,造“富”一方。但农业的腾飞掩盖不了窘迫的现实:在更多的乡镇和村庄,农技人员大量缺失 ,一个基层农技人员至少要承担4000多户农民、3.2万亩农田的技术服务工作。因为缺少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的,多数不是专门的技术员,而是卖给种植户种子和农药的销售商。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科技兴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要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眼下的农业科技之忧,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个成熟的样本

    蔬菜大棚里的神秘机器

    说起明村西瓜和樱桃西红柿,恐怕没有多少市民会说不知道,这两个响当当的农业品牌如今是平度市明村镇的拳头产品 ,基本上家家搞种植,个个是行家。不过,在20年前,对这两样东西明村人可都是外行。是什么创造了明村的西瓜传奇?

    2月17日,刚刚吃过中午饭,平度明村镇大黄埠村的吴京德就和妻子在大棚里忙活着整枝打杈。这是一个冬暖式大棚,去年9月种下的樱桃西红柿还处于生长期,放眼望去,枝头缀满了沉甸甸的果子。吴京德和妻子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也是技术带头人,这个大棚是村里重点扶植的示范棚。

    大棚中间的一垅地上,矗立着一台白色的机器。这是一台价值15万元的自动气象站,是平度市气象站的实验项目,能通过数据传输器将大棚内的气象数据传输给市气象局电脑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后,可预报蔬菜收成、农作物产量和蔬菜病虫害,给其他菜农提供种植信息。在大棚的主人吴京德看来,这台2011年底安装的一米多高的白色机器非常神秘。“气象站隔几天就会来人,记录一下数据。”除了知道它靠太阳能发电,里头装了芯片之外,其中的门道他还说不太清楚。但多年来的经验告诉他,多用高科技没坏处。

    穿插在这一抹绿色中的,是大棚顶部悬挂着的60多块金黄色塑料板。“这可不是装饰,是用来杀虫的。”吴京德说,有了塑料板,每亩地可少用2~3次农药,节约农药及人工成本100元左右。

    在吴京德占地1.5亩的蔬菜大棚里,高科技手段还不止这些。大棚安装的音响设备,是植物声频控制技术,也能代替使用农药,既增产又有机。在上千棵樱桃西红柿里,还“埋伏”着500多棵名叫美国黑樱桃番茄的新品种。与普通的樱桃西红柿相比,这个品种具有抗癌、养生的功效,是目前国际市场高端保健养生果蔬品种。2009年引进以来,村民们每年都会种上一批美国黑樱桃番茄,以检测这个外来物种在自家庄户地里的长势和品质。

    靠科技打造“西瓜传奇”

    近20年来,包括吴京德在内的大黄埠村民,深切感受到了农业科技带来的巨大改变。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黄埠村的土地里,无外乎玉米、小麦、棉花三种老面孔。“富裕”二字,对于当时靠天吃饭的村民来说,还是一个奢望。从 1993年开始,村里响应镇政府的号召,引导村民通过种大棚西瓜致富。

    “那时候光知道怎么吃西瓜,谁知道怎么种西瓜啊?”大黄埠村的文书吴仁杰回忆说,由于拿不出四五千块钱投资,加上不敢冒险,当时第一批种大棚的只有4个人。而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也不懂蔬菜大棚种植的技术。带着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来到明村镇的潍坊人李福成,当时被镇政府聘为分管科技的副镇长,他一趟趟地往村里跑,成了这项技术的传播者。

    1995年,吴仁杰贷款6000元建起了第一个大棚,这一年,种大棚的村民已经增加到了20个。第一批赚了钱,后来者逐渐增多。

    一开始,村民们不懂嫁接的技术,一个大棚只能种一茬西瓜。手头掌握的技术不够用了,村里就出钱,包上两辆大巴车,拉着七八十号人去寿光、昌乐参观学习。后来,村民们从昌乐学会了用葫芦嫁接西瓜,这种西瓜生长速度块,能解决西瓜不能重茬种植的问题。但是用葫芦嫁接的西瓜,容易空瓤,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没过几年就越来越难卖。到了2003年,村里的西瓜就彻底卖不动了。于是,村民逐步摸索着,改用南瓜嫁接西瓜。“这种西瓜口感好,糖度也上去了,但是皮厚,后来又进行了纠正。”吴仁杰说,如今的西瓜种植技术日臻成熟,不仅能种出直径只有2厘米左右的拇指西瓜,而且也有“重压群雄”的重量级西瓜。

