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酒丨青岛啤酒博物馆“穿越”百年

2020-07-13 22:5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0045)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张文艳

登州路56号,青岛啤酒博物馆里,展示着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

青岛啤酒厂为什么会在登州路上建设呢?青岛啤酒博物馆副馆长姜卫女士说,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早在1901年时,德国人就把这个区域规划为工业区。另外,生产的啤酒要销售出去,靠近胶济铁路与港口码头运输比较方便。第三,啤酒厂的左前方有一德国人毛奇兵营,他们建啤酒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应驻青的德军与侨民饮用。

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本侵占青岛。1916年9月16日,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的价格将青岛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并于当年12月正式开工生产。青岛啤酒的商标被改为“扎晃、太阳、福寿、麒麟”等等,产品主要供应胶东半岛的日本驻军。后来,随着日本在中国控制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青岛啤酒产量的不断提高,青岛啤酒被销往东北、华北各地以及上海、汉口、福州、厦门等城市。

日本人对工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39年建立了制麦车间,曾试用山东大麦酿制啤酒,效果良好。大米使用中国产以及西贡产;酒花使用捷克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外汇管制,啤酒花进口发生困难,曾在厂院内设“忽布园”进行试种。日本人擅于精打细算。他们把生产淘汰的酵母废物利用,制成维他益片,啤酒酵母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当时称为维他益片,也就是现在帮助消化的食母生、酵母片。

1945年抗战胜利后,青岛市政府当局接管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定名为”青岛啤酒厂”,用崂山泉水制作青岛啤酒,将标识改成了青岛的标志性建筑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