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口港池规划。
2013年,青钢、海晶等
老企业搬迁至
董家口经济区,循环经济进一步升级。而《董家口区域循环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也在去年年底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创建董家口循环经济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热点话题引起了住黄岛区人大代表们的热议 。2月20日下午,正在参加市两会的住黄岛区市人大代表就
西海岸新区多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记者从会上获悉,青岛
自贸区试点正在积极申报中。
让产业链变“循环圈” “传统产业园区所说的产业链是指园区周边有配套产业,靠物流运输加以衔接,而董家口经济区则是在一个厂区布局相关产业 ,通过管道衔接,形成闭合的产业循环圈。”2月20日的讨论会上,市人大代表万建忠向记者介绍了刚刚获批的董家口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运行模式。据悉,青钢、海晶等老企业搬迁后,不但生产工艺升级,生产链也更加高效、循环。
他介绍说,以前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已有的开发区改造提升,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节能减排、调整结构,达标后挂上示范区的牌子,而董家口经济区则是按理念搞规划、招商引资打造新区,这是一大突破。经济区内资源循环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青钢与北京神雾集团合作的钒钛项目。神雾集团用海砂提炼钛合金,随之产生的副产品是废钢水,而这正是青钢的原材料。每一个产业链的末端又连接新的产业,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
据透露,2013年,董家口经济区全年完成投资约120亿元,建成泊位9个,形成货物吞吐量7000万吨,预计今年将突破1亿吨。自开发建设以来,经济区已累计完成开发面积4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60亿元,累计建成泊位20个 ,累计完成货物装卸量1亿吨。
下一步董家口经济区将依托港口和临港产业两大平台,重点推进冷链物流、钢铁和新材料三大板块招商。
55栋安置楼房近日开工 “董家口安置区目前正在快速建设,平房变楼房,农民变市民,土地全部流转起来,教育、就业都有保障。”谈到安置区建设,万建忠介绍说,安置项目共涉及周边 31个村庄,其中第一批4个村的新楼正在建设。
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董家口安置区已完成4栋样板楼和50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其他55栋安置楼地基挖建工程已于春节前全部完成。55栋安置楼房主体工程近日即可全面开工。就业方面,目前仅尧头四个村庄就有800多名被征地村民到港区从事装卸、消防等工作,实现了在家门口的就业。
2014年,董家口经济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批搬迁”的原则,配合黄岛区政府制定港区 26个村庄的整体搬迁安置方案,统筹推进村庄搬迁、土地流转、安置房建设和就业保障等工作。
青岛自贸区试点正积极申报 上海自贸区近日挂牌引起国内外关注,青岛市也在积极申报。会上不少代表认为,青岛在申报自贸区试点方面优势明显。相关代表透露,“自贸区试点现在已经申报到国务院,未来将以保税港区为基础,在‘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内,展开一系列探索。”
代表普遍认为,未来青岛自贸区试点应从金融方面实现突破。“比如进行人民币和外币交换,打造财富中心,开发更多金融产品,既能服务经济 ,又让普通市民受益。”
自从海底隧道开通以来,西海岸与市区的距离明显拉近。出入西海岸的车流量明显增加。但是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每天开车往返的成本挺大,虽然通行费已从原来的30元降至20元,但长期往返仍然花费不少。对此,部分住黄岛区市人大代表建议:城市间通行费建议取消直接收费,改由财政间接支付。“事实上,不收费后产生的额外收益会更多。未来通过西海岸的发展和土地价值的提升,会产生更多税收,政府财力也会增加,可以用增加的这部分财力来间接地偿还投资,支付通行费。”记者 娄花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2014青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