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暴露众多问题 青岛改造31处积水点消水患

2008-07-07 05:0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近日暴雨袭来,强降水让岛城部分路段又变“泽国”,让市民记起去年杭州路上1米多深的水、汇泉影城里的内涝……记者近日了解到,目前31处积水点正在进行着改造或已完成改造。但有许多市民发出质疑:为何一些新设施遇雨便淹?如何才能解决城市水患隐痛?本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调查去年积水处今年不乐观

●汇泉影城

    7月1日起,岛城正式进入汛期,本市也接连迎来了两场中到大雨,部分路段又开始出现积水。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汇泉影城看到,这里的地面很潮湿,不少商家门前堆积了沙袋。“前两次的降水量不是太大,并没有发生险情。”汇泉影城的工作人员小孔告诉记者,影城位于地下,排水系统难做到像地上的建筑一样。去年那场大雨,影城里积水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腰。“现在只能多做些措施,应对汛期到来。”小孔向记者展示了影城里设计的防汛门槛。在大门两侧,用水泥或大理石做出了可安放门板的嵌口,还请人制作了半米宽的门板。小孔说,下雨时,将门板安上,可防止积水入门。为确保万无一失,还备了不少沙袋。

海信立交桥地下通道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海信立交桥下的地下通道,刚到地下通道口就被“熏”了回来,地下通道里不仅有少量积水,还有各种粪便,气味非常难闻,根本无法从下面通行。“过几天下大雨的话,里面肯定又成水池了。”市民张女士说。

    负责地下通道管理的建管局市政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2年建设立交桥时就建了地下通道,由于设计的问题没有安装排水管道,导致一下雨就积水。“如果要根本解决,除非重新铺设地下管道”。

探究 排水系统总受到“歧视”

    一场豪雨让不少地方“水涝”,而这些地方竟多为新建的设施和道路。记者了解到,原因是排水系统在建设中很受“歧视”。“根据现有的工程建设审批制度,一条道路施工前不需要进行排水管理部门审批,没有一个建设单位会主动前来咨询雨水排放系统设计是否合格。封闭施工时,排水管理人员也很难进入现场查究雨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情况。”市排水管理处蔡传钢副处长告诉记者,很多道路的雨水排放问题只能在竣工验收时发现,此时,一条道路或一个建设项目已完工,再要求他挖开解决排水问题,已是不太可能的事。

    蔡副处长向记者举例说了东西快速路广饶路附近的积水问题,这里的管道不合格至今也没有通过验收,排水处多次要求其整改,但效果都不好。再加上这里地势低洼,附近几条路上的水都汇集过来,几乎遇雨就涝。

整改 全市31处积水点接受改造消水患

    蔡传钢副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积水点形成还有六大因素,一是青岛特殊的丘陵地形决定的,从高处快速冲下的大量雨水压力大,容易瞬间汇集到低洼路段;二是随着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一些道路的功能改变,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三是排水设施时常遭遇破坏;四是排水体系“多头管理”,雨水斗和明沟暗渠河道由各区建管部门负责养护,排水主干管和支管由市排水处负责管理养护,在工作衔接上容易出现问题;五是随着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河道、明沟大多改为暗渠,不便于养护清理;六是城市硬化地表越来越多,土地自然渗水能力大幅下降。

    大量积水点的形成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积水重点区域之一的万年泉路,7月3日起开始整改施工。“万年泉路一直没有排水管道,仅靠路两侧30多年前挖的地下沟排水,现在大部分沟已经淤塞,无法疏通。”李沧区建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李沧区政府出资500万元改造万年泉路排水系统,计划在路中央挖开沟槽,在地下3米处安装长800米、直径1500毫米的排雨水管道,采用道路两侧流入、中央集中疏导的方式排水,力争在8月8日前完工。

    为破解水患,市排水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整改积水点。去年雨季结束至今,常州路与太平路路口、南昌路与瑞昌路路口、江西路与上杭路路口、山东路与香港路路口、香港路家乐福门口、文登路与南海支路路口、四流中路二毛厂门前等已有31处积水点,陆续完成或正在进行着改造。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今年岛城异常天气事件可能比往年偏多,8~9月份可能会有1~2个热带气旋影响岛城,届时出现暴风大雨、台风等极端天气的概率较大。 本报记者 任金梅 李珍

专家呼吁:城市建设要有生态理念

    杭州路在去年8月10日的那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雨中,出现了深达一米的积水,公交车在此熄火,很多乘客被困车中,路边商店也灌满了水。今年7月1日的那场大雨,杭州路上积水虽没有上次惊人,但有五个古力盖被大水冲跑。“这里前些年没出现过太大的积水,道路整改时,将路一侧的明沟改成暗渠后,排水断面减少,积水问题就凸现出来。”市排水处第二工区孙主任介绍说,汇集而来的大量雨水,很难从路面上留设的几个雨水斗里排走。

    明沟改暗渠,以及城市土地的大量硬化,也成为造成新城区出现积水点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城市建设角度来看,要有一个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贯穿其中,增加绿化率,保持一定的土质路面,让土壤自然吸收雨水。”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毕学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根据建设部的规定,城市排水管道的设计都有一定要求,而由于地面硬化的大面积增多,很多雨水无法渗入土壤中,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雨水管道无法及时排放,就会产生积水,而且雨水会将地面上的杂质带入管道中,产生淤积。

    如果通过增大雨水管道的口径来达到排水效果,会增加很大的建设经费,是一种浪费。因此,毕学军教授认为保留土质地面,增加绿化率,在解决积水问题上,是一个更重要的措施。

[编辑: 腾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降雨 积水 任金梅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