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宫:存留青岛的历史底片

纪念青岛建置120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2011-05-10 06:2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上世纪初的青岛天后宫。(资料图片)



    “海山处处皆新色,吊古惟凭天后宫。”青岛早期,在一片新建的德式建筑中,中式建筑风格的天后宫和它旁边的老衙门,在前海风雨潮声之中孤独地守护这份本土血脉。

    作为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天后宫成为那个时期中国文人对本土文化感怀的唯一寄托。为何德国人强占强拆青岛村,独留下天后宫?这一行为又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文化心理?又有哪些近现代名人在天后宫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者先后采访了数位岛城文史专家,言说天后宫五百年沧桑。

■古迹寻访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天后宫最具中国风

    2011年4月中旬起,青岛开始进入旅游旺季。伴着海上吹来的风,到前海古色古香的天后宫里游览、祭拜的旅客也一日比一日多起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如今已经544岁的天后宫奏响的必是宫商角徵羽演奏的纯正中国古乐。

    即使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来到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的天后宫,扑面而来的仍是明时建筑这片庙宇时烧制的青灰色砖瓦和500多岁的银杏树无言诉说着的历史沧桑。这个现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房、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其中正殿、配殿、厢房在明成化年间就已建成后虽经多次修缮,仍不改原貌。正殿内供奉天后——妈祖,正殿两边分别为财神殿和龙王殿。

    正前门天后宫入口处即为戏楼,二层木质结构,戏楼是天后宫内唯一琉璃瓦盖顶的建筑,而且还经过苏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美不胜收,天后宫戏楼大梁的包袱画绘有金陵十二钗等红楼人物,以及神话传说“吹箫引凤图”、“敦煌飞天图”等,楼下是民俗陈列场所,楼上是演艺场所和茶座,可以休息品茶的同时欣赏戏曲表演。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其他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目之所及,青瓦青砖飞檐斗拱,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典型风貌。

    据史料记载,天后宫建成之时同时建有戏楼。但是二百年后戏楼倒塌,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戏楼。山门内的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 。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的《募建戏楼碑记》中写道:“窃闻青岛开埠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天后宫旧有戏楼,而栋宇全无,不堪适观……”

    作为岛城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戏楼,在建成之初,就是青岛口的演艺中心。特别是正月里,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齐聚天后宫,听大戏赶庙会,积久成俗。据胡存约《海云堂随记》记载:“每届新正,群集天后庙,焚香祝祷,年复一年,代代如此……自元旦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小场、大书、兆姑、梆柳、秧歌、江湖把式无所不有。”史料记载文字虽简,但足以让人想象到当时的热闹场景。

    2006年,天后宫庙会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式定名为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此后赶庙会的人也逐年增加,如今已形成惯例,连年举办。而在除夕夜的“撞钟”也成为天后宫庙会最有特色的迎新年仪式。2011年,天后宫庙会即将迎来第13届“新正民俗文化庙会”,适时在这个三米多高的古戏楼上,传统京剧折子戏、魔术、川剧变脸等民俗活动又将轮番上演。

500岁银杏无声诉说,100年厚朴花开枝头

    除了青砖灰瓦的诉说,在天后宫内还有几棵名贵的古树,正殿前的两株雌雄银杏树为明时旧物,迄今已经500多年。树上挂满了红色的丝线和祈福锦囊,枝干虬曲,浓荫覆地。在山门旁的侧柏据专家预测也已经300多年。巧合的是,财神殿前还有一棵100多年的厚朴。银杏与天后宫同龄,这棵厚朴则与青岛建置的时间相近。

    2011年4月中旬,记者来到天后宫时正值厚朴花开之时。厚朴属木兰科,因此花瓣与普通的木兰花相似,颜色介于白色和粉红色之间,如年轻姑娘的肌肤白里透红,娇俏盛开在枝头,更显春光明媚。前院还种有几株冬青树和两株桂花树,据介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满树的桂花会使整个院落清香飘溢。

    记者采访时正值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临近,天后宫厢房陈列的妈祖文化展让不少游客流连驻足。在华夏神仙谱系里,妈祖有着独特的地位。她原来既不是天神,也不是地神,更不是海神,只是一个普通渔家女和渔民的妻子,可后来却成了天上的“天后”、地上庙宇里的神祇 、海上船只的保护神;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和台湾、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妈祖在渔民心目中的地位,与太上老君、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和关公大帝相比,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齐星五《天后宫》诗中,描绘了这个在中国渔民心中最美丽的女神:金钗玉鬓现灵光,为息天风护客商,琴岛云霞新世界,莆田烟水旧家乡。

