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独家|快递小哥的诗与远方! “玉兰诗会”贠海创作的诗歌打动读者,记者跟随他体验边送外卖边创作的生活

2024-04-12 15:24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2087)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黄靖斐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朱佳鑫

4月10日,在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玉兰诗会”上,外卖小哥贠海创作的诗歌《留下一盏灯火》,打动了现场及观看直播的万千读者,诗歌体现了平凡生活中的人们努力追寻的“诗与远方”。11日,记者来到贠海家中采访,并跟随他体验边送外卖边创作诗歌的生活,他说送外卖的工作让自己收获了写作灵感。

喜欢每天在路上奔波

“我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从小就生活在台东。现在是一名外卖小哥,业余喜欢阅读和写诗。”11日9点半,贠海从家里出发,戴好脖套、头盔,全副武装,水杯灌得满满的,放在线织的杯套里,“这个杯套是我妈亲手织的,用了十来年了。”

“我在这儿生活了33年,台东每条路都太熟了,我每天就在附近送外卖。”贠海下楼骑上电动车,和周围的邻居一一打招呼。他接的第一单是从滨县路某超市取桶矿泉水送到寿光路的客户家里。他熟练快速地取水放进外卖箱,利落地骑上电动车,“现在还不到吃饭的时间,没到外卖高峰。”

贠海透露,父母对他的工作从来没有干涉过。因为大学专业是国际物流与货运,贠海毕业后在一个货代公司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朝八晚五,两点一线,工作时间也算是比较规律,但日复一日的重复让他感到厌倦,“感觉缺少对生活的掌控感”,当时正好是外卖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离开货代公司以后,贠海就开始学着骑自行车,进而学着骑电动车,为送外卖做一些准备。许多人把在外奔波当成一件苦差事,追求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对于贠海来说恰恰相反,他追求的是一种相对的自由,“我喜欢每天在路上能看到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只要动起来,一草一木都会成为我的灵感源泉,世界就像一首诗”。

《雨巷》让他有了表达欲

之所以走上创作这条路,和贠海最热爱的阅读分不开。虽然大学时贠海就经常去学校的图书馆阅读,但工作以后并没有把读书和写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直待在舒适区”。后来整理父亲收藏的图书时,引发了贠海阅读的兴趣,进而一发不可收。“家里处处都是书,卧室和客厅放不下,阳台上还摆了几百本。”从唐诗宋词、戴望舒,到泰戈尔……贠海沉迷于古今中外诸多名家经典诗作中。

他开始频繁出入图书馆和文化市场,在文化市场淘了不少旧书,也认识了不少朋友。“我对台东有感情,这儿太方便了,往旁边走走就可以去昌乐路文化市场,上个坡就是顺兴路上的市北区图书馆。这个书箱就是参加青岛市图书馆的活动领的。”最早开始写诗,就是因为在图书馆借到了戴望舒的诗集,感性、凄美的文字风格吸引了他。“看到《雨巷》时,发现自己有比较强烈的表达欲,可以通过写诗来抒发情怀。”自然而然地从最开始模仿戴望舒、泰戈尔,到真正开始自己的创作,贠海从文字中不但汲取营养,也获得了疗愈。

不断阅读积累,贠海更充分地认识世界,也变得成熟,“我今天所有的思想和表达都是阅读带给我的。”贠海说,有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他一生都会处在婴儿阶段,“我们短短几十年的生命经验远远不足以应付这个纷繁的世界,阅读将我们与智者联结到一起,我们会受益无穷。”

送单时经常触发灵感

“现在正是外卖的淡季,冬天和夏天的单子最多,最热和最冷的时候,是我们工作最多也最困难的时候。”贠海说,有一年冬天暴雪,他在路上推着电动车艰难前进,但他没有因此休息,“那一天干了四十多单,回到家都晚上十点多了,腿都累得抬不起来了。”夏天最热的时候,顶着大太阳出门,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还是要坚持送,越是这样的时候,大家越是需要我们。”

“现在的我比起前几年,应该说是坚强了太多。”外卖工作让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天在外面跑,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很多不同的情景和声音,反而能触发我的一些灵感。”在送完一单的间隙,贠海突然想起来一些词句,他掏出小本子开始记录。“这是我的记录本,有时候想到几句话就乱记一下。阅读的时候看到比较特别的词语,比较符合我写作的风格,我也会记下来。”贠海说,现在自己的写作和生活时时连在一起,是特别接地气的。13:10,在刚刚送完一单的路上,贠海买了几个包子,停下休息几分钟。他透露,因为有记者跟着,他才“这么早就吃饭”,平常他都要到14:00以后才回家吃饭,“我妈会给我做好,吃完饭稍微休息下,再接下午的单子。”

历练让他更理解生活

采访过程中,贠海给记者的印象是情绪稳定,非常阳光、乐观。“我以前其实脾气比较急,比较敏感,有点风吹草动就愁绪满怀。”贠海透露,他那个阶段写的诗也是满满的忧伤,比如在作品《荒园中的玫瑰》中写道:“我的挚爱,我心中不灭的星/你留下这满园芬芳,装点我孤寂的余生/你为这悲哀的世界,多添了一分悲哀。”贠海现在看这些词句,感觉太过于“软弱”。

做外卖工作的六七年中,贠海也得到了历练,“我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理解了,也跟自己和解了。”去年,贠海创作的散文获得了“青岛印记”征文大赛的奖项。在看到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玉兰诗会”征文时,贠海结合日常送外卖的工作经历,和春天玉兰花开这一主题,创作了诗歌《留下一盏灯火》,“投稿之后就被通知录用了,自己也大受鼓舞”。

贠海说,现在很多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居所,化解一些负能量。如果有一件事或一个方向,是令你热爱的,为何不去追求呢?“我们该为自己的理想之花留下一点点生长的空间,让它生根发芽,未来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最渺小的可能已足以容纳我们的心。生活本是一场苦斗,你我不必把自己关入囚笼。”

《留下一盏灯火》

作者:贠海

点亮一盏灯火,

当暮色深沉时。

夕阳的余烬里,

我以车轮轻吻海边的城。

街角连接着下一个终点,

遥迢的路将我与远方牵连,

向地图上跳动的目标进发,

在城市的血脉之中奔流,

沿途散播诗意的种子,

收获繁花似锦的绚丽。

留下一盏灯火,

在夜阑人静处。

困倦的城市闭上了眼睛,

楼院深处酝酿着海底的梦。

攀缘在琴键般的阶梯上,

双脚与灵魂碰撞出晶莹的脆响。

任一扇扇门扉从身畔流逝,

愿将爱与希望输布四方。

遥望远方一盏幽幽灯火,

如玉兰在春日绽放。

点亮一盏灯火吧,

不为黑夜,

为夜归人未尽的梦想。

留下一盏灯火吧,

在心中,

化为一轮不落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