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总指挥见证北川重生 新县城不留山东痕迹

2010-09-26 05:1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9月25日,北川新县城由山东整体正式移交给北川,在北川新县城即将交付之际,山东对口援建北川总指挥徐振溪非常激动,两年多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新县城从荒芜之地变成现代化城市,他与其他山东援建者一道,共同见证了新北川的涅槃重生。北川新县城主要标志性建筑物均没有出现与山东有关的名字,比如“新北川宾馆”“新北川大道”等,山东人做好事不留名已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共识。

    为北川人留下聚宝盆

    徐振溪介绍,山东在北川投资1.1亿元建设了农业示范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现代高山农业研发、交易、培训、示范、信息5个中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同时在北川新县城建设了1.4平方公里的北川-山东产业园区,吸引了34家企业入园,总投资21.7亿元,其中山东企业25个,总投资19.1亿元,主要是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等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预计建成投产后,园区每年将为北川带来税收3.5亿元,提供岗位8000个,每年产值高达30亿元,30亿元相当于北川震前所有工业企业全年产值的三倍。

    山东还投资2.5亿元,在北川新县城建设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这条饱含羌族风情的步行街以民族风情为主题,仿原生传统羌式建筑营造出主题为“羌风印象”的种种场景,引导游客参与互动,新北川未来必定成为招待八方来客的旅游景点。有了这个聚宝盆以后,北川新县城正式开始运营以后,一二三产业就均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条件。

    主要建筑没有山东元素

    记者在北川新县城发现,北川主要标志性建筑均没有体现出山东援建的名字,比如原计划起名叫“齐鲁宾馆”的北川宾馆,已更名为“新北川宾馆”,“齐鲁大道”也改名为“新北川大道”,“山东人做好事不留名”,成为北川当地百姓的共识。

    “省委、省政府领导再三强调,山东援建工作必须搞好,工程 、项目干完以后,不要留任何山东方面的痕迹,不要以山东的地名、山名以及文化称谓来给建筑命名。这是山东大爱无疆的表现,我们不会要求北川人民给任何回报,这就是应该做的,而且只能做好,不能做坏。”徐振溪表示,省援建指挥部明确要求所有山东援建的场镇、新县城、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都不以体现山东元素的字眼命名,一律不留山东痕迹 。

    徐振溪表示,两年中,山东省总共投资120亿元人民币,顺利完成了“农村 、乡镇、新县城、工业园区援建和人力智力支持”五项援助北川任务。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新县城 痕迹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