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亲眼看到祭海大典,74岁的张崇梅大爷站到了自行车上。赵本溪 摄
“我踩着自行车的脚蹬子,很轻松就站上去了。”74岁的张崇梅大爷身手矫健,由于现场人太多不能靠近看到祭海大典,他居然站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现场人山人海,来看祭海节典礼的群众也是各有高招 ,记者注意到这位老人竟然如此居高远眺,看祭海典礼的舞台现场情况。老人的行为吸引来一大帮摄影爱好者围着他“咔咔”拍个不停。
周围有许多人替老人揪着一颗心,怕他一个站不稳摔下来。但老人一副镇静自若的样子,还不时露出满足的微笑,看了有20多分钟,他才在众人的劝说下从自行车上下来 。老人告诉记者,他叫张崇梅,今年74岁,来自13里地外的张家屯,“我每年都来看祭海,连续来了有七八年了吧。”老人说,他早晨6时40分就起床骑着自行车来了,要玩到中午才回家。
上午8时许,在祭海节会场的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5名老人正围在一起吃东西。74岁的迟大娘告诉记者,他们是相邻的王村镇杨哥庄村人,怕参加祭海节的人多,来晚了进不了会场,凌晨4时许,他们就租车赶到这里。等看完了光景过完瘾,他们才感到饥饿,忙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吃点东西。迟大娘的老伴对记者说,别看天这么冷,没有票还进不了主会场,他仍感到这次没有白来。
在海边的空地上,来自青岛民俗学会文化体育展演团的成员正在表演武术;来自商河县的鼓子秧歌队等一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表演得如火如荼……每个表演场地,都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祭海仪式结束后不久,天空就飘下了雨点,但拥向会场的人仍像潮水一样。
养殖户把海参摆上供桌 虽然记者5时40分就起床,但还是没早过祭海的居民。当记者赶到祭海广场时,广场东侧的海边已经此起彼伏地传来鞭炮声。记者沿着声音来到现场时,看到这里早已挤满了人,很多渔民已在这里摆放馒头等供品。鞭炮燃放区的地上,已铺满厚厚一层红色的鞭炮纸屑,不时有渔民在放鞭炮的铁架上挂上鞭炮,烟雾和纸屑在照相机闪光灯的照射下,随着海风朝舞台方向升腾而去。来自山后村的渔民刘成俊告诉记者,他凌晨4时就起床忙活祭海了,刘成俊每年跟着一条190马力的大船出海捕鱼。
55岁的李德强也是凌晨4时就起床了,记者注意到与别人家的祭品不同的是,他多摆了一样海参,他告诉记者:“养参的摆参,养虾的摆虾嘛!”李德强透露,祭海需要花费大约3000元,“你看我的这六个香饽饽也是找人蒸的,虽然自己提供面,也要付40元的劳务费”。当记者问及养海参一年能收入多少时,李德强则笑而不答。旁边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养的好的话一年能挣个百八十万。”
对渔民来说,过祭海节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和隆重,李德强告诉记者,一般要提前四五天准备香饽饽,提前两天或一天杀猪,而且还要买上两大串8万响的礼炮。祭祀前一天,家里有船的渔民还要把船只整理得井井有条,而后贴上大红对联,主桅杆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杆上贴“二将军威风凛凛”,后桅杆上贴“三将军顺风相送”,船头贴“船头无浪行千里”,船尾贴“船后生风万里行”。
李德强告诉记者,放完鞭炮,一会就要收拾祭品回家了,因为中午会有许多亲朋好友来串门,需要在家里准备好宴席,李德强家中一般要摆三四桌,丰富的海鲜和即墨老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此外,每个客人临走的时候,还要送一块猪肉。如果天好的话,当天晚上或第二天一早,就会有渔民出海捕鱼了,争取祭海节后第一网就能鱼满舱。A4~A5版文/本报记者 王法艳 焦恭森 图/本报记者 刘延珉(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