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易《刀头上的绝响》出版 解构古代职业将领的人生和命运

2020-06-06 11:3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00591)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孟秀丽

半岛都市报记者薛易的处女作——历史文学《刀头上的绝响》,日前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该书通过聚焦田穰苴、吴起、乐毅、王翦、樊哙、韩信六位历史名将,立体、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性情、经历、命运,再现其职业将领风采,及波澜起伏的人生画卷。近日,在接受半岛记者专访时,薛易表示,希望在历史课本之外,《刀头上的绝响》能提供另一种解读历史的可能。

时评人的英雄情结:更喜欢“有元气”的名将

《刀头上的绝响》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从晋楚争雄到汉室建立,一览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历史风云,再现了司马穰苴、吴起、乐毅、王翦、樊哙、韩信六位乱世名将的传奇人生。司马穰苴、吴起、乐毅、韩信位列“武庙十哲”,王翦为秦开疆扩土,樊哙勇闯鸿门宴。他们生逢乱世,功高震主的危险、沙场外的阴谋远比刀剑更加致命。薛易在书中不仅呈现名将的成长历程,更刻画了他们功成名就后的困境与无奈,立体展现乱世名将的传奇人生。

采访中,薛易表示,选取名将来解读历史是源于自己的英雄情结。小时候听评书的“漫长”经历,让他知道了很多历史人物,“他们伴我成长,度过贫瘠的童年,”薛易表示,很多人耳熟能详却又难辨虚实真假,“他们尘封于正史中,故事广为传播却又面目模糊,大部头的古文让今人敬而远之;他们活灵活现于野史演义里,却有太多以讹传讹,让人真伪莫辨;他们在民间口头传扬,但被添加了太多的道德评判,或棒杀或捧杀。”正是基于童年评书的熏陶和滋养,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偏爱和执着,使得薛易长大后不甘于似是而非的历史印象,“感觉自己仅仅是在别人的唾沫里蘸了一回,留下些符号化的褒贬而已”,于是执意去遍读史书典籍抽丝剥茧还原历史人物,并将其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和重构,为读者呈现旷世名将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一生。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名将,之所以选择了这六位,源于薛易自己的偏好和对历史的认知。“仔细读史书你就会发现,春秋末期至楚汉之前,这些将领都是非常有性格的,人物个人色彩很浓,有着满满元气的。我喜欢这种有性格、有元气的人。”薛易表示,书中按时间线,用6个人串起了春秋末年到楚汉这200多年的历史。薛易认为,西汉之后,名将是国家的,个人特征不突出,只存在是否忠心的问题。只有乱世中的名将,他们性格比较突出,是可以有自己的选择的,例如韩信可以自立为王,可帮项羽打刘邦,可帮刘邦打项羽,他的选择关乎历史走向。由此,关注其个人的价值、能力、选择,来展示名将们个人性格和命运之间的关系,就非常有看头了。

薛易是半岛都市报社资深记者、新闻评论员,早已习惯以事实为依据,有理有据分说问题。他介绍说,行文过程中,他严格按照史实进行解读,以正史为依托,只在历史的空白处加以虚构。不仅有史料依据,更以小说笔触勾画人物,填充人物与故事细节,以虚实结合的笔法,再现名将鲜活性情,尤其注重对名将性格和命运之间关系的观照。

薛易笔下的名将,除了乐毅,都是出生在民间的草根,需要自己挣命运。在尘封的历史中脱颖而出,他们靠的是机遇和自身才华,当然,包括高人指点和自身学习。薛易认为,当时的时代需要这样的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学习古代名将的人生智慧,换个角度看那段云谲波诡的历史

《刀头上的绝响》通过对六位名将故事的讲演,再现了春秋末期至战国那段云谲波诡的历史。司马穰苴为齐国击退燕军,韩信为汉建功立业,这些名将不仅拥有过人的军事才华,更深度参与、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在领略一代名将风采的同时,也能一览这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的众多历史故事。

但“历史的刀头,血迹至今未干”。且看这些名将,自身是有缺点、弱点的,“吴起杀妻”让人感觉很玄乎,不现实,薛易表示自己其实是在为其“正名”了;还有“文王食子”,讲“乐毅”时也有“乐羊食子”的故事,时值春秋末期价值观大崩溃的时期,彼时儒家、墨家都没有那么强,战国开始以消灭别国有生力量为目的的战争更是导致彻底的礼崩乐坏。这样一个时代,名将的意义更在于做国君手中的一柄屠龙刀,实现诸国以取胜为目的的军事竞技。

但这样的时代,他们打得赢战争,却往往未必能赢得了人生。常常,名将不得不以“自污”来消弭国君的忌惮进而保全自己。例如西汉丞相萧何在镇守关中时贪财,以及纵容家人抢占民宅和他人土地,主动为国君送上把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也是自污的典型。《刀头上的绝响》写到,秦王嬴政令王翦伐楚,其要求带60万人前往,可谓“倾国之兵”,为打消国君忌讳,王翦一反常态反复向国君要田产财务,以示其贪心、不会谋反。薛易说很喜欢王翦“一盆脏水慰平生”的聪明,认为他很有生存智慧。如果名将打仗不想加官进爵,“只为忠于国君”无欲无求,也就是名将不需要国君了,国君“赏无可赏”了,如何能放心名将?战国时候反间计特别盛行,当王翦率“倾国之兵”伐楚之时,如果楚国实行反间计,王翦如何能活?秦王的信任是关键。

薛易认为,在古代,打仗是一种职业。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名将是真正的业务精英,他们是职业将领,是战场上的职业经理人,带有非常鲜明的职业色彩。“他们真正活过,成功过也失误过。他们打得赢战争,却往往过不好人生。他们的成败得失、是非功过以及生存智慧,在今人读来别有一番况味。”

“历史其实特别有意思”,薛易总结道,例如秦始皇的勤政、巨鹿之战的谜团、秦国派出40万人攻打岭南却未归的悬案……“其实在历史课本之外,我们对历史可以有另一种解读,基于史实基础上去寻找另一种可能性。从前我们把历史学‘死’了,限制了思维;现在我写这本书,是想让历史活起来,让古代将领活起来。”

薛易自认这本书是写给现代人看的,“我认为名将们的故事对我们平常生活是有帮助的,比如王翦的自污,现在而言仍是一种生存智慧。”薛易表示:“我把这些名将写出来,用七实三虚的笔法,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那些会呼吸的生命。或许,从他们身上,你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薛易认为,换一种眼光来看历史,感受历史人物,“假如某天,我们可以平淡地对孩子讲起,一如讲起身边的那些人和事。”我们距离历史,真的并不遥远。薛易表示,读懂历史,与历史共处,也不妨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