■劫后余生

志士仁人据理争,迁移之事终未成

    试想一下,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其供奉的信仰,在德占青岛时期,该与周围新建的用色大胆的德式建筑如何地格格不入。因此,文史专家巩升起告诉记者,德国在1897年占胶澳以后,第二年即着手进行城市规划。“这个规划完全按照德国人的城市思维对青岛进行改造 。城市核心区就成为欧洲人生活和营业区,这个范围大致从火车站以东到老衙门(位于今太平路东端)一带,北至德县路到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一线。德国的行政、司法、金融、教育等主要设施都集中在欧洲区。”

    于是以德国总督府、德国总督楼、福音堂(基督教堂)、圣弥爱尔大教堂 、观象台等为代表的“德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青岛老城区。与之相伴随的是 ,青岛口至信号山南麓的一片区域也就是古村落“青岛村”被强拆强迁。

    那么与这些建筑风格迥异的中国传统建筑天后宫为何没被拆掉?巩升起告诉记者,“其实德国一直想在这建立一个纯德国的城市,因此在规划之时就想把天后宫及旁边的老衙门拆掉,移往他们划定的中国人居住区另建。但是受到了以胡家村胡存约为代表的青岛村原住渔民的强烈抗议。”

    胡氏家族第十七世孙、第九届青岛市政协主席、现青岛市老年体协主席胡延森告诉记者:“天后宫是中国沿海地区广泛建设的庙宇,是渔航人家寄托希望、祭祀神灵的圣地,容不得轻易乱动,外人肆意移建。胡存约是胡氏家族的第十五世孙,当时他带着乡亲们据理力争,理由是既然青岛口的航运正常进行,就不能不允许从事航运的人们祈求平安。如果强拆,必将引起民愤,不好收场。因此当时的德国总督以要向德国威廉皇帝报告为托词,将此事不了了之。”从此以后,胡存约享有很高威望,村民遇到重要的事情都愿意同他商议。

    《胶澳志·人物志·乡贤》中也记载:“胡存约……先世经营商业,事母至孝。青岛开埠之始,市政权操诸外人,华商稍能自振代表同业以参与市政者,仅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宝山、成兰圃与存约数人而已。德人议移天后宫,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

    天后宫终于逃过大劫,不需拆迁。在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提供的老照片中,能够看到德占青岛时,天后宫和旁边的老衙门相互依偎,固守着青岛的中国本质。“天后宫立在这里,哪怕旁边包围着再多的异国建筑,也能让人一眼看到这还是属于中国人的地方 。”

    同时,巩升起还分析道:“德国人之所以把天后宫及其旁边的老衙门留下来,是想试图冲减一下当时的文化矛盾,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策略,并不是说尊重理解青岛村民信仰。我们也可以说,在青岛的一大批带着殖民主义色彩看待青岛的德国人,因为天后宫开始初步学会了如何尊重中国文化。”

海山处处皆新色,吊古惟凭天后宫

    “海山处处皆新色,吊古惟凭天后宫。”崔士杰在1933年出版的诗集《濯沧斋诗钞》中的这句诗,见证了德占青岛以后直至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公园、水族馆等中式建筑出现之前的青岛老城区的现状:周围环绕着新建的欧式建筑,只有数百年的天后宫和它旁边的老衙门在前海风雨潮声之中孤独地守护着一份本土的血脉。作为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天后宫成为那个时期中国文人对本土文化感怀的唯一寄托。

    1936年,时在青岛的老舍在一篇小品文中就曾写下:“我等着听除夕彻夜的鞭炮,我等着看元旦娘娘庙进香,我等着看大年初二祭财神,我等着看……”文章中的娘娘庙就是天后宫。

    在青岛度过了21年,直至1931年去世的清末的高级官员、国子监祭酒、著名的书法家王垿还为天后宫题了匾额,留存至今。

    “老城区的风貌再欧化,天后宫的存在标志着它仍是个中国的城市。我想老舍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游走在天后宫的大殿和庭院里,想必也是感慨万千。”巩升起动情地说,“天后宫作为本土文化的载体,作为青岛老城区存世最久的一个古迹,它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尤其需要我们回过头去好好看待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历史,好好追寻一下城市记忆。”

1940年为纪念重修天后宫戏楼曾铸造大钟一口,这是当时的报道。(资料图片)



▲这是德占时期老照片上的青岛天后宫。(资料图片)



▲ 上世纪初春节天后宫庙会盛行,这是后人复原的当时盛况。(资料图片)



    ■修旧如初

人大议案重修天后宫新建青岛民俗博物馆

    “文革”期间,天后宫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庙宇建筑及民俗庙会活动都纷纷开始恢复,并与旅游结合,带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之一民俗庙会活动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也日益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极大关注。