    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村民知道了技术的重要性。村里开其他的会很难凑齐人,一到有技术讲座,村委会会议室的“上座率”总是最高的。再到后来种植樱桃西红柿,技术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村里一批种植时间长,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成了是技术骨干,村里的种植户遇到什么问题,一般都向这些种植大户请教。这些种植大户们也肩负着传播新品种的任务。如今,大黄埠村将近1000口人,85%的农户都在种大棚,一家平均有两三个大棚,人均收入1.2万元以上。

    普遍存在的尴尬

    懂技术的调走了卖农药的来指导

    最近几年,无论是种粮还是种菜,青岛隐忧显现:《200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显示,青岛市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约为 1116. 9万亩,烟台是845.94万亩,威海是388.14万亩。但青岛市播种面积的单位产值却只有0.159万元/亩,而烟台的单位产值为0.275万元/亩,威海为0.166万元/亩。烟台、威海单位产值高于青岛,这与农技推广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懂农学的去管计划生育了

    1993年中专毕业即到即墨七级镇林业站工作的吴双文,在2001年离开了自己的老本行,成为镇上的招商中心主任。和他一样,原本属于七级镇农业部门的40多个工作人员,因为乡镇机构改革基本被分流,大多流向社会稳定调解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财政所等部门。“让一个懂农学的去管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扔下了自己的老本行,专业不专,怪可惜。”吴双文直言。

    两年前,吴双文又被调回农业口,担任农业服务中心的主任,但他发现,自己真正能够用在农业技术服务上的时间并不多。和青岛的很多村镇一样,七级镇的34个村被划分成了5个管区。吴双文作为其中一个管区的干部,需要负责督促一些大项目的实施以及政策落实工作。

    2月中旬,记者联系多个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拒绝采访,大多数人给出的理由是:原来的机构已经长期不存在,一谈就是无奈和心酸。

    4000户农民摊一个技术员

    出现这样的状况,与前些年的改革有关。据了解,1998年的乡镇农技推广系统体制改革,以及2001年的乡镇机构改革 ,使农技推广机构大受冲击,这些机构基本全部解体,大部分人员被分流或下岗。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统计显示,至2004年底,青岛市乡镇一级已没有专门的农技推广机构,仅有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有农技人员146人,而具备专业知识的只有128人,农技人员比改革前减少1057人,流失的专业技术人员达88%。

    最近几年的情况也未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国家规定,1万亩播种面积、1000个农户、4个行政村需配备1名农技推广人员,按这个标准,青岛全市应当配备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1398人。但截至2008年底,全市县乡两级共有种植业农技推广机构195个,实有1030人。虽然没有最新的统计数字,但业内人士测算,目前每个基层农技人员至少要承担4000多户农民、3.2万亩农田的技术服务工作。

    卖农药的成了“技术指导”

    新成立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工作主要是政府行政类,真正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平均每个乡镇也仅有1~2人。没有了专门机构上门指导,农民种植过程中遇到困难找谁来解决呢?“买谁家的种子谁家会给指导,出现问题给他们打电话。”采访中,多位蔬菜种植户说,化肥、农药也同样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对此,曾担任平度明村镇科技副镇长的李福成有自己的看法:“这些人指导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功利性太强。”李福成发现,像一些农药,一瓶的成本不过两三元,却能卖到50元,为了卖药卖种子,这些销售人员在指导上难免有私心。

    种植户获得技术指导的另一个渠道是合作社内部的帮扶。但问题是,目前的合作社太松散,组织内的指导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大学生书本知识太滞后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欠缺,还表现在后继无人。李福成眼下最头痛的事儿,就是招不到人。李福成说,他所在的农业合作社这两年也招了一批大学生,但坚持下来的几乎没有。而且招进来的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有热情有能力的,十个里挑不出一两个。“也不全怪大学生,他们书本上的知识太滞后了,现在新技术、新品种发展这么快,书本知识哪能跟上趟?”

    由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傅建祥等人完成的一项课题调查也显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缺乏知识支撑。大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几十年不变,教学内容和知识更新远远没有跟上现实要求。受编制所限,大学生毕业后也难以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

    近日,有媒体调查了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专业2011届一个毕业班,发现全班一共27个人,24个人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而毕业之后,只有两人选择到基层农场工作。本版文/图  记者 陈浩杰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