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8年青春的潍县路55号

2007-08-09 15:2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都市报编辑部的大本营如今已迁往南京路的新大楼,原先位于湖北路的广告处也一并在新楼办公,想来现在打车上半岛都市报,司机断不会再找不着门了。

    以前打车回单位,如果说“去半岛都市报”,结果多半可能是这样:拉到东海路的半岛都市大酒店,或者湖北路的广告处。也难怪,8年来,报社编辑部一直蜗居在潍县路 55号的老楼上,门头宽不到两米,谁经过都不会多看一眼。但就在这简陋的老楼里,半岛都市报人见证了这座城市 8年的成长史,和报纸一起,蓬勃成长。


地盘:见缝插针

    半岛都市报最初创刊时,就租用潍县路 55号,也就是原来老青岛们比较熟悉的“老震泰”。起初报社租用的地方并没有现在这么大,后来由于报纸扩版、规模扩大逐渐把楼上三层都“包圆儿”了,再加上二楼捎带的三间屋,这就算齐了。

    由于并不是一条楼梯直上直下,三楼到五楼之间还有条“内梯”,再加上各个部门都是后来“间”出来的,不少初次造访报社的来客得问着路才能出得楼去。

    尽管地方已经是一扩再扩,但还是跟不上报社发展的脚步。于是统筹兼顾,能利用的地方都尽量利用起来:按照部门人员多少,房间大小,重新调配,8年时间里,不少部门都经历了楼上楼下这屋那屋地搬家;一些原本废弃的连一个窗户都没有的屋子也重新打扫美化亮化,用作了新部门的办公室。即便如此精打细算,还是不够用的,于是至少有三间屋分别是两个部门合署办公,比如证券和专刊,比如文娱和国际;一些人员较多的部门,桌子摆放基本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比如经济专刊,甚至报社领导们也都共处一室……好在大家都习惯了,合署办公的,美其名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人员太多转身都费劲的,号称“团结温暖”,倒也一直相安无事,其乐融融,反正干媒体这一行也不需要坐班,一天到晚,基本“不在现场,就在去现场的路上”,地方大点小点确实无所谓。

硬件:能省就省

    节约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手头再宽裕,过日子也得讲究个省字,编辑部这几年,也跟居家过日子一样,能省就省。换了几批电脑,优先配置给重要岗位,如总编室等(那是关键部门,夜里做版关系到早晨出报,可耽搁不起)。淘汰下来的,机房的同志们就拆东补西,捣鼓出一批能用的,再继续凑合。“ DIY”的电脑偶有罢工的时候,只能再次辛苦机房的同志,一遍遍重装。好在能在半岛都市报留下的,基本都是些能吃苦耐劳的,苦孩子出身,对硬件条件顶多偶尔抱怨一下,始终没影响工作热情。

    除了电脑方面的“缝缝补补又三年”,其他方面也是能省则省:墨盒都是用完重新填墨的,有段时间甚至规定了每个部门的用纸量,国家提倡的节约型社会率先在编辑部体现:双面用纸。除此之外,时政部的一位同志还曾用过一段时间的三条腿桌子,笔者在征求编辑部同仁离别感言时,这位同志还指着如今已经退居二线的桌子感慨万千。

    说到这里插句话,条件虽简陋,但不影响同志们工作热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得归功于软件:报社先进的分配制度:上不封顶,多劳多得。和一些单位的论资排辈相比,半岛都市报鼓励新人“冒尖”,一些出色的年轻人到报社“上路”后比部门主任拿得都多,“藏富于民”,大家自然对硬件的简陋多了份宽容。

配件:条件艰苦

     说了大环境、小环境,再说点边边角角的事。

    五楼一部门办公室的天花板敞着个大口子,其部门主任回忆说,得有两三年了,起初一大块板子耷拉下来,大家还想就这么坚持坚持,后来有一天就“哗啦”一声掉了下来,差点伤人。这样的事在三楼楼道也发生过一次,但都有惊无险。

    楼梯间的墙没几年就粉刷一次,但抵不住春季返潮,隔三岔五就往下掉墙皮,斑斑驳驳的,报社同仁每天上班下班早已习惯,但客人来访总归还是有些尴尬。美女明星范冰冰作客时倒也说得直接:“不要紧,反正我在这儿呆不长”;“谋”女郎徐筠来报社做客,记者笑称“就快搬家了”,徐筠答得也快:“去年你也这么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体育界人士,到了报社脸色铁青几番犹豫方才上楼,可能是担心被人坑蒙拐骗了吧。不过,前外交部长李肇星造访报社,就让大家心里温暖得很,他平易近人,始终面带微笑,四处转转,称在这样的条件下办出如此水准的报纸实在不简单。

    唯一让同志们都不大满意的,似乎就是厕所了。许是下水结构不大合理,厕所屡有不畅,尤其是三楼“内梯”旁的厕所,自然苦了离厕所较近的部门。

    还以为这样的条件老同志可能习惯了,新同志恐怕还是多有怨言吧?可问了一圈,大家都说挺好。也难怪,能留下的新同志也都是磨炼出来的,最初来时没桌子、没电脑,自己找新闻,写稿就上网吧,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留下来,自然没什么苦不能吃了。

    其实条件确实是越来越好了,比如最早由于三楼楼梯拐角窗户进雨,三楼办公的同志们还集体抗过洪;再比如现在每个部门都配饮水机,并有大桶水及时配送,最早一批来报社的同仁回忆说,当初哪有这个啊,那段时间我们都自带暖水瓶……

    都说子不嫌母丑,儿不嫌家贫,艰苦创业,大家都有思想准备。8年来,同志们也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和谐、斗志高昂地工作着,因为环境虽然艰苦,但大家心里,却是亮堂的。

B74~ B75版撰文本报记者徐燕华 B74

~ B75版摄影本报记者迟红武(署名除外)

查阅资料

夜班的消夜

保安的小屋

漏雨的总编室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