    天后宫是青岛市区内唯一的一座庙宇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建筑,作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天后宫今后将如何保护,以及今后它如何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等问题,引起了青岛部分人大代表的关注。

    1996年3月26日,“关于尽快维修并合理利用天后宫”的人大议案通过以后,遵照文物“修旧如初”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拨巨款重新修复天后宫,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天后宫的重修建筑工程于1997年1月正式开始,1997年12月,天后宫修复工程土建竣工。”现任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的姜锋在1998年4月,从青岛市博物馆调入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工作。至此,姜锋已在民俗博物馆工作了十年之久,亲眼目睹了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1998年12月26日,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经过3年的筹建,正式对社会开放。展览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复原陈列(重塑神像),如正殿供奉的“天后”、督财府供奉的“文武财神”以及龙王殿供奉的“东海龙王”等展览,以塑像及壁画形式突出再现其文化内涵。二是民俗文化陈列,如“天后文化陈列”、“周戈庄祭海风俗展”、“中国民间工艺品展”、“民间玩具展”、“民间生活用具展”、“民俗摄影展”等展览,主要以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图文并茂再现青岛地区的民风民俗。”姜锋介绍说。

    每到旅游旺季,很多来青岛旅游的中国台湾同胞还会到天后宫敬香,充分地反映台湾文化同大陆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青岛天后宫历经五百余年风雨淘洗而幸存至今,弥足珍贵,堪称青岛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当站在青岛建置120年的节点上,再度审视青岛天后宫,除了古楼与古木和关于妈祖信仰的历史传说,完全有必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开阔的文化背景上去看待。在人文与自然的协调、东方与西方的辉映、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中,天后宫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链接 青岛天后宫大事年表

    1、明成化年间,青岛村胡姓乡绅捐施土地建成天后殿、龙王殿、财神殿各三间,供奉妈祖、财神、龙王等神祗。(据《太清宫志》)

    2、德占青岛时期,天后宫险些被拆除。“德人议移天后宫,胡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据《胶澳志·人物志·乡贤》)

    3、五百多年里,天后宫前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特别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次较大规模的修扩,成为规模较大的建筑群。

    4、“文革”期间,天后宫也遭破坏。

    5、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6、民俗博物馆自2000年起,每年的除夕夜都邀请市有关领导及市民在天后宫举行盛大的“除夕夜撞钟仪式”,撞钟十二响给全市人民拜年。

青岛历史上的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门内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其实,古代青岛沿海各个贸易口岸所建的天后宫有10多处,基本上都是明清两朝先后建立的。目前青岛仍保留的天后宫有青岛天后宫、即墨金口天后宫、崂山沙子口天后宫。

    明代,即墨开了三个海港口岸,即青岛口、女姑口、金口,三座口岸均建有天后宫。金口天后宫规模之大,建筑之精美在山东沿海的几十个天后宫中属第一。现金口天后宫保存很好,位于即墨市东北端金口镇金口村。

    除此之外,沙子口、沧口、胶州塔埠头也都建有天后宫。沙子口天后宫的部分建筑物今天犹在。沧口天后宫则难觅原貌。随着青岛大、小港开港,塔埠头港废止,塔埠头天后宫也荒废了。

胡家村的追根溯源

    据《太清宫志》记载:明成化年间,青岛已是南北航线上的避风港,往来船舶较多,当时青岛村一胡姓乡绅捐施土地建成天后殿、龙王殿、财神殿各三间,供奉妈祖、财神、龙王等神祗。

    “1630年左右,胡氏家族从外地迁过来囤边,平时种地,有了倭寇就进入战备状态。”胡氏家族第十七世孙、第九届青岛市政协主席、现青岛市老年体协主席胡延森告诉记者。“胡家村背依信号山,沿抵今龙口路与广西路交会处。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许多人家在龙口路以西,今东方市场一带筑房居住,渐成村落,称之为下庄,而原村则称之为上庄。‘青岛口’之名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它的位置就是太平路天后宫前的海滩,往来船舶较多,渐成商业中心。从这以后就把‘上庄’和‘下庄’称为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

    “在德占青岛之前,青岛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一二一,一二一,大人领我去街里。’街里就在太平角、广西路、湖南路、栈桥一带,商行、旅社、澡堂、铁匠铺等店铺林立。”胡延森告诉记者。

    德占青岛后,青岛村被强制迁移。胡延森告诉记者,“据老人回忆,胡氏家族当时都投奔各处亲戚、朋友。据说,大部分都迁到了即墨上马镇一带。少数零星散布在青岛各区。”

    青岛村是青岛城市史上被强制拆迁第一村,这个村庄的命运与青岛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A20版、A21版文/记者 朱洁茹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修相科]

相关专题:青岛建置120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建置 120周年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