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市长朱兰玺
近年来,寿光以胡锦涛总书记“四点殷切希望”和重要批示精神为动力,按照省和潍坊市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6亿元,财政总收入4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54元,各类存款余额达到266.9亿元。以农养工,以工促农,实现工农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特色之路影响全国,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
当前,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战略部署,对于处在“两区”建设前沿阵地的寿光,这是一次怎样的机遇?寿光又如何把握这次机遇,以新的作为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近日,我们走进寿光,与市长朱兰玺进行了近距离接触。
记者:朱市长,省委、省政府作出“两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寿光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
朱兰玺:“两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们来说是加快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寿光地处“两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无论是资源、区位、发展空间,还是基础设施、产业规模上 ,寿光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有条件、有信心在“两区”建设中奋发有为、率先崛起,以此为契机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寿光的优势?
朱兰玺:首先,寿光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区域 ;寿光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与日韩隔海相望,位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也是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地带,处在全国经济增长热点北移的通道上,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其次,寿光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中南部地下水资源丰沛,土质肥沃,宜于粮食、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蔬菜、果品、水产等产品生产基地;北部海岸线长30公里,沿海滩涂、湿地18万亩,地下卤水储量丰富,宜盐面积260万公亩,原盐年产量300万吨,是全国三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和重要盐化工基地;西北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
我们还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产业优势突出;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工业实力日趋雄厚,初步形成了海洋化工、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一批支柱产业 ,培育了晨鸣纸业 、联盟化工、富康制药等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围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生态旅游、新兴业态,加大投入,精心培育,服务业繁荣发展。
近年来,我们投资8亿多元规划建设了渤海化工园、侯镇项目区等“两园三区”工业项目区,并按照“大交通、大电力、大水利”的建设思路 ,全力搞好基础设施配套 。建成了纵贯寿光南北的羊田路 ,开工了连接济青高速、荣乌高速与羊口港的“大西环”;总投资50亿元的华能风电工程正在进行二期建设;总投资160亿元的国华大电厂、投资15亿元的羊口新港、投资12亿元的双王城水库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我市已初步扎起加快发展的框架。
记者:加快“两区”建设,寿光有怎样的思路和目标?
朱兰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加快“两区”建设的初步设想是:以打造蓝色经济率先崛起板块为目标,加快建设以陆海一体为基础、以涉海产业为支撑、以生态发展为特色的新型综合经济体 ,争取“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成型”,到2011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0% ;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年均增长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年均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 15000元,年均增长10%。到202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蓝色经济示范区,使寿光成为全省“两区”建设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记者:在“两区”建设中,当前寿光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朱兰玺:当前,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加快高端产业集群,争取用3~5年时间,全力打造海洋化工、高效生态农业、石油装备、汽车及配套产业、造纸包装、新能源、船舶制造及临港物流、现代服务业“八大产业基地”。
记者:来到寿光,印象最深的是到处是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非常令人振奋。
朱兰玺:我们一直坚持“抓发展必须抓投入,抓投入必须抓项目 ”的发展理念。今年以来,寿光已累计开工建设投资过千万元项目331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48个。其中,晨鸣铜版纸、牛卡纸及生活用纸、国华寿光电厂、华能风电、农产品物流园、羊口新港等10个关键项目 ,总投资478亿元,涵盖工业 、三产、城建及重大基础设施领域,予以重点推进,计划三年内全部建成。这些项目建成后,寿光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层次,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更大作为。
记者:(青岛)潍坊周活动今年已是第三届,寿光从中有什么收益?
朱兰玺:在(青岛)潍坊周活动中,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搞对接、谈项目等多种形式,广泛联系客户,积极洽谈磋商,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如去年潍坊周期间,我市签约项目达145个,总投资额264.25亿元,引资额202.34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14个,合同额203.57亿元,合同引资额161.96亿元。这些项目的签订和建设,对我市加快转变投资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升全市整体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 程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