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卖场的诸多牛奶品牌中,本地牛奶并非"主角"。
站在货架前,蒙牛、伊利、光明、三元、得益、天山雪、新希望琴牌、迎春乐……诸多牛奶品牌让你挑选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青岛本地牛奶咋那么不起眼呢?
济南人有他们钟情的佳宝,淄博人有为之骄傲的得益 ,青岛一枝独大的牛奶品牌是什么?50年前,琴牌是老青岛的骄傲,如今,它已经成为牛奶川军的一个子品牌。而开开家成了上海光明的贴牌生产商,自有品牌几乎全线退市。只有迎春乐还在坚守着最后的阵地。
有莱西这样的北方优质奶源生产地,有位居山东第一的人均牛奶消费量,然而,青岛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新希望乳业品牌正在整合,琴牌是否能保留下来尚未可知;民营企业迎春乐正在两条腿走路,它能否担当起青岛乳业的旗手?甚至在业内都有了这样的疑问:在国内外乳业巨头的蚕食下,咱的青岛地产奶还能喝多久?
摆在青岛乳企面前的疑问,也是督促乳企反思和进取的动力。6月1日是儿童节,也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牛奶日”。这一天,市奶业协会将组织新希望琴牌和迎春乐等乳企走上街头,目的只有一个——吆喝喝鲜奶。而这,是青岛乳企走上自强迈出的第一步。
在济南,当地品牌佳宝占据市场份额的80%左右,济南人喝佳宝,让蒙牛和伊利难有作为;在淄博,得益以绝对优势掌握着当地人的餐桌。青岛,为何就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当地品牌?更何况,相比济南和淄博,青岛的先天条件并不逊色。
■成因分析 本土企业哪步棋走错了 “卖掉琴牌是个遗憾”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体制的问题。”青岛迎春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潘瑞春说,琴牌是老国企,开开家和迎春乐都是民营企业,琴牌是做牛奶时间最长的,最具备发展壮大的条件。“我认为把它卖掉是个遗憾。”他说,这等于卖掉了青岛的奶业,乳业新军要重新成长,获得琴牌的市场口碑和影响力,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允许后来者有这个成长过程。
市畜牧兽医局的刘先生也有同感,与畜牧业打交道多年,他为青岛乳业的滞后发展扼腕兴叹。他认为,体制上的缺陷,还包括市场定位、产品营销等一系列问题。在面对外来竞争时,最有应对优势的琴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当时的琴牌总想着吃老本,产品上不去,连忠实的老青岛都不买账了”。他说,济南的佳宝和淄博的得益起点都没有老琴牌高,也没有老琴牌起步早,但如今都成了地方老大,它们都是靠着发展巴氏奶的优势站稳脚跟的。而做巴氏奶,正是地方乳企大有可为之处。令人惋惜的是,对市场的把握不准,加上作茧自缚的顽固思维,使得青岛的乳企整体错失了发展机遇。
青岛乳企一直没做大 “在蒙牛、伊利来争夺市场的时候,我们的地方乳企没有警醒,市场一步步拱手让人。”宗绪贵也认为,青岛的消费习惯本来是好的,但近些年被误导了。常温奶保质期长,储藏方便,虽然营养价值比巴氏奶差了很多,但常温奶有口感优势——浓香,而巴氏奶是淡香。牛奶香了就好,受部分大乳业品牌的宣传影响,很多市民放弃了原来坚持的巴氏奶改喝常温奶,尤其是在最近十几年,在国内一线大品牌的市场冲击下,本地乳企的发展速度放缓,市场份额逐年流失。
“早在德占时期青岛人就开始喝奶了,可以说有全中国最好的喝奶习惯,这也是琴牌当年能在青岛乃至山东叫响的原因所在。”宗绪贵说,青岛乳业本应该是在国内城市中做得最好的,但发展环境、人为因素等一系列原因,让青岛驶出了中国乳业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从市农委和市畜牧兽医局了解到,过去的近30年,全国乳品市场增长了300多倍,青岛乳企的规模却一直没有做大。一个得到证实的数据是,新希望琴牌和迎春乐的设计加工能力都在200吨/天左右,然而,受制于种种因素,新希望琴牌和迎春乐的实际加工能力为50吨/天左右,即使是量能最大的时候也没有超过80吨/天。青岛迎春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克从曾向记者透露,因为产能闲置,迎春乐5年前就投资建设的厂房至今未能投入使用。
培育地方龙头仍有戏 青岛乳业品牌的缺失,在业界是一个痛。“我们必须培育自己的龙头企业。”宗绪贵说,无论是青岛的生产能力还是消费能力,都需要一个品牌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从而提升青岛奶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不断做大青岛乳业。青岛有这样的机遇吗?大多数业界人士对此表示乐观。
“乳业是青岛畜牧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在扶持乳业上,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今后也会不遗余力。”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孙德胜表示,比如实施了能繁母牛补贴、奶牛试点保险、收奶站发放鲜奶收购补助等,扶持乳业市场复苏和健康发展。2008年10月,还出台了鼓励乳企扩大乳制品销售的措施,按乳企销售收入的5‰给企业发放奖励,这对帮助本地乳企渡过难关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青岛市统计局的调查统计,青岛年人均牛奶消费量三年前就达到了27公斤左右,目前应该在30公斤左右,在山东省位居第一位,但即使如此,牛奶的消费量远远没有得到释放。“关键还是要引导消费习惯。”宗绪贵说,眼下青岛市奶业协会正在通过各种措施来复苏奶业,引导市民多喝鲜奶。
