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剑指信披违规!年内6家青企收警示函,1家被立案调查

2023-11-15 12:4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48385) 扫描到手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半岛全媒体记者 文鸿飞

监管“零容忍”信号愈发清晰。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年内A股共披露1211份处罚。其中有813次处罚涉及信披违规,占比约67%。另据统计,截至目前,A股已有83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文简称“证监会”)立案调查。梳理发现,截至11月10日,青岛年内已有6家企业因信披违规收警示函,另有一家企业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全面注册制下,信息披露为何被格外受重视?信披违法违规为何成为年内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甚至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且看记者的调查采访。

A股今年已披露1211份处罚

近七成因信息披露违规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宣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4月10日,首批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交易,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为监管重点。最为突出的是在7月13日,包括中国重工、首开股份、兴源环境等9家公司于当日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证监会立案。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年内A股共披露1211份处罚。其中,123份处罚涉及罚款,罚款总金额超过78亿元,被处罚的主体包括上市公司、董监高等。而从被处罚的原因来看,业绩预测不准确或不及时、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等信息披露违规仍比较突出,有813次处罚涉及信披违规,占比约67%。另据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247家上市公司存在信披违规问题,总计328起违规记录。其中,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的违规有193起,占比达58.84%,是最常见的问题;虚假或误导性陈述的违规有99起,占比30.18%;业绩预测不准确或不及时的违规有31起,占比9.45%;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的违规有5起,占比1.52%。针对信披违规内容的具体情节,今年上半年,监管机构对25家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处以罚款,其中最高罚款金额达1550万元。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范围内,7月份至今,上市企业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处罚的家数明显增加,同时因信息披露违规而被立案调查甚至被罚款的家数和总额度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6家青企收警示函

ST鹏博士被立案调查

11月10日,记者登录证监会青岛监管局官网发现,截至当日,其年内公示的14个行政监管措施中,有6家企业因信息披露不合规被出具警示函,其中不乏上市企业,且全部集中在7月份至今。

据证监会青岛监管局官网公示的行政监管措施,11月10日,青岛城投能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存在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托管基金财产、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被出具警示函;11月2日,民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因公司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及时被出具警示函。董事长张建军、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良栋,因对上述行为承担主要责任,同时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此前10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曾发布公告,鉴于上述事实,深圳证券交易所对*ST民控、公司董事长张建军、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良栋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

另据证监会青岛监管局,9月18日,青岛德瑞骏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邹敬清、鲍依娜、姜雷、冷敦法因未及时、公正地披露信息,保证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9月11日,青岛拥湾私募基金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刘佳生因未按照约定向部分投资者披露全部经济利益等被出具警示函。7月20日,证监会青岛监管局公示了《关于对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杨效东、韩莉萍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起因是2022年3月31日,华仁药业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显示将医药原料贸易业务的收入确认政策由总额法修正为净额法,分别调减2020年度、2021年一季度、2021年半年度、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3亿元、7.85亿元、18.23亿元、29.65亿元,占更正前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54%、69.56%、72.17%、72.36%;7月7日,青岛信带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井少杰、王小新因未按规定在2022年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对外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及时披露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的信息,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另外,7月18日,ST鹏博士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14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梳理上述行政监管措施会发现,未按时、及时披露、业绩预测不准确不及时以及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等是上述青企收警示函的主要原因。

专家解析:

与注册制的全面启动有关

全面注册制下,信息披露为何被格外受重视?信披违规又为何成为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甚至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

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主任臧小丽接受采访时表示,注册制背景下,对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提升,要求信息披露应该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否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随着注册制的不断推进,信息披露也成为监管重心。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就上述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严监管理念、“零容忍”实践和注册制下信披高标准,是导致今年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数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注册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信披质量的审查是注册制下证券监管工作的“牛鼻子”。对于信息披露违规的行为进行打击,能够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和推动市场的长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