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楼下 青岛2011:从栈桥到海湾大桥

2011-06-23 11:1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青岛的“桥隧时代”已经到了。在青岛建置 120年之际,海湾大桥之开通似乎是一种昭示。

  海湾大桥就要开通了。前些日子,好几次想偷着开车上桥去兜兜风,可是找不到路,只能遥看大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想也快,四年前大桥奠基的日子好像还在眼前,转瞬就成现实了。时间,果真就是人类通向彼岸的桥。

  在时间的另一头,青岛还有一座桥。在上个世纪,栈桥基本可以说是青岛的标志。相当长的时间,栈桥与紧连着它的中山路就是青岛市区的中轴。或者说,中山路与栈桥构成一个感叹号,栈桥就是表达力度与态度的那个点。有人说栈桥是青岛的“指南针”。城市建设、商业发展、百姓生活,很多方面都围着这个轴运转。我的一位老大哥从小在沂水路长大,他说他小时候经常穿着小裤头从家里跑到栈桥(那时候路上没多少车,也没拐卖小孩的),从桥上一个猛子扎到水里,还能在桥洞里钻来钻去。外地人来青岛更是必到栈桥,不到栈桥“到此一游”就等于没来过青岛。有一年跟着母亲从外地回青岛老家过暑假,舅舅领着我去了一次栈桥,那是我第一次上栈桥,以回澜阁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一个星期后收到寄来的黑白照片,母亲批评我嘟嘟着脸不会笑。说实话,当时心里确实不舒服,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青岛人。

  “栈桥时代”的青岛,真的就是一个“小青岛”,碧海蓝天绿树红瓦,说的就是栈桥以北方圆十几公里的老市区。那时候的青岛人以住在栈桥附近为荣。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住在河南路南头的一个大院里,在家里推开窗就能看见栈桥,他的言谈举止就很“栈桥”。那时候的青岛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烦恼,至少不用为高高的房价操心费力,虽然住的条件有点寒碜。

  青岛的“桥隧时代”已经到了。在青岛建置120年的时候,海湾大桥的开通似乎是一种昭示。它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沟通”。它让时间和空间这两个人类存在的形式一下子变得多维起来。如此一来最受挑战的便是人的思维了。至于跨海大桥究竟应该收多少过桥费、对黄岛与红岛的房价有什么影响之类的问题,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的算术运算。

  古汉字里,“桥”是一种高大的树——乔木——砍下来就够长放在河面连着两边的岸。栈桥与海湾大桥,都是青岛的乔木。一个只有400米长,却刻下了120圈的年轮;一个有40000米长,面向未来一百年。□修方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曹海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