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大时代”—张瑞敏:大锤砸出世界名牌

2008-07-13 05:4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海尔的企业文化展示厅里,有一把锤子让看过的人过目不忘。每一位刚刚进入海尔的大学生,都会去聆听老员工关于23年前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一名30多岁的新厂长,敢于把相当于全厂职工两年工资的冰箱砸成废铁,如果没有一种改革的勇气,没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在当时的情况下,谈何容易。但这一锤砸出了员工的质量意识,砸出了“有缺陷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砸出了客户心中的一个世界品牌——— 海尔。谈起海尔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每一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感慨颇多……

一锤给质量“定音”

    张瑞敏说,海尔的创业,是从1984年开始的,当时是一个800多人、资不抵债的街道小工厂。他刚到企业的时候,借钱发工资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随着企业慢慢好转,开始生产一些产品,市场也比较好。但是这个企业过去生产过很多产品,比如说洗衣机、电动葫芦,都是因为质量问题最后被迫停产。

    当时冰箱市场很好,有人形容“用纸糊个冰箱都能卖出去”。而且当时还规定了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甚至还有内部处理品。换句话说,当时有政策,所有的产品都有出路。因此,对质量就无所谓了,反正生产出来都能卖出去。

    张瑞敏说,有一次用户在投诉信中说,他们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当时在仓库里有400台冰箱,他们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其中有76台冰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76台冰箱怎么办?那时一名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四五十元钱,而一台冰箱当时要上千元,所以大家说攒一年工资也攒不出一台冰箱来,能不能内部处理给员工?张瑞敏说,如果今天处理了76台,将来可能会出760台,最后的决定是砸掉这76台冰箱。

“中国造”超越师傅

    1985年,张瑞敏抡起大锤一砸,让海尔的质量开始出现大的飞跃。1991年,海尔第一次向“师傅”德国出口冰箱。当时,德国海关和商品检验局都不相信中国产品,8000台海尔冰箱硬是进不了德国。没办法,海尔请检验官把德国市场上所有品牌的冰箱和海尔冰箱都揭去商标,放在一起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海尔冰箱获得的“+”最多,甚至比海尔的老师利勃海尔还多几个“+”。这一下,德国人服气了,纷纷订货。

    不久,又碰上德国检测机构对市场上的冰箱进行质量检测,海尔5个项目共拿了8个“+”,排在第一位。事实证明,“中国造”完全可以和“德国造”甚至“日本造”、“美国造”一比高低。

    目前海尔产品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产品在欧美地区销售。更重要的是,它的售价和国际名牌价格一样,是绝不便宜的。但走出去的路并不平坦,就拿在美国设厂来说,海尔产品在一个连锁店销售额增长非常快,美国其他家电制造商立即就找到连锁店,称要么连锁店把海尔产品退出,要么他们从连锁店退出。竞争的残酷程度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融通东西管理文化

    海尔最早提出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理念,也曾经在国内的企业管理界引起强烈关注。

    张瑞敏介绍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原来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因为市场经济怎么管大家都没有经验,海尔一开始完全学习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当时就是一条:学习日本的团队精神。因为当时大家就像一盘散沙,来不来无所谓,干好干坏也无所谓。所以他们以班组为单位,并起名“自主管理班组”,让大家主动把工作做好。这对当时推动企业管理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来海尔又学习了美国的管理经验,像GE(通用电器)的韦尔奇。因为韦尔奇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要不断变革,不断改造大家的思想,为了打造一个平台,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思路。

    所以海尔的管理经验等于是有点兼收并蓄,有日本的,也有美国的,甚至也学习一些韩国的。但最后一定要结合中国的文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有人说,海尔的管理有点四不像,实际只要有用的,他们都拿过去,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改造,量身定做。

向资本市场“要钱”

    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海尔开始搞现代工业园区。张瑞敏说,海尔建设工业园,向资本市场融资,是借了改革开放的东风。

    张瑞敏说,邓小平同志1992年1月发表“南巡”讲话后,当时他觉得肯定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但是具体后面有什么政策还不知道。所以海尔就想在青岛市找一块地,发展一个工业园,就找到这个地方(308国道和海尔路交会处)。当时这个工业园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园,因为中央要求紧缩,没有人去干,我们认为是一个信号,就开始干。“当时海尔遇到第一个问题是资金缺口非常大,仅能拿出8000万元资金,但这个工业园需要15亿。找银行贷款,银行说你拿什么抵押?没有人敢贷款。正在这时,上海的资本市场启动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南巡’讲话,上海资本市场不可能对中国的企业开放。我们抓住这个机会,使我们原有的企业在上海上市,上市之后就有很多的资金。这时银行都找上门来,因为上市筹集来很多资金,银行又给很多贷款,这个工业园就建起来了。”

四个台阶实现飞跃

    海尔从1984年创业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张瑞敏说,伴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今天海尔通过四个台阶实现了飞跃。

    1984年到1991年是第一个阶段,叫做名牌战略阶段,是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在这之前无法到国外,也无法引进先进的技术。但是1984年可以这样做,海尔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加上海尔最早提出的抓质量管理,到1988年获得了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块质量金牌。

    从1991年到1998年,这7年是海尔的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差不多兼并了18个企业,这18个企业都成功了。原因有两条:第一改革开放之前不可以去购并,特别是跨所有制,跨行业,根本做不到,海尔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兼并了18个企业;第二条是海尔把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到18个企业中去,使18个企业全部扭亏为盈,而且一直到今天发展都很好。

    从1998年到2005年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叫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相当于把产品卖到海外市场;走进去不但是能进入国外主流的销售渠道,而且要成主流销售产品;走上去就是海尔要在海外创出一个名牌。

    从2005年开始,海尔进入第四个阶段,也就是全球化战略阶段。这是根据现在的形势,也是响应中央的战略部署。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已变成一个“地球村”,“我们在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质的改变。以前我们是把产品卖到海外,现在变成要打造一个全球的网络,包括全球的物流网络,全球的资金流网络。这样做可以使这个企业,成为全球化、国际化的大企业。”

本报记者 杨冰

人物档案

张瑞敏


    张瑞敏,男,汉族,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高级经济师,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他确立了“名牌战略”,带领员工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20多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7年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品牌来自用户体验

□张瑞敏

    品牌到底意味着什么?有的企业对品牌的理解就是商标,有的理解就是广告和知名度,还有人认为是产品和服务的有形或无形的体现。我觉得,这些理解都对,但都没有抓住品牌的真谛。

    最近,我们的一位老用户把自己使用了20年的一台海尔冰箱,捐赠给海尔科技馆做纪念。用户的话让我对品牌的含义有了更新的认识———“家有海尔,享受生活”。用户的这一体验不就是我们对品牌的追求吗?不是质量,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外观……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但满足的体验、幸福的记忆却历久弥新。

    最近,美国苹果公司iPhone产品的上市让全球年轻人为之疯狂。iPhone是创新吗?当然是,但并没有任何了不起的创新。PDA+MP3,是国产手机早就应用的功能组合,但苹果就是将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做成了非凡的创举。

    苹果凭什么?不是某一项功能的胜出,也不是硬件的卓越。关键是它实现了手机方寸之间的用户体验,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让操作者感动。

    海尔一贯坚持的“市场设计产品”的思路就是为了满足用户体验的升级。我们为美国市场设计的法式对开门大冰箱被美国当地媒体形容为“非凡的产品”。“非凡”之处不是因为什么高科技,而是用户对“能放得下整只火鸡”的抽屉感到满意。

    技术固然重要,但它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个:美好的体验,永恒的记忆。



[编辑: 阿亮]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张瑞敏 海尔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