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八旬翁的斗笠人生

2021-05-17 21:4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450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说起斗笠,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但是见到模样,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斗笠!5月17日,青岛即墨区段泊岚镇程戈庄村,已有81岁高龄的宋记知大爷在家中院子里制作斗笠。别看老爷子年龄大,但双手十分灵巧,一根根竹篾条在他手中来回穿梭,没一会就形成了一个帽子形状。再加上帽托和简单加工后,一个斗笠就这样完工了,这些斗笠宋大爷一般都会拿到集市上卖,价格在25元到30元左右,主要用于用作遮阳、防雨。

5月17日下午,宋大爷在家制作斗笠。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81岁的宋记知行动十分敏捷,制作斗笠前把院子一个大石头模具滚到墙边,把竹篾条压在模具上进行编制。宋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就看见大人编制这个东西,那个年代这个东西很实用,出门挡雨、遮阳,尤其是在田地里干活,就是必须的工具之一。如今田地收割都是机械化作业,斗笠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地方把这个当成了装饰品挂在家里,具有一定的年代感。

4月27日,红瓦房内,就是宋大爷制作斗笠的工作间。

4月27日,宋大爷推动几十斤重的石碾子模具。

据了解,斗笠是我国的非遗文化工艺品,包罗万象,早在新石器文化时期,就出现了与斗笠制作相关的竹篾编织技术。上世纪五十年代,下农田干活几乎人人戴着斗笠,那时候的造型、品种繁多,别具一格。中国斗笠,以轻便、精巧、光亮、耐用而著称,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由于独树一帜,这一民间工艺品飘洋过海,受到很多外国商家的追捧!

4月27日,宋大爷用竹篾条加工斗笠。

4月27日,斗笠最后加工,还需要缝针。

4月27日,宋大爷与邻居讲述斗笠的历史。

斗笠的帽托

制作斗笠的竹篾条

4月27日,做好的斗笠,宋大爷自己也会戴上看看。

4月27日,宋大爷家中炕上,摆满了制作好的斗笠。

4月27日,编完斗笠,宋大爷坐在家中看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