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丨在王献唐先生塑像揭幕仪式上的发言

2020-11-29 14: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1642) 扫描到手机

【编者按】11月21日,王献唐逝世60周年之际,王献唐塑像在位于浮山脚下的王献唐陵园落成揭幕,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书学在揭幕仪式上发言。以下为发言稿,以飨读者。

□张书学

尊敬的安老师及其家人、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作为献唐先生的后学和研究者,被邀参加今天的献唐先生塑像揭幕仪式。我曾多次来到这里,瞻仰和缅怀我所崇敬的献唐先生,试图能与他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发现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这里的松柏,越来越茂密、挺拔、苍翠,真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今天献唐先生的塑像在这里落成揭幕,又为这里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站在这座新矗立的塑像前,仿佛献唐先生的音容相貌就在眼前,真的可以进行心灵的交流。这坚硬的大理石,仿佛显示出献唐先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那份执着与追求,也记录着献唐先生为保护民族文化命脉而付出的心血与成就。瞻仰塑像,让人心潮澎湃。我简单谈点感想与建议。

首先,为献唐先生塑像,是对献唐先生的一种很好的纪念。

献唐先生离开我们整整六十周年。六十年来,献唐先生的生平与事迹,从默默无闻到学界言必称“献唐”,王献唐研究逐渐成为“显学“,出版界纷纷表示愿意出版先生的遗著,甚至收藏界对献唐先生的书法绘画、金石题跋等争相购藏,价格日渐攀升,这说明真金总会发光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发现献唐先生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学术宝库,值得身心投入,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在献唐先生逝世六十周年之际,矗立起这尊塑像,正是为号召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献唐先生,学习、尊崇献唐先生的一种重要举措。塑像是一种纪念,一种缅怀,更是一个集结号,希望集结更多的学者向献唐先生的学术和人品致敬。

其次,献唐先生的学术成就需要进一步整理和阐发。

献唐先生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家,既是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又是传统意义上的金石学家,音韵训诂等小学家。一生学术,远绍乾嘉清儒,近承清末名宿,益之以现代科学念观念,辅之经实地勘查,集目录、版本、校雠、训诂于一身,熔文字、音韵、器物、古史之学为一炉,在诗词、书画、篆刻等方面也深有造诣,其治学领域之宽广,研究之精深,著述之宏富,成就之巨大,令人叹为观止。献唐先生的学术成就需要多学科的学者集众研究,希望通过这次纪念活动,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王献唐研究中来,整理、阐发和发扬献唐的学术成就。

第三,最重要是要传承和弘扬献唐先生崇高精神。

献唐先生是公认的“学术事功俱隆,文章道德并富”的学术大家,他淡泊名利、潜心学术的处世态度和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崇仰和学习。如他曾自撰联曰:“不成大隐成中隐,不爱今钱爱古钱。”就是这种人生态度与精神的最好说明。但他身上闪耀的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塑像旁镌刻的两行文字,是献唐先生写给其堂弟王崇五信中的一段话:“自愧文弱,无以报国。惟抱残守阙,为山左艺文留一线命脉,无足称也。”这段话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日本侵华后,傅斯年曾提出“书生何以报国”的命题,请知识分子反躬自问。献唐先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他将个人生死荣辱、家人生命安危置之度外,在日军炮火中,载书播迁,横穿大半个中国,在外流离十余年,最终得以凯旋,承载齐鲁文化的古籍和文物“完璧归赵”。这一壮举,体现了献唐先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和一腔家国情怀,才能于抗日烽火中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才能在侵略者刺刀下不忘一名书生的初心和使命。这是另一种抗战——文化抗战,他是一名应该永远赞颂的抗战英雄。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代表,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最后,希望献唐先生的塑像成为青岛的一个文化“新地标”。

贾真耀、赵晓晖创作的献唐先生塑像,既“形似”,更“神似”,充分彰显了献唐先生学识渊博、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信念坚定、坚忍不拔的高贵品格,以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战士勇气,是一尊生动形象反映献唐真实生活的艺术佳作。希望这尊塑像的落成,成为青岛对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瞻仰和学习,这必将有助于提升青岛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更加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也必将成为青岛的一个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