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和相遇海上

2005-07-21 16:07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柳已青 ■书海观潮

畅销书

    卓越网以下书正在畅销:《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英文精装原版)、《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经典之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前两本的读者群体都是青少年,哈利·波特迷们连秋天出版的中文本《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都等不及了,逮住英文原版先睹为快。让人慨叹J·K·罗琳的法力,让全球的青少年痴迷地等待她的新作。哈利·波特掀起暑假阅读的热浪。

纪念郑和出版热潮

    600年前,一个出生卑微的太监率领了一支睥睨古今的庞大舰队成就了中国古代历史最后的荣光。继汉代黄沙万里的丝绸之路、唐代气度恢宏的远交近抚、宋代举国上下的笔墨流香和元代辽阔疆域的金戈铁马,明代拓展了波澜壮阔的海上蓝色丝绸之路,不仅向海外全面展示了强大的中国形象,也同时开启了欧洲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土地和财富再分配。

    郑和成为今年重要的文化人物,纪念郑和下西洋 600周年成为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事件。出版社和媒体纷纷把目光聚集到这位伟大的航海家身上,出版专著,纪念郑和远航以及湮灭在历史中的辉煌。

    目前,已陆续出版的有传记《郑和史诗》、《祖国的伟大航海家、外交家郑和》、《郑和传》,资料汇编类的《郑和遗事汇编》、郑和研究专著《郑和时代的中国海权》等。

郑和发现美洲?

    我们不妨看看几本影响力较大的郑和远航之书。

    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撰写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京华出版社)最引人注目,书中颠覆性的观点引起明史学者的关注和争论。书中披露: 1421年,中国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 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先于库克船长 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中国解决计算经度的问题,远远领先欧洲三个世纪。而这一切,都是郑和和他的船队创造的。然而,中国的学者并不认同孟席斯的惊人结论,但对孟席斯花了 14年时间研究郑和致敬。的确,郑和率领的中国舰队对世界的影响,由一个西方人来阐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参照。

    《与郑和相遇海上》(同心出版社)是由房仲甫、李二和两位海洋文化学者编著的历史读物,讲述有关郑和航海鲜为人知的故事。郑和船队航行用测水的方法确定船位,用“牵星定位”和磁针指路来判定船行方向,用观察天象的方法巧借季风加快航程等等。

郑和的时代 今日的思考

    《1405: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花山文艺出版社)是祝勇的文化笔记,既是纪念,又是思考——那就是怎样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待郑和下西洋的举动,以及全球化进程对于中国历史的改写。

    《郑和的时代》(王海洲、潘望/著 古吴轩出版社)围绕着郑和所处的时代,纵横两千年时空,在整个世界范畴内和诸多层面上进行了中西历史的对比,试图以“大历史”的眼光重新发现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以“个人史”的眼光重新发现郑和的意义,力求勾勒出一个全新的郑和七下西洋壮举的全貌。郑和把中国带给世界,却没有把世界带给中国。著作者在书中贯穿着对大航海时代的反思,站在更高更远的立足点,将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传统和进步放在一个新的坐标点上,相互审视,从而使我们对郑和下西洋有更深刻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彩印,收录400张精美图片,值得收藏。

    《夕阳下的舰队——郑和下西洋 600周年评判》(聂作平、李华/著 巴蜀书社)是一本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通俗历史读物,适合青少年阅读。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流畅,叙事简明扼要,而且有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在为郑和感到骄傲之余,平添了一份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关注。

    读历史,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今天的读者与郑和相遇海上,对郑和的回望与思考,这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柳已青 郑和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