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岛上多长寿老人百万富翁 岛民夜不闭户

2011-09-22 00:0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岛上劳作

渔业加工为主,人均收入很高

    岛上居民生活简单,肖圣军从小在岛上生活,除了出岛上学,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岛上。他喜欢岛上的生活,虽然为了孩子上学,他已经在胶南买了房子,但在胶南待一段时间,他就要回到岛上住上两天。“回到岛上,感觉心里也踏实。”

    随着岛上年轻人上学、工作离开海岛,待在岛上养鱼、劳作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年轻壮劳力常年在外出海打鱼。海岛特殊的地形,使得晾晒干海产品具备难得优势。“刚捕捞上来的海鲜,稍微加工就晾晒在岛上的岩石上。秋天是最好的季节——苍蝇不招、蚊虫不咬,晾晒在岩石上的海鲜,光线充足,海风吹得恰到好处。晒制出来的干海鲜味道特别,一尝就不一样。”村里晾晒加工的海参、海米、墨鱼、小干鱼、海蜇等产品已成功打入胶南市区及周边县市。

    岛上渔业加工产业的发展很快。据了解,目前,岛上从事渔业加工的业户已达30余家,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上,有一些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在靠近岸边的码头上,矗立着几座冰库,专门用来储存海鲜。此外,村里拥有进行远洋作业的150马力以上渔船98艘,其中最大的420马力,发展为胶南市大马力渔船数量最多的村,2010年的时候,村里海洋渔业总收入达1.3亿元。

    据了解,村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很高,居民虽然在岛上居住,但多数都在胶南等市区购买了商品房。要说村里谁最能,那要数村支书了,虽然记者没有见到本人,但据村民介绍,村支书很能干,是岛上出名的能人,不光经营加工海鲜,还开展多个产业,是个千万富翁。

    岛上的生活令外人神往,也吸引了一些上岛游客。环绕海岛走一圈,山岩陡峭,有许多奇险的景致 ,也有多处适宜执竿垂钓的好地方。在岛的南侧,礁石嶙峋、山岩陡峭,不少驴友用来作为难得的攀岩地方。

    在前往斋堂岛的途中,琅琊镇的工作人员提醒记者,“斋堂岛上资源保护相对完整,原生态的资源留下的多。我们感觉,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开发就是对它最大的保护。”在斋堂岛村里,确实有一家“斋堂岛度假村”,这个度假村的投资者是日照人,但开发资金不足,整个旅游区内的资源尚未开发,游人稀少,只有一部分喜欢探险的驴友,通过网络前往斋堂岛探险游玩。

    岛上渔民为了多吸引游客,收拾出自家的屋子开了“渔家宴”,开办了家庭旅馆。据介绍,岛上共建有渔家宴、家庭旅馆15家,专门为外面来的客人提供方便。可记者在岛上停留半日,不曾发现一个游客逗留,这跟岛上“鱼正肥虾正美”的季节很不相符。

    在前往岛上的游船上,船长肖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每天发船,但只在节日的时候接点游客,核载50人的大船每次都坐不满人。”

◎孤岛不孤

吃自来水,坐公交船

    虽然小岛是孤立的,但岛上居民过的并不是原始人的生活,跟陆上居民生活没啥两样 。“岛上居民咋吃水?”2007年,胶南市投资 600多万元,铺设海底电缆和供水管道,为斋堂岛居民解决了祖祖辈辈吃水难 、用电难的问题。可在这之前,岛民只靠着几口老井吃水 ,水质差不说,遇到旱天还经常断水。岛上通上了电,通讯基站也扯到了岛上,有了钱的居民还能上网、看电视。

    刚进海岛,游客能够清楚看到隔着海面,两个基站之间拉长的线缆。在岛上拨打电话,跟陆地拨打一样,没啥区别,即使穿梭在山林里面,手机信号也很足。岛上的老人多,为了满足老人娱乐,村里投钱建了两个小广场。但岛上居民的生活成本还是比陆地要高,因为蔬菜、水果、面粉全部要从陆地运到岛上,成本也就相应增加。

    岛民出行也是个大事,在“公交船”没有开通之前,岛民出行要看天气,家家户户备有小渔船。自从去年“公交船”开通后,岛民只需交1块钱,跟咱们坐公交车一样,坐上大轮船就能往来岛上。“公交船”一天往来18趟,保证了岛上居民能够来去自由。“1块钱只是针对岛民,对外游客是10块钱每人次。”

    有时候船上乘客只有一两个人,轮船照样按点儿发。而这艘轮船的核载人数是50人,“这艘船是去年引入,政府投资建设,岛上村委给村民补贴,象征性向村民收取1块钱。”王主任介绍。

    离开岛的时候,村口的一位老人正凝望着海面,长长的钓竿垂在海面,享受着悠然的海岛时光。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