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线全省首个“政务服务地图”,2万余事项一图通查!12个典型案例向全市推广

2023-12-13 12:4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993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12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工作暨第二批基层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改革创新工作,通报第二批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及基层标杆型政务服务场所建设情况。

上线全省首个“政务服务地图”,2万余事项“一图通查”

今年以来,青岛市坚持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紧盯企业群众需求,强化数字赋能,全面建成智慧审批平台,15个领域、44个场景、近20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提供“材料免提交”“表单免填写”“公章在线盖”“智能辅助查”等办事新体验,申请人一次申报通过率提升25%以上。集聚各类服务资源,上线全省首个“政务服务地图”,实现各级便民服务场所、2万余个事项及流程等“一图通查”。

针对部分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行动不便,和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依托基层组织力量,以社区为单位精准摸排办事需求,试点定制化上门服务,努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为满足企业群众差异化办事需求,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场所推广延时、错峰服务等措施,累计服务11万余次。

在聚力项目建设方面,统筹市区两级力量,组建“金牌团队”,为重点项目提供“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线服务、一项一策、一体推进、一帮到底”的全链条服务,有力促进重庆路高架、第二海底隧道、地铁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全面推行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定制化联合验收等改革,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平均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为1352个项目实施联合验收,验收时限平均压减至12个工作日以内,工业项目基本实现“竣工即投产”。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聚力企业发展,强化工作协同,再造审批流程,打通人社、医保、税务等六部门业务,实现企业登记注册“一口申请,六步联办”。在全省率先推出61个证照联办套餐,推行“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企业“住所预备案”等改革,材料、环节平均压减50%以上。推行“一照多址”“跨区迁移”改革,企业跨区经营更加便利。放大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大为工作室平台作用,弘扬“大为精神”,强化“有解思维”,建立疑难业务定制服务机制,接待企业群众1200余人次,定制解决方案110余个,便民利企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化全面提升。联合市海洋发展局在全国率先创新涉海经营主体识别方法,实现登记即认、实时共享,这一做法入选山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在聚力公共资源交易方面,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照通投”改革,交易主体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参与投标,有力解决了CA证书跨区域互认难题。打通市政、交通、水利等16个领域,建成招投标通用系统,实现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年均可为交易主体节省交易费用7000余万元。全面推行电子保函,对政府投资项目差异化减免保证金,年均释放流动资金近70亿元。

作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责部门之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打造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平台“矩阵”,在重点功能区、商协会、产业园区等搭建8处“青岛营商环境会客厅”,开展交流活动150余次,收集吸纳意见建议1400余条。充实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体验官“三支队伍”,实现10个区市、24条重点产业链和各组织类型“三个全覆盖”,配套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和意见建议闭环办理机制,积极引导“三支队伍”当好企业诉求“调研员”、建言献策“参谋员”、营商环境“宣传员”,大力夯实“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基础。建立健全问题发现解决机制,在青岛市民中心开设“市民会客厅”意见受理专区,发挥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触角”作用,强化“青诉即办”“12345”等平台联动、业务协同。今年以来,先后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全国政务服务论坛等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相关做法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典型案例。

12个政务服务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发布

基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阵地,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各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立足本地实际,创新路数打法,推出了一系列利企便民的改革举措。为更好突出典型引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今年8月份推出第一批典型案例基础上,又选取了12个案例,向全市复制推广,分别是:

市南区:打造全流程“暖南”审批服务新模式;

市北区:探索市政类审批服务“先批证后缴费”;

李沧区:优化流程创新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

崂山区:全省首推企业简易注销社保联检改革;

西海岸新区:全域推行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

城阳区:创新推行社会组织成立“一链办理”;

即墨区:打造“即墨小政”政务咨询平台;

胶州市:搭建胶州远程“云上评标”交易平台;

平度市:打造政务服务AI场景智能客服中心;

莱西市:实施市政公用“十二事合一”主题服务改革;

高新区:推行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用地一件事”;

自贸片区:全省率先推出企业经营范围个性化定制服务。

李沧区优化流程创新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入选了此次在全市推广的基层案例。据了解,在日常服务企业群众过程中,李沧区相关部门发现,大厅个别窗口涉及业务复杂,办理时间较长;同时,帮办代办服务在综合受理窗口发挥作用还不够明显。李沧区对综合受理窗口与帮办代办服务流程进行优化,探索推出了“融合式”服务新模式,助力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

这一做法全面梳理整合了综合受理窗口与帮办代办工作的服务流程,将填表、预审等工作前移至帮办环节,在帮办环节完成材料核对和数据录入等工作后,相关数据同步传输至后台审批系统,真正实现集咨询、帮办、评价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还选取股权变更、“个转企”等过程繁杂、耗时长的业务,发布了“融合式”服务清单,建立了“清单发布、应用建设、使用反馈、服务优化”的闭环工作机制。

自“融合式”服务推行以来,共为企业群众办理业务1600余件,解答疑难问题320余个,群众等待时间平均压缩21%以上。

从典型案例来看,各地行政审批服务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资源为百姓办事方便想办法。平度市推出政务服务AI场景智能客服中心就是科技助力下的大胆创新。

“智能客服中心”设立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以往企业群众咨询渠道单一以及现场咨询时间成本、交通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建设“智能客服中心”,企业群众不用来回跑大厅窗口,就可以远程进行 “面对面”视频连线咨询,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这一创新举措依托“平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和“爱山东”APP“平易办”应用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AI智能客服、人工客服两种咨询模式。同时也实现了咨询客服“全天候”在线,既保证了咨询回复时间,也进一步拓宽了咨询渠道。

“智能客服中心”还围绕企业群众业务咨询需求,打破以往单一的身份认证壁垒,企业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号、身份证等多种方式认证使用。系统还可以利用语音语义识别技术自动生成问题,并与数据库中的问题进行精准检索匹配,实现即时在线解答,企业群众在应用上更加舒适、高效。据了解,这一举措自今年4月份上线以来,已解答29000余条业务咨询,相当于给每位市民配了一位AI“客服”,企业群众咨询满意度明显提高。

评选70个标杆型基层便民服务中心

发布会还介绍了本市基层标杆型政务服务场所建设情况。加强基层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将政务服务延伸至企业和群众身边,持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市共有137个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镇(街)全覆盖。今年以来,各区(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盘活基层政务服务资源,丰富基层政务服务供给,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快办”“易办”“好办”转变。

近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有关方面,评选出市南区湛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市北区河西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李沧区浮山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城阳区夏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即墨区环秀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胶州市洋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平度市田庄镇便民服务中心、莱西市院上镇便民服务中心等70个标杆型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占全市137个便民服务中心的51%。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基层政务服务场所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发挥好标杆型政务服务场所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