■尴尬现实 守着两种奶喝啥挺犯难 家住武定路的王宝京老人72岁了,一直有着每天喝一包鲜牛奶的习惯。超市里的常温奶他也喝过,但总觉得不对味,尤其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 ,他基本上全喝巴氏奶。这样,摆在老先生面前的有两个品牌:新希望琴牌和迎春乐。一个是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一个是做牛奶不过10年的小字辈。
尽管也知道如今的琴牌已经改姓,但王宝京依然对它有一种偏爱。“我是喝琴牌奶长大的。”他说,出于多年习惯,他选择新希望琴牌;出于本土情感,他选择迎春乐,因为“迎春乐是咱青岛的”。
本地奶硕果仅存 青岛人有本土情结,对牛奶也不例外。宗绪贵,青岛市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岛奶业总公司的第一任厂长,一手将琴牌牛奶推向了青岛人的餐桌。2002年 ,已经走下坡路的琴牌被四川新希望收购。琴牌这个品牌被保存下来了,但前面加上了“新希望”,成为四川新希望攻城略地的一枚棋子。不过,新希望眼下正盘算着对旗下的近十个地方子品牌进行整合,琴牌能否继续保留还是一个未知数。
开开家,也曾在岛城乳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02年 ,一次与上海光明的邂逅,使它成了光明在青岛的加工厂。其自有品牌开开家,如今已经在市场上鲜见。
迎春乐是仅存的一头“青岛牛”。据青岛市奶业协会的统计,在青岛,蒙牛、伊利和光明为首的常温奶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新希望琴牌、迎春乐和开开家大约占据另一半。迎春乐,就是这“另一半”中的一半。
“外出开会很没面子” 王宝京老人的做法是:新希望琴牌和迎春乐两种牛奶一起订,他和老伴各喝一种。也有一段时间,两种牛奶他半年轮流订一次。外甥女从济南来青,想喝青岛的当地牛奶,王宝京就有些犯难:“孩子说在济南几乎家家户户喝佳宝,怎么到了青岛都喜欢喝蒙牛、伊利呢?”
偌大的一个青岛,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牛奶品牌,身为市奶协领导的宗绪贵坦言:“出去开会很没有面子。”
宗绪贵对“青岛奶”未来的忧虑最近愈发强烈。“新希望琴牌”万一直接改成了“新希望”,在乳酸菌产品上正发力的迎春乐或将牛奶当副业来做,青岛还有什么当地牛奶可言?虽然,这里有北方优质奶源生产地,有位居山东第一的人均牛奶消费量。
鲜,最后的“救命稻草” 宗绪贵说,纵观国内乳业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城一乳的格局。佳宝、得益,就是靠着鲜奶赢得了市场。“鲜”,正是蒙牛、伊利的短板。因为巴氏奶保鲜期非常短,在4℃以下的环境中只能保鲜2~3天,耐贮藏性和长途运输的限制,令实力雄厚的蒙牛、伊利难以做到在外地将巴氏奶送到餐桌。
青岛有充足的优质奶源。青岛市奶业协会会长孙洪涛说,莱西是北方地区优质奶的主产区,近几年,每到牛奶产销旺季,蒙牛、伊利、光明等乳业巨头都会来到青岛抢购鲜奶,2007年青岛鲜奶的收购价被抬到了近4元/公斤,这样的高价是不多见的。
青岛有正在复苏的巨大消费市场。接受采访时,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严和青岛迎春乐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潘瑞春都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巴氏奶的销量有了明显增加。“全国年人均消费牛奶不过25公斤左右,对牛奶的消费中鲜奶的分量是最小的,这里面的市场肯定也是最大的。”潘瑞春说。
■放眼未来 青岛乳业发展机遇悄悄来临 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场的原奶收购价普遍在2.5元/公斤左右,去年同期为3.5元/公斤左右,而牛奶产品在终端市场的价格并没有调整,这意味着同样是生产和销售一袋牛奶,利润比往年可以高出一两成。
“这是乳企尤其是地方乳企发展的最好时候。”宗绪贵说,城市乳业是中国乳业发展的方向,蒙牛、伊利这样的乳业巨头可以将触角伸遍全国,但很难做到在一个异地城市称王称霸。
青岛市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周江杰从产业的角度剖析了乳业的发展 。他说,国家发改委去年紧急出台了第26号令《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抬高乳业行业的准入门槛,对新上马加工项目要求与周边已有乳制品加工企业距离在60公里以上,加工规模必须达到日处理原料乳能力达200吨以上。
“日处理原料乳能力达200吨以上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末整个雀巢的加工水平。”他说,达到这个条件,乳品生产项目的投资至少就需要3000万元。外来乳业巨头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做出这么大的投资,同时,新的投资者也会知难而退,这等于对现有地方乳企形成了保护。
尽管东家已经易主,新希望琴牌更多的仍是以青岛乳企自居,产品包装上的“琴牌”字样也依然醒目。市场的整体不景气让新希望琴牌一度亏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论是高管还是员工都将度过危机挂在嘴边。实际上,去年以来,新希望总部已多次调整了新希望琴牌的高管,其在青岛形成优势产业的意图清晰明了。
迎春乐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维持液态奶市场,一方面发力乳酸菌产品,似乎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乳酸菌产品恩优多上。但在打开牛奶市场的另一扇大门后 ,迎春乐偷偷在笑——努力多年的送奶入户成了今年的主推方向,市区5万多户固定订奶户成为迎春乐笑傲市场的资本。
“乳企的发展关键时候可以一日千里,就像现在,青岛的乳企虽然错过了一段路,但快马加鞭地追赶,也可能很快就跑到了前头。”在青岛乳业界工作50多年,宗绪贵话语中带着乐观。 文/图 记者 陈浩杰
[编辑: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