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岛全岛14人的合影。
想上岛,要爬上一人多高的海参池子。
张伟元出海回来喝着二锅头,吃着打捞上来的海蟹。
岛上文君庙的历史已有数百年。
三平岛隶属即墨田横镇,位于周戈庄村东边,距离陆地2.7公里。之所以改名为三平岛,是因为整个岛由三个岛组成,当潮水退下去时,岛民可以在海岛之间行走,但是海水一旦涨潮,三平岛就会变成三个小岛,分别叫做“大岛”、“二岛”、“小岛”。在国家海洋局于2011年4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中,有青岛的三平岛和牛岛,但实际上三平岛上有人居住,只是人数太少,只有14人。这么少的人在岛上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是否喜欢在那里生活?10月11日,本报记者来到三平岛,探访这个居民最少的“海外桃源”。
没有码头,上岸基本靠爬 10月11日上午,本报记者驱车来到田横镇周戈庄的码头上,船主张伟元正在将10来筐海蟹从船上搬下来。他告诉记者,自己就在三平岛上住。在经过短暂的协商,记者登上张伟元的船,这条船只有五六米长。“别看我这船小,大船还上不了岛呢!”原来三平岛上没有码头,进出海岛就从两个海参养殖池中间穿过。“我们岛上人少,只有5条船,都是跟我这船差不多大的,用不着码头!”
11日的天气良好,海上没有什么风浪,记者乘坐的小船晃晃悠悠地到达了三平岛。由于潮水已经退下,想上岸只能爬到海参池子上,小船距离池子沿儿有一人多高,池子外壁上不仅没有可以抓的地方,还非常湿滑,记者上岸可犯了难。只见张伟元扳着池子沿儿猛地一跳就上了岸,然后一把将记者拉上了岸,这个所谓的岸也只有20厘米宽,稍有不慎就会跌到另一侧的水中。“你们平常就这样上岸?”“是啊,潮水涨上来,上岸就方便些。”
靠海吃海,佐饭顿顿海鲜 在正午的阳光下,绿色的海水轻轻拍打着小岛的岸边,“你们平常下海游泳多吗?”“不怎么下海游泳,岸上的石头太多,容易割着脚。”“看着水质挺好啊?”“当然好了,不然怎么养海参啊?一到周六、周日,就有人来岛上钓鱼,黄姑鱼、鲈鱼还有带鱼,钓上来的都可大了,像我现在捕蟹子,就是下午放下网,早上把螃蟹运到码头上卖,非常容易。”
正值饭点儿,前几天刚刚来岛上的张伟元母亲坚决不让记者离开,“就在我这里吃吧!都是平常的饭,别嫌弃!”所谓的平常饭差点儿把记者雷倒,炖了一锅海鱼,煮了一大盆子的蟹子。“你们平常就吃这个?”“嗯,在岸上买的几个馒头和包子,就着这个随便吃点儿。”张伟元的父亲边喝56度的二锅头边吃螃蟹告诉记者。
“上午从海边砸下来的海蛎子留到晚上给你们炖汤喝。岛上的生活就是这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嘛!我们在这岛上也只能吃海鲜,其他人偶尔去岸上买些菜和馒头,我经常去码头卖蟹子,也帮他们捎一点儿回来。”
通不上电,娱乐基本没有 虽然三平岛距离陆地仅有2.7公里,但是由于居住的人太少,一直没有通上电,只能靠风力发电机。“发电机功率小,靠风发电也不太稳定。你看着今天没什么风吧,我们只能开个电灯了,经常这样。”没有电时,岛民只能点蜡烛照明。
“这种情况经常有,张伟元家的发电机坏了送去修,都快俩月了还没修好,反正晚上也没什么事情,吃完饭就睡觉,七八点就睡了。”海参养殖户张先业告诉记者,没电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没电视看,可以听收音机。”
岛上的生活太单调,得想出各种办法打发时间,64岁的刘老汉在岛上已经住了8年,跟个老顽童似的,“闲着没事就跟老太婆斗斗嘴,习惯了,斗斗嘴也挺好的,岛上空气好,在这里多活10年没问题。”
李明瑜 22岁的儿子李文杰与记者同船,他到海岛上看望父母,他显然无法忍受岛上的生活,“太无聊了,没有什么可玩的,没电脑、没冰箱、电视也不是常开,岛上都是荒草。”
岛小人熟,通讯基本靠吼 虽然岛上的居民少,但还是有岛长的,众人给杨树果起了个外号叫岛长。杨树果显然也很享受这个称呼,平常岛上有什么事情他都帮着解决。中午吃饭时,他给张伟元送去几个玉米面贴的饼子,平常谁家做点儿好吃的,就送过去给大家尝尝,张伟元指着盆子中的海参告诉记者,这海参也是岛长拿过来的,我打了大点儿的螃蟹也给他送去下酒。
在大岛上行走时,能听到聊天声,还能听到不时传来的阵阵大笑,但是草太高看不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地头,三名妇女边聊天边刨花生。负责监测海洋数据的于雨身刚刚收花生,刘广定老两口、于红强夫妇过来帮忙。“一共就这么几个人,相互照应着多好,这样大家也开心。”
记者提出为岛上仅有的14位岛民拍摄一张合影,大家都非常积极。于雨身扯开嗓门大声地叫杨炳左,随后就听到远处有人大声地应和着。“近点儿的就靠吼,岛上这么安静,吼一嗓子就能听到!”在吼了10分钟后,其他人也赶紧赶了过来,“我以为啥事呢,一个劲儿地吼,跑过来看看,你不会打手机啊?”“我上地干活拿手机干嘛啊,有回家拿手机的工夫,都能把你吼过来了。”