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溜坡”隐患 青岛地铁6号线灵山湾班组给大卡车“穿小鞋”

2024-06-12 10:04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5858)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6月12日讯(记者 梁湘)“这出渣车停这儿靠谱不?总感觉它要往下冲,这车轱辘要是变成方形就好了!”地铁暗挖车站施工过程中,由于斜井坡度较大,坡道湿滑,渣土车等重载车辆停放存在滑移风险。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灵山湾路站支护班组张师傅的这句话在班组长李虎的心里种下了“草”。他从一次穿鞋套的经历中得到启发,通过班组集体努力,大卡车穿上了“小鞋”,“溜坡”隐患得到根治。

为防止重载车辆在停留过程中发生溜坡现象,一般采用市面上常用的橡胶止档器作为防溜车装置。但实际使用过程中问题颇多,比如尺寸难适配、易损坏、止档效果不佳等。李虎一次遛弯去售楼处,在看样板间的过程中需要更换鞋套,正是鞋套给他了启发。回到项目部,他围着渣土车一通转悠,拿尺子反复测量。班组交班会上,他提出了给渣土车“穿小鞋”的想法。这个“小鞋”是一种钢制止挡器,根据渣土车车轮直径尺寸、贴地尺寸等参数,采用钢管焊接而成,同时在车轮行驶方向侧增加两个三角支撑,在发生溜坡时三角端会深深嵌入地面中,防止车辆持续滑移。

项目部采纳了李虎的建议,着手将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这种想法我们无条件支持,这充分体现出我们的班组自治已形成,实现了大家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项目经理王永亮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小鞋”使用效果良好,并且操作起来极为简单。李虎作为这个“五小发明”的提出者,在班组的二次分配中也获得了相应的赋分,项目部对他进行了创新奖励。

在青岛地铁的建设运营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五小发明”,体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智慧。青岛地铁将坚持创新引领,深挖班组亮点,充分调动广大一线建设者的积极性,为建设世界一流地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