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开"乡村图书馆" 孙女婿"接力"办下去

2009-04-08 06:1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庄晓田老人在书屋整理剪报。



    半岛都市报4月7日讯(记者 高一靖) 莱西八旬老人庄晓田出资近十万元,腾出自家房屋建起“乡村图书馆”,20多年来共有 200余名农家大学生从这里走出。4月6日,记者前往莱西水集街道任家疃村采访获悉,最近庄晓田老人重病缠身,但他依旧一有空就往书屋跑,并将书屋托付给了孙女婿。

    退休教师建起图书馆

    庄晓田是莱西市水集街道任家疃村的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已88岁。谈起老人自筹经费创建农家书屋的事,当地居民无人不知。

    “这些年村子周边走出去的200多个大学生,基本上都到书屋看过书吧!他们最大的已30多岁,有的都当干部了 !”6日上午,记者在莱西市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庄晓田老人家,据工作人员介绍,书屋是20多年前老人用退休金和孩子们给的养老费筹建的,到现在为止已投入近10万元,搜集各类图书近万册,这些年接待过上千农家子弟前来借阅、学习,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图书馆”。

    “老人最偏爱的一个孩子叫李视堂,以前每个周末都要来看书,现在都在吉林大学读研究生了!”莱西市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李视堂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没寄往家里,而是直接寄给了老人。

    不少学子受益

    记者在庄晓田老人家中看到,老人的书屋位于家中三间平房里最明亮的一间,面积30余平方米,四面墙以及房屋中间都搭有书架,书架上放满了各类书籍、杂志,靠窗的地方还放有一张书桌、一个沙发和几把椅子。

    “不少庄户人家的子女买不起书,就只能到我这里抄抄写写。”庄晓田告诉记者,附近的村镇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来书屋读书,这些孩子有的才上小学、初中,他们周末一早带着馒头鸡蛋就赶来书屋读书、做笔记,为了给这些孩子节省时间、改善伙食,他和老伴还在家里设了个周末“小饭桌”,免费管这些孩子午饭。

    如今在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就读的宫晓宁、宋丽华、张群等人,都曾是老人“好书加好饭”的受益者。

    庄晓田老人并不富裕,他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也就三千多元,除去吃饭看病剩下的并没有多少,不过只要手头一有积蓄,老人就会用来做两件事:添置新书,资助贫困学生。

    庄晓田的家庭书屋并不大,但书的种类很全,有常见的各类文学名著,有供村民学习种植、养殖等技术的农业书籍,还有中小学生常用的语数外辅导书,连辞海、辞源、英汉词典等工具书也一应俱全,偶尔有中学生来书屋找不到想要的书,老人也会用心地记录下来,等手头宽裕了,及时到书店买回来。

    “我年纪大了,有时候怕自己挑的书孩子们不爱读,我会专门请十多个孩子跟我一起去书店,他们挑书,我付钱。”老人说,只要质量过关、作品优秀,一些武侠小说、爱情小说他也答应给孩子们买;看到孩子们及其家长喜欢看杂志又舍不得买,老人每年还花数千元订阅《读者》、《家庭医生》等供村民借阅。

    近几年,莱西市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青岛市新闻出版局等单位也经常向老人捐赠书籍,每次接到捐赠的书籍,老人总会在这些书上盖上“XXX捐赠”字样的印章,提醒孩子们要好好念书、不辜负他人期望。此外 ,老人还将订阅的多份报纸的小说连载剪下来做成剪报。

    委托孙女婿接管书屋

    除了建图书室,老人的另一个爱好就是省钱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农家子弟有多少?他自己恐怕数不过来。”老人的孙女婿周建光告诉记者,去年刚考上研究生的书屋常客贫困学生李视堂,上中学时就常受老人捐助,大学四年期间每年还会得到老人1000元的生活补助,“家里孙子孙女都没受到过这种待遇!”周建光笑着说。

    据莱西市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张岩介绍,近一年来庄晓田和老伴先后得了脑血栓,庄晓田还患上了严重胃病,已住院大半年。只要病情稍稳定,老人便往书屋跑,并要求孙女婿周建光替他管理书屋,不得将书屋大门向村民们关闭。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乡村图书馆 接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