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丨是“鸭脖”还是“鼠头”:必须给公众一个真相

2023-06-11 16:53 大众日报阅读 (281415) 扫描到手机

□周学泽

新华社6月10日报道,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下一步,联合调查组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调查处理情况。

江西就鸭脖事件成立省厅一级的联合调查组,说明“鸭脖”事件已经不是一件小事了。人们常用“杀鸡需要用牛刀”,比喻办小事情,何必花费大力气。“鸭脖”事件看似是一件小事,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已经发酵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把这件事彻底调查清楚,给当事者和公众一个交待,到了需要用一下“牛刀”的时候了。

就网上传出的“鸭脖”而言,整个形状确实有点像“鼠头”。但常识告诉我们,骨肉类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有些骨质会发生形变和位移,比如,图中像牙齿和嘴的部分,是不是烹饪造成的形变和位移?相信很多观众,和笔者抱有一样的疑问,因此单从观感上骤下结论不可靠。而且把鼠头当作食物烹饪,毕竟是涉及道德底线的行为,超越常理。

现在科技发达,从内在成分上判断是“鸭脖”还是“鼠头”,其实轻而易举。事情发生以后,经过网上不断传播,学校以及食堂方面不得不重视起来,把食物送去市场监管局,而当地市场监管经过反复对比确认,信誓旦旦宣布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在6月3日当天,该校发布通告称: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共同比对“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并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这一步,笔者认为有点多余,毕竟,一件需要技术鉴定的事,有市场监管部门的确认已经足够。

本来,整个事件似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但没想到6月8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又爆出“青虫”事件。当日,学院学生大山(化名)称,他中午在食堂一楼就餐时,发现坐在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在饭里吃出了大青虫,大概2厘米左右,如下图:

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就在于它具有普遍联系的特征。“青虫”的出现并不能证明“鸭脖”就是“鼠头”,但却反映出该学院食堂烹饪过程和餐饮管理存在粗放的一面。而且,“青虫”和“鸭脖”两次事件相隔短暂,在“鸭脖”阴影犹在,学生仍然不敢前往出现“鸭脖”的窗口打菜的时间点,“青虫”的出现是对学院公信力的一次消减——即使“鸭脖”最终真不是“鼠头”,进而导致人们对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测也发生疑问:检测是否存在袒护的情况?

相比于“鸭脖”事件,因为蔬菜生长中难免有青虫,因此,“青虫”上餐桌,公众虽然感觉不可接受,但心理上还是能理解。“鸭脖”被怀疑为“鼠头”,则有性质上的差别,因为鼠头不属于日常食物,因此,公众的聚焦点依然是“鸭脖”是不是鼠头。

从“鸭脖”到“青虫”,引发全国关注,人们所担心的,已经由单纯的食物安全问题,演变到政府公信力的问题。食物安全很重要,事关公众健康;政府公信力也很重要,事关社会健康运转。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和当地有一定“距离”、能够相对超脱的部门进行客观公正地调查,江西省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出发点正在于此。

杀鸡需要用牛刀,希望联合调查组以严格扎实的作风,给公众和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