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岛上多长寿老人百万富翁 岛民夜不闭户

2011-09-22 00:0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斋堂岛

◎岛上生活

生活自在富足,多是老年人留守

    夜不闭户,小偷没处躲跳海了

    从青岛市区出发,穿越胶州湾隧道,沿着滨海大道一路直行下去,抵达琅琊港码头: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岛遥遥相望。

    “斋堂岛分为南、北两个岛,远远望去,南面是岛,北面是平地,两岛之间由一条狭长的堤坝连接。”未到达之前,琅琊镇宣传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岛上只有378户,1052人,岛上居民以捕鱼、养殖、出海为主,所需生活用品都需从岛外运来。

    斋堂岛不大,只有0.46平方公里,离陆地最近的地方只有0.7公里,在市区里也就是两个公交站点远的距离。虽然离着岸边近,但海面波涛汹涌,一旦刮风下雨,船都要停航。这是个独立于陆地的小岛,站在岛上能清楚看到陆地上人车走动,小岛特殊的条件,使得斋堂岛并不孤立。

    32岁的岛民肖圣军年富力强,黝黑的面庞,笑容绽放,手里攥着一把花生,边剥边往嘴里填。这时候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岛上随处可见晾晒的花生果。见到来客,老肖伸开手里的花生,就想递给来访的客人。跟老肖交谈,他神态十分坦然自在,安然享受当下的生活,这是记者见到的第一个岛上的人。

    “岛上来个生人,还不到码头,全村人就都看到了。”老肖比划着说,“就这么芝麻大点地方,山上飞上只野鸡,我们围着上山搜几圈,也准能抓到呢,更不用说个人了。”村里住着两个姓的人家——肖和石,300多户人家,就这两个大家族,出门就是亲戚家,岛上民风朴实,夜不闭户。

    在老肖的记忆里,小岛从他记事起,就没有发生过大事。唯一让他记得起来的是,“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记得岛上来过一个小偷,白天乘船偷偷上了岛,晚上打算偷偷离开。结果被岛上居民发现了,小偷围着岛跑了一圈,实在没处可躲,最后丢下东西跳入海里。”岛上居民没事很少出岛,尤其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岛上的安静自在。

    岛上曾有一半人是“万元户”

    斋堂岛植被覆盖面积95%以上,树木葱郁 、鸟语花香,沿着环岛小路爬山,山间小道都是人踩出来的路,“多少年了,这条道儿一点都没变,我们小时候就是走这条路上山。”老肖介绍。

    为啥叫斋堂岛?岛上老人讲,这个岛上曾有座娘娘庙,是秦始皇登琅琊台时,始皇母亲斋戒居住的地方。虽然娘娘庙早已坍塌,传说也无从考证,但小岛的名字一直沿袭下来。这个巴掌大的小岛上,在渔业还没有兴起之时,岛上居民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渔业发展起来,市民对海鲜产品需求大增,出海捕捞的鱼逐渐卖出了好价格,岛上渔民的收入也开始猛增。”琅琊镇宣传办公室的王主任介绍,“那时候,岛上一半儿人是万元户,生活水平远远高于陆地居民,岛外的姑娘也愿意嫁给岛上的小伙子。那会儿,岛上的小伙儿从来不愁娶媳妇。”

    “这些年,情况颠倒过来了,岛上的姑娘都愿意走出去,连小伙儿也不愿意继承祖辈利润丰厚的捕鱼生活,逮着机会就出去闯世界。现在岛上只能见到60岁以上的老人。”王主任介绍。

    岛上曾经有座小学,可逐渐招不齐学生,孩子们都被家长送到了条件好的胶南市区,村里唯一的小学也被改造成了家庭旅馆。走在岛上半天,几乎见不到年轻人,只有一些老人坐在码头聊天、抽烟。这是一座寂静的小岛,在这里,时光似乎放慢了。

    老人和年轻人居住还分区

    只有在中午时分,看着升起的炊烟,才能从小岛上捕捉一丝烟火气息。

    今年81岁的石大爷正跟老伴儿坐在堂屋外休息,大娘71岁,手脚利索,正麻利地做着针线活儿。看一群陌生人经过自己敞开的门口,大娘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几句话就唠开了家常。大娘边说话,边不忘手头的针线活:一条露出白色棉花的花棉裤,大娘麻利地拆着细细的针脚。一旁的石大爷正对着老伴儿坐,拄着拐杖,盯着大娘做活儿,看了一会儿,两眼开始眯起来,打起了瞌睡。老两口就这么端坐着,一上午的时光就慢悠悠过去。

    屋檐底下有个燕子窝,记者询问燕儿去哪了?石大爷抬起头来说:“去南方了,明年春天就回来了。”大娘接话说:“燕儿可聪明了,跟人一样,该回来的时候都回来了。”老人的两个儿子出海,孙子们都在岛外上学,老人不愿意跟着出岛,守在岛上等着孩子们过节回来时候有个“家”在。

    “岛上原来有两个村,现在合并成了一个村,但老人还是喜欢住在岛的北面,那里是老人居住区,有古老的水井、老人喜欢的老器具。而两岛之间的地方住着年轻人,房子也是新的多,这种生活自动分区很有意思。”琅琊镇宣传办公室的王主任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