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爆发强劲活力

2017-06-13 06:20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古语云见微知著。从一个贫困户的笑脸中,就能读出一个地区金融改革的一盘好棋。这样的故事,正真实发生在如今的西海岸新区。成立三年来,新区通过金融改革创新,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金融总量快速增长,金融秩序规范有序,金融创新步伐加快。这一方面给了当地金融业不断推陈出新、金融助力扶贫的底气和自信,另一方面也让新区“一招好棋满盘活”,爆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大胆创新,搭建起产业扶贫平台,他们将一信贷新产品项目命名为“红果果成长计划”。



  三方信用共同体

  齐帮“红果果成长”


  几个月前,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南辛庄村的贫困户李月春,从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申领到了入股西海岸草莓合作社的4万元贷款资金。长满茧子的双手小心握着这些钱,李月春笑得合不拢嘴,“银行能贷给咱钱,以前咱连想都不敢想,现在政府还贴息,合作社里都是大学生,跟着干咱放心,两年俺就能把贷款还上,过上富日子了。”李月春说。记者了解到,李月春居住的南辛庄村,是省定贫困村,村民多年来以种植、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产品单一、规模小且分散,产品特色不明显。近年来,种植采摘观光旅游发展良好、市场供不应求,当地政府利用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先天优势,打造了“青岛西海岸草莓公社”,规划面积200亩,计划建设大棚156座。

  这个项目让当地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出路,但穷了一辈子又没技术的农民,能跟上这趟致富的列车吗?针对这一情况,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大胆创新,根据市场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力量,搭建起了一个产业扶贫平台,“我们与当地政府进行了积极对接,就贫困户在资金、技术、平台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准确了解项目安排、投资规模、时间进度、资金需求等信息,达成合作意向。”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副行长柴方强告诉记者,他们将这一信贷新产品项目命名为“红果果成长计划”。

  然而,面对着承贷能力弱、偿贷能力困难的贫困户,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的这一项目是否有些“头脑发热”呢?对于这个疑问,柴方强的眼神中充满自信,“扶贫贵在精准,金融扶贫尤其如此。我们的金融扶贫小组是经过充分详实的实地调查和评估的。”柴方强称,为了让贫困户快捷高速地拿到资金、用好资金、产出效益,他们多次沟通相关部门,并充分整合了政府、合作社、农户等资源,开拓出了由“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组成的信用共同体,以贫困户为承贷主体、专业合作社为信用保障,政府贴息,以产业园统一收购成果来保障贫困户的还款来源和盈余收益的脱贫致富新路子,“2016年已配合大场镇政府为当地贫困村、贫困户提供10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迈出了‘扶大带小’共同富裕的一大步。”柴方强说。

  银行创新金融服务

  背靠金融改革“大树”


  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来说,“红果果成长计划”只是金融精准助力三农、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结合地方特色,该银行积极创新“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先后率先开办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渔船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以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家庭发电厂”光伏扶贫贷等。比如,2016年3月,青岛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六汪支行向胶南沁园山庄家庭农场发放了黄岛区首笔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20万元,这项业务的推出,一下子拓宽了信贷业务的担保渠道,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

  再比如,该银行采取“银行+企业+农户”的业务合作模式,推出了“家庭发电厂”养老扶贫贷款项目。截至2016年末,已发放“家庭发电厂”养老扶贫贷款454万元,惠及83户。据介绍,“家庭发电厂”养老扶贫贷款,一方面解决了农户缺少安装光伏发电设备资金的难题,帮助农户实现了“屋顶生财”梦;另一方面为节约传统能源,推动绿色环保,建设美丽乡村做出了贡献,践行了“普惠金融”和“绿色信贷”的理念。

  接连不断的金融创新,以及这种创新爆发出的扶贫助力的良好效果,不禁让人赞叹。但在柴方强看来,他们只是西海岸新区金融改革的一面镜子,“新区成立三年来,正是新区金融总量快速增长,金融秩序规范有序,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才给了我们十足的底气和自信。”柴方强说,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背后的“大树”,正是新区的金融改革。

  金融生态日益优化

  爆发出强劲活力


  成立三年来,新区在金融领域的改革成效究竟如何?先来看一组数据。在银行业存贷款方面,2016年,新区银行业存贷款高速增长,截至2016年末,全区存款余额1483.78亿元,增长14.79%;贷款余额(含区外政策性贷款)1521.68亿元,增长19.57%,较2015年底提高了11个百分点。证券业平稳发展,证券交易量1388.0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净利润0.58亿元。保险业保障功能日益增强,保费收入33.7亿元,增长19.38%,赔付率26.45%。地方金融组织稳健发展,2016年10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22.33亿元,增长25.24%;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为41户企业提供担保,担保余额5.50亿元,增长4.5%;9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投资余额5.17亿元,增长107.63%。此外,金融机构也纷纷在新区集聚发展。仅2016年就新引进培育金融机构26家,引进设立证券营业部2家、保险机构6家、新兴金融机构4家,培育地方金融组织5家。

  这样向好的态势让人不禁疑问,是什么样的改革创新爆发出如此强劲的活力?这其中就包括率先建立起的金融业税源管控机制取得的新成效。记者了解到,新区研究出台了《加强金融业税源建设工作的意见》,狠抓金融业财政贡献,率先建立金融业税源建设季度分析通报制度和金融机构负责人约谈制度,先后编发了5期季度纳税统计分析,约谈重点金融机构32人次,先后争取存量金融机构就地纳税9家,新引进金融税源项目18个。此外,创新开展金融扶贫,启动“产业+金融”扶贫新模式试点,对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进行财政补贴。

  新区还研究出台《上市挂牌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补助办法》,大幅提高上市挂牌补助标准,首创奖励中介机构。并编制了《企业上市挂牌业务政策指南》,畅通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出具无违规证明150余次,建立了“青西新区上市工作微信群”,服务新区企业上市挂牌。并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编制印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指南》,严格执行“一二三”监管模式,未出现区域性系统风险,有力推动了全区地方金融组织的规范发展。积极推动地方金融组织试点。推动地方金融组织改革创新,其中,民泽小贷荣获“全国优秀小额贷款公司”、“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小微优秀企业”荣誉称号,恒信小贷荣获“山东省金融创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地方金融成为全区金融业重要的新生力量。

  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推出后,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也不容忽视,三年来,新区扎实推进不良贷款化解工作,2016年通过资产打包出让和债务重组等方式,成功处置不良贷款企业11家,化解不良贷款8.14亿元,全年不良贷款余额7.71亿元,比年初下降1.98亿元;不良贷款率0.59%,在全市最低。此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宣传、监测预警、调查处置等各项工作。定期开展打非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活动,排查涉非广告资讯信息200多条,有效净化了区内金融环境。扎实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和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排查了网络借贷机构等7大类230余家重点机构、1800余家重点字样企业,新区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这种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就能显示出来,一季度,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606.63亿元,比年初增加122.85亿元,同比增长11.07%。各项贷款余额(含区外政策性贷款)1678.01亿元,比年初增加156.33亿元,同比增长22.94%。全区实现保费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31.82%。赔付支出2.1亿元,赔付率14%。全区10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23.44亿元,同比增长14.3%;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余额6.74亿元,同比增长24.8%;9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投资余额6亿元,同比增长79.4%。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内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半岛官方网站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西海岸新区 金融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